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一本由刘慈欣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完原著有点懵,看不太懂,故事是针对地球在可预见的日球氦闪(在近日点的所有物体瞬间汽化,超过有效距离在远日点将会由内而外升温导致物体液化)压力之下,由全球组织的联盟进行有计划性的对策。从男主的角度看50亿年后地球的情形,由一万多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自转刹车从而改变球体运行轨迹,在飞船派和地球派的周旋下,地球完成了逃跑计划,在按原计划进入流浪计划时部分人发现日球的氦闪并没有如期而至,进而导致大家认为是逃跑不过是地球派的诡计后处死了地球派之时,日球氦闪了。所有人后知后觉继续执行流浪地球计划—利用光速千分之五的速度将地球驶至比邻星泊入其恒星轨道,成为其一颗卫星让人类继以生存。
●这个版本太傻逼了,你看到图片上那个腰封一样的东西么,它并不是腰封!是封皮的一部分!真的好气
●戴森球流浪记
●流浪地球小说才是真的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电影只截取一小段进行扩写,除了特效可能还不及小说一二。刘慈欣这种谈笑间灰飞烟灭的感觉好牛逼。值得再看。
●以下有剧透。首先,被流浪地球的设定惊艳到,带着地球去寻找新的恒星,浓浓的对家乡的依恋情。其次,“我”和日本女孩(忘记名字了)从萌发好感到一拍两散,让我觉得有些伤感。(婚姻关系的消亡也让我有些难过,“我”的爸爸说他要去找星星老师,不久之后又回到了“我”和妈妈这里,妈妈也表现的很无所谓,在他们眼里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地球的运动轨迹才是最重要的,虽然目前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人处于开放婚姻的状态,不在意另一半是否出轨,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奇葩)。最后,太阳氦闪之前反叛军打败联盟军的描写真是把人类愚蠢的一面写得淋漓尽致。
●「读大刘的作品,你常有两种感受:人类的技术再天马行空,也不过是宇宙中的涟漪;而宇宙再广阔,也不能抹除人类存在过、奋斗过和爱过的痕迹。」via.地瓜
●两百年后,玄虚的宇宙里已不见我那谐美的欲望。
●佩服刘慈欣把一个脑洞写成了一本书
●依然短篇 依然大刘 依然脑洞超大 看的挺有趣的 书里很多主人公都为科学献身了 感觉刘慈欣同志是个悲观主义者啊
●2019009:这样的世界观写科幻?这体裁能叫小说吗?反智社会的反人类作品。幸好没有盲目跟风去影院……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烦恼,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人的一生在时间长河里就是短短一瞬,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就是一粒尘埃。大刘的小说就像对现实生活的预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都震撼人类。科幻小说给人另一种世界看世界,另一种角度看自己。愿我的孩子继续带着幻想和希望生活……
《流浪地球》读后感(二):虽短小但深刻
并非科幻迷,因而一直没有勇气读厚厚的三体。随着电影的热映,也来看看同为大刘作品的这部小说。
这部作品深深的渗透了作者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引人深思的小说。有感染力。
开头虽貌似平庸,但情节展开以后很丰富。作者的想象力无边,虚幻的场景让人身临其境,足见其功底。
不过真的很短小,读完之后只觉得意犹未尽。若是再长些才过瘾啊!
《流浪地球》读后感(三):我們存在的量子世界
劉慈欣的硬科幻,讀起來仍是引人入勝。多篇中短篇故事,從不同的科學緯度切入,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力。
和三體鴻篇巨著不同,每一篇故事大多圍繞一個物理或者天文學知識點,並將這個知識點的影響力極致放大,描繪一個獨特的未來世界。但每一個世界的邏輯又都能自洽,讓人不禁對其現實性喜憂參半。
誰知道呢,或許我們當下的世界是一個量子態的世界,未來能夠坍縮成哪個故事的情節,正是不確定的。好在任何一個世界,看起來都很有趣。
《流浪地球》读后感(四):孤独的星球,孤独的我们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还没看过电影,而且是第一次看这么硬核的科幻故事。里面的星际原理、物理知识看的一知半解,但是全篇中读出了孤独,孤独的另一层意思是唯一,唯一一个地球、唯一一个人类种族,每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也都是唯一的。所以,人是生而孤独的,又是害怕孤独的,当我们打破日出日落潮起潮落的常规,陷入无边的流浪当中,所有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都将被无限放大,最终我们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孤独,一如我们独自降生和独自远离这个世界时一样。
《流浪地球》读后感(五):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刘慈欣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中短篇合集,有几篇看过,如“朝闻道”、“微纪元”等,但仍耐读。大刘作品总有一种悲壮与悲悯,但三体恐过于出色,再难超越。
《流浪地球》,刘慈欣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中短篇合集,有几篇看过,如“朝闻道”、“微纪元”等,但仍耐读。大刘作品总有一种悲壮与悲悯,但三体恐过于出色,再难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