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长津湖之战》观后感100字
日期:2020-05-02 22: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长津湖之战》观后感100字

  《长津湖之战》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剧情 / 历史 / 战争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长津湖之战》观后感(一):了有些评论真的心寒

  看了好多高赞评论真心寒。毕竟豆瓣人均战略专家

  首先有些人算伤亡人数只算美军,难道韩军不是人吗?其十六国联合国军不是人?朝鲜战争光韩军就被击毙将近四十万。

  还有的说被围的陆战一师两万人,还有的第三师,第师,韩军第一军团八万人不是人?再说你围它之前你知道对方会来七艘航母掩护配合陆战一师撤退

  还有人说什么民智已开不好再编了,我告诉你,民智越开越佩服老一辈革命家

  算了,以后还是少来db吧,苍蝇太多,恶心人。

  《长津湖之战》观后感(二):坐等精美骂街

  如果有集结号的水准成功

  既要要缅怀先烈做出的流血牺牲和拼死奋战的精神

  也要表现战争的惨烈与指战员的艰难和痛苦

  中国崇尚的集体英雄主义,如果可以自然不尴尬的表现出来会让电影增色不少

  美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尽量客观就行了,别吹也别贬。

  在我看来抗美援朝是非打不可的。那些美吹党,过度反思党们省省吧。

  朝战我们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不能不打的,所以反思战争为何要打的不能是我们,是美国人

  很多人特别圣母,他们的观点不是反战,而是反军,反的还是解放军

  这种人非蠢既坏。

  《长津湖之战》观后感(三):上面的那个花沙站住别走,我替你父母教训一下你这个不孝子

  什么评价都要占到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去评论,不然给你一把冲锋枪秦始皇都死在你手里了。长津湖之战肯定对比双方的条件,然后合理评价,什么千军万马去围困陆战一师,请问你有制空权吗,有充足弹药棉服吗,有坦克装甲车吗,没有,加上美军陆战一师又是王牌中王牌,如果一个师对一个师,抛开武器装备,问你,用一个师可以包围一个师吗,我想肯定不行的,必须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行, 什么民智已开,不好再自己编了吧 ,这种混账言论,你作为一个中国人被世界看得起,朝鲜战争起了很大的作用,不需要编,及时我们损失了5W,伤敌1W多,这不可耻,可耻的是你,这么多的先辈奋不顾身,你不流泪,不感动,还在这里大言不惭,只是败类中的王者

  《长津湖之战》观后感(四):《朝鲜战争》:为什么说冯小刚拍摄此战迫在眉睫

  《朝鲜战争》:为什么说冯小刚拍摄此战迫在眉睫

  文/马庆云

  我在昨天的电影评论中提到,座谈会上冯小刚导演说想拍摄朝鲜战争的长津湖之战部分,但遇到了很多阻力。后来,我道听途说,相关部门在座谈会之后,给冯小刚开了部分绿灯。目前,该片若是进度正常的话,很可能会在2016年的贺岁档期上映。抛开政治意义,专以电影历史来看,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次拍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热火力战争戏。

  冯小刚的《长津湖之战》(又名《朝鲜战争》),拍摄上遇到困难,自然是政治方面的。总局对现代战争,尤其是关系到大陆政府战争的内容,至今没有放行的,除了一些热播抗战剧之外,我们很难看到49年之后打的战役。这本身便是国气度上的狭小。要进步,这个门槛,一定要迈过去才行。

  在朝鲜战争期间,中美军队在长津湖一带的对抗最为惨烈,这一段,也是朝鲜战争电影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素材部分。大陆过分敏感,不敢触碰这一题材。实际上,老美早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情了。

  在2010年,老美联合韩国,就开始拍摄长津湖之战题材的电影,名字叫《17 Days of Winter》。当时的制作成本不低,应该高于《金陵十三钗》的投入。它的编剧是Frank Pierson,这家伙除了写剧本牛逼外,自己也导电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奥斯卡获得大奖。与他搭档的导演,是《地历险记》的导演Eric Brevig。从这个人员配置来看,这是一部剧本架得住推敲,而战争特效场面激烈的电影,应该是内容与形式均上乘的制作。

  本来,这部电影预期是2012年上映。但不得不说,长津湖之战的内容,在大陆,确实非常敏感。当时,大陆军队以数倍于老美的兵力要围歼美帝的陆战一师,终于还是在硬碰硬之后,让老美跳出了包围圈。老美在这次战役之后,嘉奖了很多美国参战人员,有“打得漂亮”的意思,当然,也有美帝自己都觉得战争太惨烈了的意思。

  惨烈自然是双边的。美帝补给好,不至于冻死人。大陆方面的军队,补给极差,大量兵卒是冻饿而死的。若是回顾历史,谨以这次战役来论,大陆方面需要反省的东西非常之多,为何在兵卒只穿着夏天衣服的情况下,便扔到冰天雪地里苦战,便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关于《长津湖之战》的剧本,怎么写,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很奇怪,老美的《17 Days of Winter》,在2012年之后销声匿迹。有几种说法。第一种,朝鲜方面在延坪岛再次干韩国思密达,把韩国打怕了,不愿意再拿《17 Days of Winter》惹事。韩国资方撤资,电影后续的问题很多,一直无法上映。第二种说法,电影已经完成后期制作,但有重要资本力量将该部电影的版权买走,一直没让上映。

  无论怎样,《17 Days of Winter》终究会有与全球影迷见面的一天。留给大陆的时间并不多。很多历史,我们不说,别人就帮我们说。冯小刚的《长津湖之战》面对的对手其实非常强大,好莱坞的奥斯卡获奖编剧做内容支持,《地心历险记》的导演带领团队做拍摄与特效技术支持,坊间传闻投资是1亿靠上的美金。

  冯小刚要迎战《17 Days of Winter》,至少,在编剧配置上,是刘恒、刘震云这个级别的才行。在特效团队的,压力也非常之大。冯小刚若拿不到1亿美金以上的投资,很难在气魄上,与《17 Days of Winter》齐平。刘震云在《一九四二》中表现出了对民族灾难的强大反思意志,这种意志具备世界性。谨于内容一面而言,只嚷嚷牺牲主义、嚷嚷战死光荣、嚷嚷自己打的多牛逼,必然被世界所耻笑。我们需要展现出一种民族反思的意志,同时表现出对战争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些,不是一般编剧可以做到的。

  据说,《17 Days of Winter》将在2018年上映。冯小刚的《长津湖之战》很有必要,赶在这个档期之前上映,与之形成呼应。大陆是时候展现一下自己触碰真实历史的能力了。历史不是粉饰,世界主流审美,早已经对粉饰嗤之以鼻。历史回顾,多反思,多反战,才是正经路数。中国电影要走出去,这一役,是必经的。

  更多观点交流,欢迎添加老马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长津湖之战》观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