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封闭在家,我们看过的新闻,吃过的饭,聊过的天,经历过的疫情都会写进全体中国人的记忆,在久远岁月的冲刷下成为人们曾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符号,我们就是这样从一段历史走进另一段历史。
最近看报道,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在持续下降,疫情已经开始出现拐点,按照当年非典的经验,大概再过两三个月,我们又可以在街上愉快地玩耍了。
遗忘是人类的本能,就像我犯胃病时第100次发誓以后要佛系饮食,康复后仍然大概率抵不过冬日一炉沸腾火锅的诱惑一样,随着疫情结束,人们的生活回归正轨,疫情的种种影响被迅速置之脑后,像从未发生。
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些反思的。宏大的反思交给国家的管理者们,我这次只把注意力放在个人化的微观层面。比如,每个人一定要有余粮。
关注我的读者很多已经或即将步入社会,一定明白我们一切的淡然舒适宠辱不惊都是与银行卡余额挂钩的,余粮不足,抗干扰能力会急剧降低,一场疫情足够成为引燃危机的导火索。你们去知乎上看,大量崩溃的人不得不借钱度日,原因总结起来要么金钱观太激进,挣多少花多少,几年没攒下一分钱,要么超出能力范围贷款买房,工作断掉房贷立刻熄火。
平常容易忽略这些问题,勉力支撑下生活还说得过去,但外界干扰一旦来临,几乎没有任何抗打击能力,这很危险。
还是要收敛一些,一方面收敛开销,不必要的尽量不买,财力不足以支撑的前提下不要冲动消费,消费只能带来片刻欢愉,物质刺激过后通常是无尽的空虚;一方面要学习金融知识,每月固定拿出一笔钱做理财,理财不只有余额宝也绝不等同于炒股,建议大家把它当做一件值得终生去做的事,理性投资,不做赌徒,也不做守财奴。
除了余粮问题外,疫情也一定程度暴露了我们空虚的精神世界。我们终于体会到了狗子想出去遛弯的急切心情,追剧和打游戏只能缓解空虚而不能根治。也许是时候发展一些其它的,可以全身心投入一辈子的事情了。
下周许多企业将正式复工,生活还是要继续,那就祝大家手里有粮,心里有光,身体健康。skr!
萌叔
聊接地气气气气气气的掏心话
我有个目标
今天是第1353天
我想让你见证
一位普通人是如何一步一步
长按下方关注
回复“十年”
看看我的十年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