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最魔性的男人,用琵琶弹摇滚,迷倒了8000万人
日期:2020-03-28 22:01:52 作者:中国精致生活 来源:物道精致生活 阅读:

中国最魔性的男人,用琵琶弹摇滚,迷倒了8000万人

  这是物道“国乐的春天”第二期

  上一期我们讲了失传的唐音(尺八)

  这期物道君想讲的也是

  失传于唐朝的五弦琵琶

  世上仅有一把唐代五弦琵琶收藏于日本

  所幸,中国有一个人复活了

  §国乐的春天§

  B站跨年晚会上,一个弹琵琶的男人惊艳了8000万观众

  这个近六旬的老派民乐人,复活了中国失传千年的五弦琵琶。

  他一头白发,像个世外高人,固守华夏五千年来的声音

  其中就有一千年前的尺八、两千年前的五弦琵琶、三千年前的古琴、还有更古老的篪(chí)、埙、簧、籥(yuè)。

  ▲反弹琵琶-唐代壁画

  同是B站跨年晚会上,一个会300多种乐器的男人让观众献出了膝盖

  他融汇各国的乐器,还能把中国古乐器玩出现摇滚电音。

  连草木竹石都是乐器,矿泉水瓶梳子勺子树叶杯子......甚至自己脸皮

  这个新潮音乐人发下是红润脸色,讲着段子像个老顽童

  别叫他大师时,他说:“我不是大师,我就是个大师......傅。”

  当别人惊讶他用脸弹奏时,他说:“我能弹出声,是因为自己脸皮厚。”

  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一名叫方锦龙的民乐人。

  正是因为这样的反差,这位国乐大师有了许多称号

  方独秀、方天秀、琵琶精、大师傅、白发魔方武器大师......

  ▲ 方锦龙

  -01-

  国乐跨界,原来也这么时尚有趣

  方独秀是网友对他乐艺“高超独秀”的赞扬

  因为在那个跨年的晚上,他和交响乐配合演出,方锦龙狠狠地秀了一把,当美国乡村音乐《噢苏珊娜》这首曲子出现时,方锦龙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乐器配合演奏

  左思右想,他竟弹起了自己的脸皮,用手指弹击口腔碰撞出的共鸣声,弹出了轻快调皮韵律,网友纷纷打出弹幕“我弹我自己、方独秀.....”。

  那天,方锦龙还用国乐玩了一次跨界、跨次元

  他用尺八、高音琵琶、中阮等传统中国乐器与一个交响乐团进行了一场“battle”(较量)。民族乐器与交响乐团相互融合而毫不落败。

  他用尺八吹奏了年轻一代熟知的《火影忍者》的BGM,用中阮弹奏了游戏曲《迷路要塞》,用高音琵琶诠释电影教父》的主题音乐......

  晚会最高在线观看量达8000万人,他们集体回忆穿梭起伏,开始有人留意方锦龙用的是什么乐器。

  有人留言:我原本对民族音乐一无所知,如今因为方锦龙的琵琶想要了解国乐。

  其实早在世纪初,方锦龙就已经对国乐做过跨界的尝试了。

  他曾试过把琵琶、钢琴弦乐和女高音的元素混合、试过把蒙古族的民歌尔兰的乡村音乐融合、试过在传统国乐里添加印第安的鼓乐.....

  还成立了一个“方锦龙·芳华十八”的乐团,用身着汉服女子,民族音乐,流行歌曲进行叠加,创新出有景有音的新民乐,而这,是在十几年前。

  其实,国乐从来不是曲高和寡的,它也有好玩有趣的一面。

  方锦龙从不装深沉,他喜欢“玩”音乐。有次他演奏,当时台下坐着周杰伦、陈奕迅等流行巨星。

  方先是用琵琶弹奏《十面埋伏》,接着玩心一起,就换二胡弹流行音乐《小城故事》、《笑傲江湖》,最后玩心大发,竟以矿泉水桶当鼓,敲击成一段美妙的旋律,流行巨星们无一不叹服。

  当然,也有人质疑过他的跨界。

  但他想:如果国乐可以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也许正是国乐的春天。

  -02-

  他复活五弦琵琶,重现千年前的唐音

  除了方独秀,他还有个琵琶精的外号。

  不仅因为他的琵琶出神入化,还因为他复活了中国失传已久的五弦琵琶。

  方锦龙6岁时,父亲递给他一把四弦琵琶,从此开始与琵琶的缘分。18岁时,就已拜遍所有名师,弹遍所有名曲。

  直到26岁在日本,机缘巧合之下,他弹奏了由敦煌壁画复刻的简易五弦琵琶。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唐音。五弦拨动人心,他久久未能平静。

  每件乐器背后都是历史。

  五弦琵琶在中国失传,在日本被保留;如今日本奈良还收藏着这个世界上唯一一把唐朝五弦琵琶,那来自唐代的螺钿镶嵌工艺,真正地诠释了华夏一个繁盛的时代。

  ▲ 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方锦龙不由感慨:“我们追逐西方,却没挖掘出我们的好东西。”

  于是他着手复活五弦琵琶,6年的摸索,最终成功制成当代第一把五弦琵琶,2001年开始在香港首演。

  五弦多了一弦,多了一个低音,音域更广。所以他不仅可以演奏琵琶曲,还可以演奏世界各种音乐风格,比如印度的西塔尔琴,西方吉他等等。

  如今,他拥有私人乐器博物馆,那里有尺八、古琴、阮咸、簧、籥.....

  因此,那濒危的中国古乐器,得以重新发出声音。

  这是器的春天。

  -03-

  懂音乐的人,往往都很快乐

  

  孔子有说:“游于艺,成于乐。”

  这是说一个人学完六艺,但只有通过乐的熏陶,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具有基本高雅的情性。

  礼是始,乐是终。

  而方锦龙解释的更形象,他说:“繁体的“禮”字拆开,下面是豆,是温饱,上面是曲,曲在温饱之上,是礼的核心。”

  人生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才会有高于温饱的快乐。

  乐(lè)乐(yuè)本是同源。

  图片|七少的酒-摄

  方锦龙是真的快乐,他的微博中,生活简单且充实。他爱做饭,喜欢番茄和茄子,经常在微博晒他做的番茄炒蛋。

  这个拿起琵琶便仙气十足的大师,拿起锅铲就走入尘俗,像个乐乐呵呵的大师傅

  他还吐槽:“不会做饭就不会生活啊。以后我收学生,要看他会不会做饭。”

  先人围着篝火,念着古老的部落语言,以表达他们猎取猎物的快乐。

  而当这语言无法表达更多的快乐时,音乐,就出现了。

  当国乐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快乐时,或许就不止是它的春天了。

  还是我们的春天。

  图片|七少的酒-摄

  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幕:

  当外国网友看到李子柒东方牧歌式的田园生活时,他们惊讶,并欣赏。

  我们假以怀疑。

  当他们听到中国千年之久的乐器演奏的声音时,他们感叹,并欣赏。

  我们充耳不闻。

  有人说,那是因为他们以前没见过,而我们太过于熟悉了。

  真是这样吗?

  徐复观说:“现在很多人着手自己的文化时,常不敢堂堂正正面对深入它,而是总想先在西方文化的屋檐下,找一个容身之所。”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对传统过于熟悉,而是困囿于刻板印象,我们觉得它老土,玄乎,古板。

  以致于没有好好面对过它们。

  下期预告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说明。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物道生活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最魔性的男人,用琵琶弹摇滚,迷倒了8000万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