本文作者:祝东风
近期最火的剧一定是《三十而已》。
虽然是三个女主并行的故事线,但童瑶所饰演的顾佳,无疑是处于风暴最中心的。
顾佳的儿子叫许子言,上的是贵族幼儿园,同班有个小女孩叫木子。木子妈妈因为对顾佳有意见,借口木子过生日,偷偷把许子言接来自己家,反锁在卧室里不让他出来。
顾佳那天正好有应酬,回家听阿姨一说,才知道儿子被接走了。冲到木子家,听见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她瞬间就炸了。安顿好许子言后,顾佳直接对木子妈妈和旁边帮衬的女人动手了。
短短三分钟的cut,牵动着每一颗老母亲的心,看得酣畅淋漓直呼过瘾,不少妈妈纷纷在评论区里表示:“谁要敢动我孩子一下,我肯定也跟那个人拼命的!”
顾佳的诸多情节确实很圈粉,无论是作为妈妈的角色,还是作为妻子或老板娘的角色,都让人挑不出刺。
与此同时,她也很注重自我的身材管理,在家里练空中瑜伽,身形柔美而又舒展。
所以,对这个人物的评价,“完美”一词的出现频次最高,就像剧中的万总也说她是“完美人妻”。
可越往后看,我越觉得,她并不完美,她被一种精英教育的执念束缚住了。
就拿这个观众们都拍手叫好的片段来说,大多数人忽略了冲突的真正缘由是什么。
木子妈妈为什么会把许子言关起来?
诚然,木子妈妈确实头脑有病,心眼也坏,但她针对的是许子言吗?不是,她针对的其实是顾佳。
早在之前,顾佳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凭借优秀的烘焙技术崭露头角时,木子妈妈的脸上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悦。
后来又因为癫痫的孩子该不该退学的问题,在木子妈妈明确表示应该退学,并且拉拢家长站队时,顾佳没有和木子妈妈进行过任何的沟通,就直接把自己的意见发在群里。
很明显,大家心里都有杆正义的称,否则也不会支持顾佳,但一开始为什么没有任何人跳出来?
就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得罪木子妈妈,因为——她是家委会的会长。
这样的反对本来就是一种冒进,何况又以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站在木子妈妈的角度,顾佳一而再再而三地“抢她风头”就算了,现在竟然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将相悖的意见发在群里,最终还在这场“较量”中取胜,分明是对她权威性的一种挑战和威胁。
越是上层阶级,对于这种权威性越是在意,那是面子,是能力,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背后还勾连着诸多利益。
木子妈妈警告过顾佳,但无济于事。
最终便通过“惩罚”许子言的方式,进行报复。所以,木子妈妈再怎么恶心,许子言被欺负这件事,也不是全然与顾佳无关的。
说到底,顾佳并不知晓这些社交潜规则,是因为,为了给孩子提供精英教育,她将全家的生活拔到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层次。
所处的位置不过是空中楼阁,摇摇欲坠。
她在富太太圈也同样如此,即使置身其中,也显得格格不入。
毫无疑问,她情商很高,懂得也多,但不少情节就是看得人心里不舒服。
她为了讨好王太太,把自己的平底鞋让给她,光着脚从21楼走下来也就算了,最后还蹲在地上给王太太穿鞋。
讲真,都是一幢楼的住户,而且她好歹也是个公司老板娘,仅仅是为了一个幼儿园的入学名额,何至于此呢?
同样,在公司资金链岌岌可危,房产已经抵押给银行时,她还要全家搜肠刮肚地,凑钱去买一个限量款的爱马仕包,仅仅因为那个包可以作为她进入阔太圈的一张入场券。
先不说这样的情节构述是否符合现实,真相往往是,如果她只有这一个限量款的爱马仕,很快就会被阔太察觉而且越发鄙夷她;
更重要的是,她最想讨好的于太太,嫁给于先生后并未生下一男半女,只能照顾着于先生前妻所留下的两个孩子。从小儿子对她的态度极其恶劣,就可以看出这个女人,在家中的地位并不高。
她能不能在丈夫耳旁吹上风,驰骋商场的于先生,又是否会采纳这位“十八线演员”小娇妻的引荐,都是存疑的。
一个分明可以在职场上伸展拳脚大展宏图的事业女性,如今在庸俗无聊的太太局中“伏低做小”,即使能“曲线救国”,也让人觉得是种才华和双商上的浪费。
顾佳是在生了孩子后,才退居做全职太太的。她放弃了自己的前程,只为了给孩子最好的前程。
她并不是个例,现实中也有很多家长,被精英教育裹挟着,喘不过气来。
紧窒的社会环境不仅鞭策着孩子,也抽打着家长,家长本身的学历、能力、资源,甚至是为家庭的奉献程度,都会成为一些名校的招生考量。
由此也催生出了一批像顾佳一样的妈妈。
她们没有名字,甚至都不能具体到XX妈妈,她们的面目被进一步模糊化,统一以地区划归。
海淀妈妈、顺义妈妈、朝阳妈妈、美国上东区妈妈……
去年,《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写道:
“竞争与淘汰带来的焦虑感,将伴随海淀家长至少12年甚至更长。海淀家长的鄙视链,并不是学区房,而是精力甚至智商。在黄庄的“圣地”,刷题的队伍,一半是他们的父母。”
有个段子相信不少人也都听过,一个家长问,4岁的孩子,词汇量1500够不够?
另一个家长回答,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
在读者正因为海淀家长的残酷竞争而感到胆寒时,另一篇文章横空出世——《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
文章指出,“曾经有一个高管妈妈,因为工作忙竟然耽误了孩子美高申请的资料提交时间,这种就会被群鄙视,不配称为一个合格的顺义妈妈”;
“有一个顺义妈妈,原是顶尖时尚品牌的中国区主管,后来生了两娃,就转入全职妈妈行业。”
她们,都是顾佳。
我一直觉得如此把“宝”压在“宝”身上,是荒诞而又危险的。
牺牲自己已有的,且能看到光明前景的工作,去博孩子那个有着无数未知的未来。孩子累,家长也累。
盲目地追逐精英教育,自溺于一种自我奉献的感动。把孩子教育放在首位,以至于无限制地倾轧整个家庭的发展空间,赔上自己大好的前途和人生,再告诉别人这就叫“母爱”,这就是身为母亲的修行。
一定要这么沉重吗?
一定要这么……一厢情愿吗?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在顾佳身上会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剧里越是用力地去彰显这个女人双商巨高,工作和沟通能力绝佳,就越是让人感到可惜。
她的舞台,不该局限于那些无聊琐碎的逼仄角落。
顾佳在和万总聊天时坦言:“幻山不是商人,他是个艺术家。”显然,在管理策略和经营能力等方面,许幻山是不如顾佳的。很多事情,也是顾佳在家看了方案后,帮老公拍板拿主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许幻山的烟花公司和万总的交涉不止一次。
第一次就在开头第一集,在顾佳说出让利时,万总是答应了的。后面完全是许幻山自己愚蠢加作死,一步步把这个订单推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做了全职,顾佳明明可以亲自主持公司,处理好和客户的关系。而不是顶着观众赐给她“人间过绿器”的高帽子,怀揣着“马后炮”一般的睿智,再怎么看出许幻山冲撞客户是因为女职员的挑唆,公司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个应该在一线遇神杀神,碰鬼斩鬼的穆桂英,如今退居二线,艰难地隔山打牛、敲山震虎,事倍功半、亡羊补牢,怎能不让人心里憋屈。
一个明明有着高学历高颜值高情商,有两年外企经验还亲手创办创业公司的干练女性,却要帮丈夫和孩子轮番擦屁股,怎能不让人感到惋惜。
其实以顾佳现有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源,许子言即使去不了最好的幼儿园,也能上一个很不错的幼儿园。
如果她放下对精英教育的执念,不从职场离开,也不为了学区房非要巨额贷款住进富人区,而是把处理那些鸡零狗碎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她的烟花公司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烂。
毫无疑问,顾佳是一个成功的女性,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妈妈,但不可否认,她明明可以做王者的,却因为孩子的精英教育而止步黄金。
我相信后面的剧情,顾佳一定会使尽浑身解数,去争取于家三个乐园的大订单,可是,想到她越努力经营,我就越觉得悲哀。
于太太再怎么年轻美丽,劝辞如何流连婉转,也比不上顾佳本人在职场上,以老板的姿态直接站在于总对面,更具有说服力啊。
参考文献:
1、《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2019年6月24日首发于公众号攸克地产。
2、《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2019年7月1日首发于公众号Miki粥。
-祝东风原创-
今日荐读
第一代90后,终于要直面父母的养老了……
为了考验丈夫,我决定不生孩子,结果却输惨了……
3个孩子溺水身亡,评论区10000句“该死”:这一届的键盘侠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