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由谢亦森著作,30.00元出版的2013-2图书,本书定价:304,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精选点评:
●挺枯燥的两本书,学学用词用句也不错,还是有收获的,毕竟能写出有高度,结构合理文字的人不多。
●作者在书里吐得一手好槽哈哈哈
●在豆瓣里记录自己读过这本书得有多羞耻。⁄(⁄ ⁄•⁄ω⁄•⁄ ⁄)⁄
●公文写作中难得一见的强调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好书,作者本人就是大手笔,要写相应的文章拿出来看看,启发很大。
●作者写的秘书心路历程太真实了,比如有一段抱怨老板嫌弃自己写的东西站位不够高:“高!还要怎么高!站到院子里的水塔上才算高吗?!”莫名击中笑点。
●非常有感触,虽然里面的内容有些旧了,但是作者的思想经验却历久弥新。
●实践经验的总结,比较实用。
●机关文秘文字工作极好的教材,从头到尾100个问题一气呵成,有效解决工作中99%的文字问题。
●材料必读!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一):以文辅政
不管是体制内还是在市场经济中,练就卓越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沟通必要的手段与方式。此书从思维、方式、方法多维度来分享作者的切身经验。读过收获甚大,虽然体制内思维痕迹过于明显,但所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去体会、去学习!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二):不可多得的公文写作方面的好书,常读常新。
已经读完一遍,正准备读第二遍。
首先,的确是秘书的切身体会。尤其在讲到一些写作时的心理描写的时候,非常贴合自己的工作。真文秘,真达人,真讲,真练,真体会,真传授。
第二,实操性非常强。比之市面上一般的学院派的写作书籍,实操性、针对性、有用性都非常强。看完这本书,再看以前的公文写作方面的书,觉得都太。。。。
第一遍读完后,觉得收获很多,思考很多,但还不能完全和工作结合起来,应用起来。正在读第二遍,把有的部分吃透,用好。
强烈推荐的一本书。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三):我不是文秘工作者,只是写作爱好者,一点浅见
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摘录书中的一些观点以及自己总结的感谢,希望对喜欢写作的你有用。
书中的内容对于文秘工作者应该是很实用的,但是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这么拘谨和全面的写作观点不怎么适用。我快速浏览了一下这两本书,摘录了一部分“有用”的文字,还有自己的感想。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四):难得的公文写作宝典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五):公务写作启蒙之书
谢亦森,现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文系毕业的他,“度‘爬格’生涯十七载”,拥有丰富的秘书工作经验。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利用工作闲暇将所思所想所获集结成文,造福后辈。46岁的时候第一本著作《愿你成为大手笔》面市,豆瓣评分9.0。55岁的时候,《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实践篇)》连同“理论篇”一起出版,之后又陆续出版了“语言篇”和“修炼篇”。身居高位,仍然笔耕不辍,作品高产,实在令人敬仰。
公文写作首要端正态度。公文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不能解决问题的文稿,宁可不写;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段落,宁可删掉”。拟公文不仅是一项工作,它可以影响领导的决策、地方的发展、部门工作的开展,甚至群众的信任。实事求是是至高无上的准则。凡是为了应付工作、取悦上级而做的文稿,即使很“漂亮”,很“正确”,都已经丧失了它的存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下笔之前,一定要摸实情、找问题,全面、真实地掌握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交出一份基本合格的文稿。
实际情况从哪里来?往年的工作总结、简报等信息得来不费工夫,却不能止步于此。更全面更丰富的材料来源于实地调研、访谈,不仅要有对部门工作人员的访问,直管领导的分析和评价也不能忽视,群众的反馈更添真实。好的做法要宣传、推广,问题、困难也不能回避。问目标,看完成情况,找差距,探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多问几个“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追根溯源,寻根究底,才能获得对工作的全面认识。收集上来的材料不能信手就用,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要反复核实,确保无误。整理完成后,对信息要形成自己的判断,用概括性的语言对该项工作准确定性。
书中具体讲了以下几种公文的写作:讲话稿、调研文章、决策性文件(决定、意见、通知)、工作总结、信息、汇报材料、考察报告、工作计划、会议纪要、通报、请示、决议。凡是有选题的材料,选题要准,受到普遍关注;要新,不能是陈芝麻烂谷子;要实,接地气,不务虚,不空谈;要集中,选题要聚焦,不能摊大饼。每一种公文的结构基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不论哪种公文,主体内容的要求都是一致的:一是重点要突出,戒一碗水端平。二是材料要有特色,戒重复。三是事例要丰富,有说服力。四是语言要生动,戒平淡。五是表述要准确规范,提任务要符合实际,不一刀切,不作假。
思想是文稿的灵魂,而思想来自于自身的知识素养。作者告诫那些立志成为“大手笔”的公务人员,一定要有知识恐慌。知识是源头活水,要收获知识就必须要加强学习,建立稳固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第二层是经济社会发展运行中各方面的方针政策、业务常识和理论知识,第三层是文史哲美乐等有助于增加文章底蕴的知识。除此以外,还要善于投领导所好而学,读领导爱读的书,掌握领导的思考框架和理论来源,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本书并不能让一个门外汉短时间就晋升为“大手笔”。谢亦森的这本书也只是解决了知识结构中第一层次的问题,更高层次的知识来源于平时的广泛阅读和积累。本书的最大特色是以问答的形式铺开内容,长处在于能及时回应读者关注关心的问题,缺陷在于内容重复较多,缺乏条理化的结构。
作为新人,接手做的第一份大的材料是街道的年终总结,经历过主任的反复修改和指导,对总结材料的写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材料挖掘不深入、上下情况不熟、结构组织不紧密、语言表述太平淡的问题。谢亦森的著作指出了成长之路,点明了写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公文写作路上荆棘满布,唯有靠自己不断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才能离“大手笔”更近一步。
�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