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观后感100字
日期:2022-05-19 02:09: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观后感100字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是一部由洛特·赖尼格执导,动画 / 冒险 / 奇幻 / 爱情主演的一部德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精选点评:

  ●9/10 伟大的制作,美丽的故事。也是心随大佛推荐。

  ●①这部剪影动画从1923年开始制作,直到1926年——德国表现主义运动接近尾声时才完成,早于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世界上第一部重要的动画长片。 ②导演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了中国的样子,利用异国风情来迎合和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弗里茨·朗第一部比较受欢迎的电影《三生计》中也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想象中的中国,两部电影有着相似的目的。 ③总是想到了手冢治虫的《一千零一夜》,也许是因为二者都取材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自从我用过1次动检仪,发现我费劲巴力画出来的8张画扫出来只有2秒之后,看动画就常想这帮人做动画的时候是不是都累的想死

  ●第一部长篇动画 Lotte Reiniger 1926.9.3

  ●海浪以及女巫与魔法师的决斗

  ●老电影啦,反正觉得讲什么感谢太扯淡了

  ●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出自一个德国女人之手,讲了一个阿拉伯故事,中国满大人刷了一波存在感

  ●世界第一部动画长片

  ●为啥我们要帮外国人办婚礼???

  ●我很少打一分。因为我不想站在一百年前的角度看这部电影,所以这是一部烂片,作儿童片都不合适,绝对是超小众之选。偶然的机会,我给十几个人放这部电影,肠子都悔青了,给高分的人啊,你们都是一个怪口味圈子约着看的吧……普通人千万别浪费时间…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观后感(一):帕帕吉诺也好赞!

  导演Lotte Reiniger(洛特·赖尼格尔)深受中国皮影和剪纸的影响,做出了这部剪纸动画长片。片子把《一千零一夜》中几个独立的故事揉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故事,所有的人物、动物和主要布景都以黑色剪影的形式出现。通过在关节部位以金属丝连接,角色成为了可以活动的纸偶,而制作工序依照动画原理动一下拍一张,然后将拍摄完成的胶片连放即成为活动的影像。

  在花絮里看到,这位女导演的工作环境实在谈不上好,连透写台都是把桌子挖个洞嵌上玻璃然后底下打光来用。她在上面把角色一点点地摆出姿势再一张一张地拍下来……要是我的话会疯掉……就这样用三年完成了这部片子。事实证明,其美丽未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褪色,反倒使21世纪的我在显象管前惊艳到无法说话。法国动画大师Michel Ocelot(米切尔·奥赛罗)明显受到其影响,才献出美到极致的《王子与公主》和《一千零二夜》。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观后感(二):剪影的艺术

  这部电影是德国女导演洛特·赖尼格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在1926年公映的这部剪纸动画,现在被电影史家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片。电影情节并不出奇,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关于阿基米德王子和仙女佩里·巴努之间曲折的罗曼蒂克故事。东方的传说邂逅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光影美学,夸张繁复的装饰风格渲染了爱战胜阴谋、爱战胜邪恶的传奇——王子爱上仙女,却必须要打败魔鬼的队伍,在这个有飞马和神灯、精灵和魔怪的世界里,善良的女巫和邪恶的大巫狭路相逢,在对决中各自化身不同的形态,当王子和仙女最终走到一起,所有的爱与历险都是一场天马行空的梦境。在《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的拍摄中,赖尼格非常先锋地尝试用蜡和沙制作动画效果,但主要是运用剪纸这种媒介,她不仅创造了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更亲手制作了每一幅剪影。电影的制作周期长达三年,从1923年到1926年间,赖尼格用黑色硬纸板剪出事先设计好的人物造型,剪纸人物的躯体和四肢之间用细线连接,像提线木偶那样,以便在拍摄时控制动态造型。剪纸动画自诞生以来始终很难成为动画制作的主流,因为这种动画制作形式费工费时,工作量巨大,在片速每秒18格的1920年代,制作一秒动画需要18个动作连贯的剪纸人物,《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实拍时,导演在动画台上拍摄了25万幅照片,其中超过9万幅最后被用到成片里。拍摄中用作背景的,是透明的包装油纸,片中极具装饰风格的伊斯兰风情城市、房舍和风景,也都是赖尼格用剪刀在油纸上剪出来的。拍摄完成后,再采用手工着色技术,在背景里镀上宝蓝、明黄、玫红这些璀璨明亮的颜色,如妖娆的水彩盘,衬得剪影的主角更华丽。赖尼格把阿拉伯的异国风情巧妙地糅合在德国表现主义极致、夸张的美学风格中,且摄影灵活大胆,构图和剪辑都有不可思议的神来之笔,能得到让·雷诺阿和雷内·克莱尔的夸赞,不是浪得虚名。

  转载自动漫FM网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观后感(三):4则内幕

  用中国传到西方的剪影方式完成,世界第一部动画长篇。

  当看到帕丽巴奴公主出浴的时候,仿佛感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华清池水。剪影的曼妙身姿,与倒影在水中飘荡,公主和一只友麋鹿低语。而在一旁偷窥的王子,像藏在子宫里的婴儿一般在棕榈叶中浮荡着闪烁的眼睛。

  令人迷醉的艺术。

  Raw brilliance! 只可惜在她后来的作品中,完全消失了这种光彩,变得刻板而可憎

  这种情况和迪斯尼七个小矮人之后再也无法超越,是一个道理。

  1几位著名的先锋派动画师与洛特·雷尼格合作拍摄了这部电影,其中包括沃尔特·鲁特曼Ruttmann、伯托德·巴托斯和卡尔·科赫Koch。所以女导演做造型和故事为主,很多云雾般的特效是鲁特曼他们搞出来的。所以后来女导演再也没有超越自己。

  2故事以《一千零一夜》中的元素为基础,特别是安德鲁·朗的《蓝色童话》中的“艾哈迈德王子和仙女帕里巴诺的故事”。开个小玩笑,如果片名叫艾哈迈德王子——阿拉丁的小舅子,也许更为贴切。

  3目前还不知道该胶片的德国硝酸盐原版在哪。虽然原版电影的特色是色彩调色,但在修复之前提供的照片都是黑白的。德国和英国的档案工作者根据幸存的硝酸盐照片,在1998年和1999年修复了这部电影,包括使用Desmet方法恢复原色图像。

  4迪斯尼的两部电影中可以看到对这部电影的两种敬意:迪斯尼1963年在《石头中的剑》中再现了决斗的两个千变巫师(第四幕)。而一个名叫阿赫迈德王子的角色在《阿拉丁》的开头作了一个客串。巫师的72变,其实是中国神话故事的遗留

  自从99年出现修复版以来,看了这个片子已经过去20年了,我仍然十分热爱它。

  Zeller 美妙的音乐

  非洲的男巫和中国的女巫大战,最早的开始了,中非友谊。

  第四幕是阿拉丁与神灯。

  在二郎中间,一个是提供神话故事的安德鲁·朗——文学大师,另外一个是电影导演的弗里兹·朗,受到他的启发。

  Wak-wak大战,慷慨的女巫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观后感(四):【转载】失而复得的欧洲第一部动画长片

  在片速每秒18格的1920年代,制作一秒动画需要18个动作连贯的剪纸人物,导演在动画台上拍摄了25万幅照片,超过9万幅被用到成片里……

  1926年,让·雷诺阿和雷内·克莱尔这两个在欧洲电影圈很有话语权的法国导演,一起看了一场德国电影,赞不绝口,雷诺阿把那个德国导演夸到天上,他的原话是:“一部杰作!她是天生巧手!”

  这部电影是德国女导演洛特·赖尼格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在1926年公映的这部剪纸动画,现在被电影史家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片。电影情节并不出奇,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关于阿基米德王子和仙女佩里·巴努之间曲折的罗曼蒂克故事。东方的传说邂逅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光影美学,夸张繁复的装饰风格渲染了爱战胜阴谋、爱战胜邪恶的传奇——王子爱上仙女,却必须要打败魔鬼的队伍,在这个有飞马和神灯、精灵和魔怪的世界里,善良的女巫和邪恶的大巫狭路相逢,在对决中各自化身不同的形态,当王子和仙女最终走到一起,所有的爱与历险都是一场天马行空的梦境。在《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的拍摄中,赖尼格非常先锋地尝试用蜡和沙制作动画效果,但主要是运用剪纸这种媒介,她不仅创造了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更亲手制作了每一幅剪影。电影的制作周期长达三年,从1923年到1926年间,赖尼格用黑色硬纸板剪出事先设计好的人物造型,剪纸人物的躯体和四肢之间用细线连接,像提线木偶那样,以便在拍摄时控制动态造型。剪纸动画自诞生以来始终很难成为动画制作的主流,因为这种动画制作形式费工费时,工作量巨大,在片速每秒18格的1920年代,制作一秒动画需要18个动作连贯的剪纸人物,《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实拍时,导演在动画台上拍摄了25万幅照片,其中超过9万幅最后被用到成片里。拍摄中用作背景的,是透明的包装油纸,片中极具装饰风格的伊斯兰风情城市、房舍和风景,也都是赖尼格用剪刀在油纸上剪出来的。拍摄完成后,再采用手工着色技术,在背景里镀上宝蓝、明黄、玫红这些璀璨明亮的颜色,如妖娆的水彩盘,衬得剪影的主角更华丽。赖尼格把阿拉伯的异国风情巧妙地糅合在德国表现主义极致、夸张的美学风格中,且摄影灵活大胆,构图和剪辑都有不可思议的神来之笔,能得到让·雷诺阿和雷内·克莱尔的夸赞,不是浪得虚名。

  当时的电影放映片速是18格/秒,所以《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公映版本的时长是90分钟。几年后,魏玛德国覆灭,德国社会进入动荡期,继而希特勒上台,欧战爆发,这电影留在母国的胶片底片,被毁于盟军对柏林的大轰炸中,影片一度被认为就此失传。到1954年,有研究者在英国电影资料馆里找出了这部电影的黑白版拷贝,并随着赖尼格本人于1925年写作的影片着色手记被发现后,《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的修复正式开始,历时15年之久。由于部分段落和细节无法恢复原貌,且如今的放映片速已是24格/秒,我们现在看到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是一部65分钟的剪纸动画长片,既浪漫也瑰丽,既惊险也魔幻。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观后感(五):『剪影的你轮廓太美。』

  quot;I believe in the truth of fairy-tales more than I believe in the truth in the newspaper" (我相信童话故事里的真实胜过我相信报纸里的真实)

  ——Lotte Reiniger (1899-1981)

  Lotte Reiniger,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女导演,剪影电影的先驱者,用剪刀和纸创造出令人惊异的动画艺术。她一生中共制作了50多部动画短片。洛特1916年开始在莱因哈特门下学习,1918年进入电影界。从影初期给保尔•维格纳当助手,经过三年辛勤工作,1926年她摄制了第一部长动画片《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这部剪纸动画长片不仅被公认为是剪纸动画片领域中的经典之作,而且有史学家认为这部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动画长片。虽然这一观点还需论证,但该片无疑是欧洲的第一部动画长片。

  影片不仅使用剪纸这种Lotte Reiniger运用自如的媒介,同时还大胆尝试利用蜡和沙子制作动画。这部90分钟的黑白影片(18格/秒)采用手工着色的技术,并且追求摄影机的多角度变化。当1926年影片公映时,好评如潮,得到包括尚•雷诺阿(Jean Renoir)和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等电影大师的称赞。不幸的是在盟军对伯林的轰炸中,该片的底片遗失破损。直到1954年影片的黑白版本才在英国电影学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发现。不久后,Lotte Reiniger1925年所撰写的影片着色手册被发现,于是影片修复工作正式开始。当1970年修复完成时,影片由于采用24格/秒的速度放映而由90分钟缩短为65分钟而且许多背景细节无法完美复员甚至丢失严重。

  故事改编于《一千零一夜》:邪恶的非洲巫师献给哈里发一匹魔法飞马,想以此换取和哈里发的女儿迪娜纱德的婚姻。阿基米德王子厌恶这笔交易,劝说父王拒绝了巫师。巫师为了报复王子,念咒语欺骗王子坐上飞马,飞马腾空飞去,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冒险之旅。旅途中,王子一路消灾解难,来到被施了魔法的瓦克瓦克岛,爱上了岛上的公主帕丽•巴奴,经过了一段曲折,王子终于赢得了公主的心,带着公主回到了父王的宫殿…

  五段式故事相互关联,有邪恶的巫师、穿羽衣的公主、中国元素、善良的巫婆、阿拉丁和神灯…故事浸透着东方文化魅力。最后圣战那一小节故事里,男巫和女巫斗法活生生就是二郎神和孙悟空之间的斗法再现,两个巫师变成各种动物打斗,很是精彩,不晓得导演之前有没有读过西游记呢?

  导演洛特•赖宁格使用手工剪刀剪裁出她的角色,用线做铰链连接角色各个身体部件。拍摄时将角色置于一个玻璃台上,灯光从下方投射,摄影机从上方拍摄。每帧曝光画面间角色的位置只做细微的变化,从而连接成一系列完整的动作。该片是有声电影诞生前夕的一部典型的默片,每一个段落中间插入了德文字幕解释剧情。

  现在看来剪纸动画片(silhouette animation)已不是动画艺术的主流,即使在它诞生之初也很少有人轻易尝试这种工作量巨大的动画制作形式。因为如果想要角色运动起来,那么每一个人物造型都需要从新剪裁,上色。即使在每秒18格的默片时代,每制作一秒运动画面依旧需要制作18个动作连贯的剪纸人物。和定格动画一样,如果希望角色的关节灵活,表情丰富,那工作就更加繁琐。因此剪纸动画片始终无法成为动画艺术的主流形式,但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其他动画形式难以比拟与超越的魅力。

  看罢这部动画电影之后,又找来了Lotte Reiniger的好几部电影作品看,最喜欢的还是她这个开山之作,细腻的剪纸动画效果。85年前的作品,如今看起来依旧很牛。这也是我看的为数不多的默片之一,之前看过卓别林的默片,感叹于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的年代可以有如此鲜活的电影。而且我觉得咱国家的皮影戏其实一点儿也不输给这个,只是20世纪初中国还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没有机会在那时候向全世界展现古老又华丽丽的皮影戏电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观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