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你应该睡了吧……没睡也不用回我哈哈哈。最近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的,因为疫情关系,公司很多项目做了调整,搞得我压力特别特别大,哎……”
某天早晨,熊在后台收到这样两条留言,消息时间显示凌晨两点半。
其实也不光这位朋友,“焦虑、睡不着”一直是熊后台的高频词。
有些书的文字,温暖治愈,阅读时总能抵达宁静之地;而有些书,实操性强,切切实实地为我们分享了一些缓解焦虑的小技巧。
熊今天,就想给大家分享一本非常实用的:《焦虑缓解手册——如何从焦虑中自愈》。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三位焦虑方面专家:埃德蒙·伯恩、阿伦·布朗斯坦和洛娜·加拉诺。
他们在心理治疗领域都颇有建树,长期关注焦虑的治疗,擅长利用认知行为法来治疗焦虑;
由他们所著的心理治疗类书籍,也被翻译成许多语言版本,为全球数百万读者提供了帮助。
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作者们在面对焦虑症的治疗上一致认为:
因此在这本书中,作者们为我们提供一整套,通过简化生活对抗焦虑症的方法。
熊今天,就将这些方法都分享给大家:
让自己更加舒适。
作者指出,选择一个比较小的生活空间不仅可以减少焦虑,还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其他好处。
首先,因为居住空间不足,我们的房间里也就很难堆下过多无用的杂物;
而且,小房间打扫起来会更快,更容易保持卫生的整洁,房价房租也相对便宜噢。
熊也相信,从生活环境上改善自己的焦虑情绪,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减少囤积杂物。
如作者所说,当这些物品堆积在家里时,会令家里看起来杂乱无章,我们自然也不感到不舒服。
买之前,可以认真询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再做决定也不迟。
尽量让自己达到“正命”的境界。
作者所说的“正命”,是佛教上的一个概念。
大概意思是指:我们能够从事与自身价值观相符,并且自己也非常愿意投身其中的工作。
在作者看来,一份适合自己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令我们产生使命感;
当工作与个人价值观相符时,我们自尊心也会因此增强。
这么一来,自信的内心就能够帮我们抵御生活中各种复杂问题、失望以及压力,从而减少焦虑的情绪。
但是作者也提醒我们,想要找到这样的工作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波折,最终一定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减少通勤时间。
作者在书中提到,减少通勤时间也是简化生活、缓解焦虑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在作者看来,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是人潮最拥挤和车流量最大的时候;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不免会感到烦躁,也自然会因此产生压力和焦虑。
所以作者觉得,住在公司附近或在生活在小城市,都可以大大缩短通勤时间;
或者错开高峰时间出门、骑自行车,都是一种可以参考的选择。
少看电视。
我们是否计算过,自己每天花费在屏幕前的时间是多少呢?
正如作者所说,如今电视上有很多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而网络也成为传播信息的有利工具。
而大量的可供选择的电视节目常常会使我们陷入纠结,而每种选择结果,都是我们被动享受娱乐或吸收信息。
尽管在屏幕前,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分散,不会关注焦虑本身;
但作者认为,将时间花费在电视屏幕前,会妨碍我们亲近自己的内心、他人和大自然,反而加重了我们的焦虑。
因此作者也希望我们,要尽量减少使用电视和电脑的时间噢~
亲近自然。
“疏离感与焦虑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作者说,当我们长时间远离土地、忽视自己的身体和感受,比如,长时间坐车、在高楼层生活、坐飞机等;
会很容易让自己出现神志不清的感觉,也会因此感到焦虑。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尽量选择住在亲近自然的环境中,或者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到树林或公园散步,感受自然气息。
当我们亲近自然时,不仅会使我们更接近自己的内心,也可以缓解因为疏离而产生的空洞感。
控制手机的使用。
每当手机铃一响起时,无论对方是谁,无论自己是否在做什么重要的事;
我们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拿起手机,生怕错过什么电话、消息。
然而作者觉得,这种时时刻刻关注手机的状态,会让我们变得很焦虑。
“手机是为了我们的方便而存在,并不是为了找我们的人。”
因而作者建议我们,要有意识地控制手机的使用。
若是电话铃声响起时,正好自己全神贯注忙于手头上的事时,可以先不理会,都事情结束之后再回复即可。
偶尔可以把事情交给别人做。
作者说,如果我们每件事都想亲力亲为的话,焦虑也会伴随事情的增多而增加。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可以考虑请他人来帮忙,减少自己面对多项事务的焦虑。
比如,让伴侣帮忙收拾一下房间,让同事帮忙带一下饭……
仅仅是这样的一些小事,都会让我们觉得生活轻松很多。
当然,熊觉得,即便是小忙,也讲究“礼尚往来”;
偶尔把事情交给别人,也记得偶尔让别人把事情交给自己噢。
学会说“不”。
能够帮到别人,当然是一件特别骄傲自豪的事。
但作者也说,如果忘我地“乐于助人”,会让自己感觉很累。
当我们忙于满足其他人的要求,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自己的想法时,焦虑和不安自然会袭来。
因此作者觉得,当别人请我们花费时间、精力去帮忙时;
在答应之前我们应该先想一想,这么做对我们和对方是否都有好处;
如果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我们当然也可以勇敢地说“不”~
减少接收的信息。
与以往相比,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会充斥了更多的信息。
比如:手机里的垃圾信件、各大商场的商品目录、网络上的各种信息……
接收的信息多了,焦虑感也会逐渐增多。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要对信息进行筛选。
无论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我们都应该筛选出我们所关心的信息,并且忽略其他信息。
当我们主动拒绝那些不感兴趣或无用的信息进入我们的生活,生活也会感到轻松很多噢。
“焦虑是进步的必然。”
熊觉得
焦虑有时也不全是坏事
有了焦虑
我们才知道要向前走
很焦虑的时候
可以找找手边的事做
比如,看看熊的文章
发现一些治愈焦虑的小方法~
哈哈哈
各位,晚安~
保存上方图片分享朋友圈
完成[今日读书打卡]哟
关注微信公众号“谷声熊”
轻轻松松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长按下方图片并识别
每晚十点半,我们一起读书
点个“在看”
每日读书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