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史》是一本由(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John Julius Norwi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3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西里史》读后感(一):统治西西里的历代王朝谱系图
西西里的朝代更迭特别复杂,我自己做了个谱系图。诺曼王朝/欧特维尔王朝、霍亨施陶芬王朝、安茹王朝、巴塞罗那王朝、特拉斯特马拉王朝、哈布斯堡王朝、萨伏依王朝、波旁王朝等等,都统治过西西里。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TBchguibMDhVWPsT39ndQ
提取码:szx5
如果有错,欢迎大家提出
《西西里史》读后感(二):热情的好译者+优秀的历史书
内容贯穿西西里全史。在编年史的平面上,展开了天马行空的引论——无论是上古神话还是现代生活。
假如你是历史入门者或者是欧洲文化的好奇者,那么:
想了解欧洲历史、想了解地中海历史、或者是西西里的历史,这本书对你来说是超值的。不必问来问去,直接买就是了。
如果你是布罗代尔的粉丝,地中海历史大神,甚至对16世纪末西西里出口了多少丝绸都了然于心,那么这本书就更适合你看了。当你看到现代的英国子爵被西西里侯爵怼的那章,肯定会开怀大笑。
总之,这部书写得比《幽灵帝国拜占庭》更有意思,书中也可以解答你的许多疑惑和有趣的历史故事。
:罗杰二世那段里的银盘地图应该是被偷了,但石质副刻版还在,貌似保留至今。
大鹏前面画的那些王室家谱图太逗了,真的难为你了。
《西西里史》读后感(三):简明通俗、脉络清晰的西西里史
本书是一部通俗简洁、脉络清晰的西西里发展史,英国作者约翰·诺里奇(John Norwich)以说故事的形式,用简明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系统而完整地讲述了西西里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西西里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以地中海为世界中心的时代,作为欧亚非三大洲的跳板,西西里注定不会平静,一直是周围众多强国觊觎、争夺以及杀伐之地。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汪达尔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日耳曼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和法兰克人等曾先后殖民、侵占或统治西西里。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西西里曾是雅典与斯巴达的竞技场。在罗马时代,罗马与迦太基曾在西西里反复争夺。在攻打支持迦太基的叙拉古时,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误杀。最终,西西里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此外,屋大维也曾涉足西西里,在陶尔米纳战争中战败。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占据了西西里。公元11世纪,诺曼人成为西西里的主人,建立了西西里王国。这是西西里历史生唯一一次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也是西西里的鼎盛时期。后来,西西里又依次落入霍亨施陶芬、安茹、西班牙、哈布斯堡及萨伏依等王朝手中,甚至一度出现了“两西西里王国”时代。
此外,作者也介绍了西西里东南角三个令人神往的巴洛克风格的城镇,即最美丽的、最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诺托、拉古萨和莫迪卡。每个城市都具有最壮观的宗教建筑与延伸至大教堂的恢宏壮丽的阶梯。其中,拉古萨和莫迪卡城中耸立于庞大阶梯顶端的圣乔治大教堂可算作最伟大的建筑杰作。西西里还有欧洲最大、最活跃的埃特纳火山。如此等等,这一切合起来也算是一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这些历史遗迹的特点、风格和艺术价值。看过本书后,恐怕读者也会对西西里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充满向往。
********************************************************************* 32页,“自己于公元前310年……一万四千万人的舰队”,多了一个“万”字。 36页,“一万三千万人被卖,又有一万四千万人……”,多了两个“万”字。 262页,“玛丽亚·卡洛琳娜和弗朗茨一世通信极少”,283页的注①应放在这里,说明此前出现的“弗朗茨二世”为什么现在改称“弗朗茨一世”。
《西西里史》读后感(四):译者序
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勋爵的出身颇为传奇,家庭背景富贵且有浓郁的文学气息。他的父亲达夫·库珀是著名的外交官、政治家和作家,对二战期间维持步履艰难的英法关系有突出贡献,是丘吉尔的主要支持者和密友,并且笔耕不辍,今天英国有一项非虚构写作的大奖就是以他的名义设立的,称为“达夫·库珀奖”;诺里奇的母亲戴安娜·曼纳斯是倾国倾城的名媛,曾是英国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圈子(大多数成员死于一战)的成员,后来写了三卷本回忆录,描述20世纪上流社会的生活;诺里奇的两个女儿都是著名作家,女婿之一则是声名显赫的二战军事史专家安东尼·比弗爵士。这是个有趣的家庭,在历史行程中扮演过自己的角色,也亲自提笔书写历史。
从今天的角度看,诺里奇算是英国老一辈的作家和历史学家,笔法雍容而老派,常有爱德华·吉本的恢弘气度。他的作品是写给大众的,而不是面向专家,所以注重叙事和文采。他的多部通俗历史作品与地中海世界有关,值得推荐。《地中海史》(TheMiddleSea:AHistoryoftheMediterranean)是一部不错的通史,以叙述为主,把地中海周边主要文明的大致脉络梳理了一遍,从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帝国、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帝国到拿破仑远征埃及等都有涉及。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极其复杂,可讲的东西太多,这本书算是构建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脉络,不奢望面面俱到。对地中海历史已经很熟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浅,但对于不是那么熟悉的朋友,这本书能够帮助搭建一个不错的知识框架。
诺里奇的三卷本《拜占庭史》是一部名著,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品牌会陆续推出中文版。拜占庭帝国延续上千年,对地中海东部(黎凡特)的影响力极其深远。这三卷浩浩汤汤的大书详细讲述了拜占庭历史,有战争、国际政治,也有宫廷秘闻和贩夫走卒的市井生活。这三卷给人最大的感触是,诺里奇这个英国人实在是太爱拜占庭,太爱黎凡特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拜占庭史》的写法仍然是吉本风格的传统叙述史,这也是英国人最拿手的一种风格,而不是现代的“科学”写法。当然不是说他写的不科学。从一丝不苟的脚注和资料来源(往往来自希腊文古书)来看,诺里奇的研究功夫是非常靠谱的。
拜占庭是地中海史上的一大重要势力,诺里奇还为另外两大地中海势力作了传:《威尼斯史》和《南方诺曼人》。威尼斯共和国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中国读者近几年通过罗杰•克劳利的《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对它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过《财富之城》主要是军事史,讲的是威尼斯的崛起、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消灭拜占庭,西方十字军与威尼斯瓜分地中海东部世界)、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和威尼斯与奥斯曼战争。克劳利描写的是威尼斯历史的若干剖面,而诺里奇的《威尼斯史》是一部面面俱到的史书,对这个曾经的海洋霸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探讨,一直讲到威尼斯共和国在拿破仑的淫威下灭亡。因为极其详尽,《威尼斯史》篇幅很大,略显笨重,这大概是它唯一的缺点。但对于喜爱诺里奇优美文笔的人来说,篇幅越长,享受就越多!听说译林出版社将推出《威尼斯史》中文版。
中国大众对西西里岛的主要印象可能是黑手党、明媚阳光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性感的莫尼卡•贝鲁奇。诺里奇则告诉我们,西西里是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踏脚石、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大门。数千年来,腓尼基人和希腊人、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哥特人和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和诺曼人、德意志人、西班牙人和法兰西人,曾入侵和争夺西西里。朱塞佩•兰佩杜萨的小说《豹》(要体会欧洲贵族在近代的衰落,这可是必读书!)里的老亲王说:“起码25个世纪以来,我们肩上压着灿烂的文明,但却是个大杂烩,都是外来货,没有一点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没有一点是我们定的调子。我们是白种人,跟您谢瓦莱一样,跟英国女王一样,然而2500年以来,我们这儿一直是殖民地。”诺里奇有句点评特别妙:“时至今日,在它那旖旎的风光、肥沃的田地和永远风和日丽的气候之下,四处仍然萦绕着某种黑暗的、令人不安的气质,某种潜在的忧伤……这忧伤,是源自漫长而悲伤的阅历,源自丧失的机会和未曾实现的允诺的忧伤。或许,是一位经历过太多次背叛,已经不再适合恋爱或婚姻的美女的忧伤。”译林出版社将推出《西西里史》中文版,如果想了解西西里这位“美女”的忧伤,不妨读读这本书。
《西西里史》读后感(五):试读:《西西里史》
就连西西里这个名字的来源都是个谜。如果像有些说法那样,西西里(Sicily)来源于希腊语sik,也就是被用来形容生长迅速的植物和果实的一个词,那么它的意思大概就是“丰饶之岛”,但没有人确凿地知道。它以前的名字是特里纳克里亚(Trinacria),意指西西里岛和三角形略有相似的形状;这也适用于它古老的象征,三曲腿图(triskelion),它是由共享一个中心的三条腿组成的图案。说来奇怪,这和马恩岛的标志很是相似,不过西西里的腿是裸露的,而马恩岛的腿穿着护甲、靴子和马刺。三曲腿图的中间还有一个美杜莎头,连蛇也配备齐全。美杜莎在西西里出人意料地受人欢迎,虽然西西里并不是她的家乡,甚至都不是珀尔修斯砍下她头颅的地方。[1](在锡拉库萨[2]那令人钦佩的考古博物馆里有一件相当粗糙的大型古代雕塑,长着巨大的尖牙,吐出舌头,导游称其为美杜莎,但我确信他们错了,因为没有蛇。)西西里岛还是希腊神话中多个故事的发生地,包括冥王哈得斯绑架珀耳塞福涅,人们相信此事是在恩纳附近的佩尔古萨湖[3]畔发生的。恩纳或许是西西里全岛最壮观的城镇,坐落在一座高耸陡峭的悬崖上,在它数英里之外从每一个角度都清晰可见。它是一座供奉珀耳塞福涅之母,女神得墨忒耳(或称刻瑞斯)的神庙的所在地,由叙拉古僭主[4]革隆建造,我们在后面的书页中将与他再会。我们知道,得墨忒耳徒劳地寻找女儿,在终于得知真相之后愤怒地诅咒了西西里,使其成为一个彻底的贫瘠之地。幸运的是,宙斯出面干预,命令珀耳塞福涅应当与她母亲每年共度八个月,在此期间所有的植物能够繁茂生长。但秋季降临之后,珀耳塞福涅就必须返回冥界。
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也来自西西里。(既然他是个独眼巨人,或许他就是埃特纳火山。)他爱上了伽拉忒亚,她是一位涅瑞伊得斯,既海之女神,而她更青睐凡人阿奇斯(Acis),于是波吕斐摩斯怒不可遏,在火山坡(那也是天神赫淮斯托斯的工匠炉所在之地)上用一块岩石击倒并杀死了阿奇斯。伽拉忒亚无法复活她的情人,于是将他变为一条自埃特纳火山流下汇入海洋的河流,他们在那里可以团聚。阿奇雷亚莱(Acireale)和附近不少于八个小镇和村庄的名字都是对阿奇斯的纪念。在阿奇特雷扎(AciTrezza)和阿奇卡斯泰洛(AciCastello)之外,有三块突出海面的巨岩。这些巨岩被称为独眼巨人之石,是波吕斐摩斯在另一个故事里朝奥德修斯及其部下投掷的岩石,他们利用巧计逃离了他的岩洞。[5]奥德修斯在西西里一直运气不佳;在这之后很快又只能勉强幸免于难,他穿过墨西拿海峡,而波塞冬的女儿卡律布狄斯在玩她最喜爱的把戏,就是将所有的水吸走,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她的邻居,六头海怪斯库拉住在她对面,在海峡另一边的大陆上。)
任何关于西西里的对话都注定会产生关于黑手党的问题;而众所周知,关于黑手党的问题总是难以回答,主要是因为它设法让自己既无处不在,又无影无踪。我们将在第十六章更仔细地研究黑手党;在这里,需要提到的重要一点是,黑手党并不是一帮土匪。一个普通旅客在西西里将会和在西欧任何地方一样安全[10]。事实上,他与黑手党发生接触的可能性极小。只有当他打算在岛上定居,开始为一处房产讨价还价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受到一位彬彬有礼、衣冠楚楚的绅士的拜访(他完全可能是个有执业资格的律师),这位绅士会解释为什么情况或许不像一开始那样一目了然。
至于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在我看来他完全超群绝伦。《豹》肯定是我读过的最伟大的关于西西里的书;真要说的话,我认为它可与20世纪的任何伟大小说相媲美。我还会对任何感兴趣的人热烈推荐大卫·吉尔莫所著的令人敬佩的传记《最后的豹》。其他几本有趣的书已在参考书目中列出。
但书籍永远无法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我怀疑,没有一位外乡人可以全然穿透这座岛屿的迷雾;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而我只希望这部短小的历史书可以略尽绵力。
[1]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女妖,为戈尔贡三女妖之一,一般形象为有双翼的蛇发女人。任何直望美杜莎双眼的人都会变成石像,她后来被英雄珀耳修斯斩除。
[2]亦译作叙拉古。本书在描述古代时期时使用叙拉古这个译名,描述现代时使用锡拉库萨。
[3]建议游客像远离瘟疫一样远离佩尔古萨湖。它现在被赛车道环绕,毫无魅力可言。(作者注)
[4]僭主(tyrant)是古希腊一种君主制的变体。不通过世袭、传统或是合法民主选举程序,凭借个人的声望与影响力获得权力来统治城邦的统治者,被称为僭主。
[5]波吕斐摩斯是希腊神话中独眼巨人之一,是波塞冬的儿子。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特洛伊十年鏖战之后,英雄奥德修斯在回家途中登陆独眼巨人聚居的西西里岛。他和十二名同伴被困在波吕斐摩斯的巢穴。波吕斐摩斯回洞后发现了奥德修斯等人,立刻用巨石封堵了洞口,并随后残暴地摔死和吞食了其中几人。奥德修斯悲痛万分之下想到了一个逃走的计划,他把没有勾兑的烈性葡萄酒给波吕斐摩斯喝,并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叫“没有人”。趁着巨人醉酒熟睡,奥德修斯带著剩下的人把巨人用作武器的橄榄树桩削尖磨锐,然后几人一起举着,插入了巨人的独眼。盲目的巨人大声痛呼,希望岛上其他的巨人来帮忙,但他呼喊的“没有人攻击我”只被当成了玩笑,因而没人前来。第二天,巨人和往常一样把他洞里圈养的巨羊放出洞外吃草,在洞口他一一摸索羊的脊背,防止奥德修斯等人骑羊逃走,但奥德修斯和他的手下还是藏在羊的肚子下面安全逃出。回到船上的奥德修斯大声嘲笑波吕斐摩斯“没有人没有伤害你,伤你的是奥德修斯”,这一傲慢举动为他招来后来的不幸。波吕斐摩斯向他的父亲波塞冬祈祷,要求报复奥德修斯。波塞冬唤起巨浪和大风,将奥德修斯的船吹离了回家的航线,后面遭遇了更多艰险。
[6]我曾为《唐璜》中的“香槟之歌”《为了让他们喝得酩酊大醉……》填过一段几乎完全由西西里的五音节地名构成的词,但它遗失很久了,这或许是件幸事。(作者注)
[8]马尔萨拉为西西里岛最西端港口城镇。
[9]加强葡萄酒指的是添加了蒸馏酒(如白兰地)的葡萄酒。
[10]仍然需要得到进一步保证的旅客可在一位E·洛小姐的事迹中得到安慰,她在1855年出版了一部叫做《未受保护的女性在西西里、卡拉布里亚和埃特纳火山之巅》的作品。她亲自攀登了那座火山,一边爬一边一件一件地脱去她的衬裙。她的母亲陪同她,穿了杜仲胶套鞋,但是它们不能阻隔积雪,所以并不令人满意。(作者注)
[11]此处应为作者笔误。夸西莫多确实就是诗人的原名,而拉古萨是其母亲的姓。
《西西里史》读后感(六):新书预告:《西西里史》
“西西里是万物的关键。”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西西里是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踏脚石、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大门。它兼要塞、信息交换所和瞭望哨于一体。数千年来,腓尼基人和希腊人、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哥特人和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和诺曼人、德意志人、西班牙人和法兰西人,曾入侵和争夺西西里。它从属于所有这些民族,却不是他们当中任何一个的一部分。
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于1961年首次到访西西里之后,受到启发,希望成为作家。本书就是他对西西里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浓厚兴趣的成果。他追踪西西里的阴暗历史,努力解释地中海最大岛屿的内心奥秘。
这部绘声绘色的简史覆盖了从火山喷发到拜占庭皇帝遇刺、从纳尔逊与埃玛·汉密尔顿恋情到加里波第和黑手党崛起。同时本书还介绍了西西里的关键建筑和城镇,以及许多醉人的故事和令人难忘的人物。这是诺里奇生来注定要写的一本书。
目录
前言
地图
引言
一、希腊人
二、迦太基人
三、罗马人、蛮族、拜占庭人、阿拉伯人
四、诺曼人
五、王国的终结
六、世界奇观
七、晚祷
八、西班牙主宰西西里
九、海盗与革命
十、波旁王朝驾到
十一、拿破仑、纳尔逊和汉密尔顿夫妇
十二、约瑟夫和若阿基姆
十三、缪拉王朝的覆灭
十四、烧炭党与1848年革命
十六、黑手党与墨索里尼
十七、第二次世界大战
尾声
鸣谢
但这仍然是个挑战,而且,正如我立刻意识到的,是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没有什么其他选择,我只能从外交部辞职,认真捡起笔杆子。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有真正把它丢下。不过,我写的那两部关于诺曼人的书给我提供了最初的开始。当我在写这两部书的时候,常有人问我,它们的主题是什么;我总共只遇到过一次,对方对我所说的东西有所了解,而五十年后我还在问自己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白手起家的故事,主角还是那些1066年如此迅速征服英格兰的诺曼人的兄弟和亲戚,在英格兰仍然如此鲜为人知?如今,既然有这么多人去西西里度假,情况大概比之前有很大的改善;但大部分旅客更喜欢拍照而不是听他们的导游讲解,所以我没法太确定。
写这部历史比我预期得要困难。首先,我很惊讶地,还有些愕然地意识到我多么无知。在几次作为旅游讲解员访问西西里岛之后,我和该岛的大部分地方都有了点头之交;但我对西西里岛的实际了解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多。毕竟,讲解员只能对事情的表面蜻蜓点水,他们并没有时间做别的。而且,除了11世纪和12世纪诺曼人那悲剧性的短暂历史,我真是面临着棘手的难题:我需要阅读汗牛充栋的书籍。我还要面临另一个问题:自中世纪以来,西西里一直都属于外邦人。自从1282年的西西里晚祷战争之后,它就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然后在接下来的差不多4个世纪,基本上什么也没发生。治理西西里的副王来了又去,领主压榨农民,但重要事件如此之少,以至于无法完成一个详细的编年体记事。就连摩西·芬利和丹尼斯·麦克·史密斯的长达三卷的历史著作也只用了一百多页来记载这段时期;在本书里,两章就绰绰有余了。
西西里的历史,正如我反复提到的一样,是悲伤的,因为西西里是一个悲伤的岛。我觉得,大部分只是前来游玩一两周的游客不会注意到这点。阳光明媚,海水湛蓝得难以置信,历史遗迹则会让人目眩神迷、惊叹不已。如果这些游客足够明智,前去切法卢的话,他们会和世界上最具震撼力的艺术品之一面对面[5]。但悲伤确确实实在那里,每一个西西里人都知道这点。本书的目标之一,便是尝试分析西西里如此悲伤的缘由。如果本书的尝试失败,那是因为这些缘由是如此繁多,大概还因为我不是西西里人,而对外地人来说这座迷人的岛永远会是一个谜团。
今天是我的八十五岁生日,我很有可能再也无法重返西西里了。因此,这部书是一封告别辞。这座岛屿或许悲伤,但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还提供了我文学生涯的开始(以及很有可能还有结束)。下面的文字确实不足胜任;但它们写就之时,蕴含了至深的感激和爱。
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
伦敦,2014年9月
[1]科威特从1899年起是英国的保护国,1961年独立。一周之后,伊拉克宣布要吞并科威特,英国出兵保护科威特,伊拉克放弃了自己的企图。
[2]斯特龙博利岛位于西西里东北方,岛上有活火山。(本书除了标明“作者注”之外,所有脚注均为译者注。)
[3]切法卢在西西里北岸。
[4]“我是侯爵。”
[5]如果他们乘坐渡轮穿过海峡前往雷焦卡拉布里亚,再乘出租车去大希腊考古博物馆,他们还会见到另外两件伟大艺术品,即那对被称为“里亚切青铜像”的充满魔力的希腊裸体武士塑像。(作者注)
《西西里史》读后感(七):一些零散摘抄
盖乌斯•李锡尼•维雷斯(约公元前120—前43)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家,曾任西西里总督,以高度腐败而闻名。他曾发表如下妙论:当官要当三年才行,第一年捞到足够的钱让自己富得流油,第二年捞够雇佣最好的辩护律师团的钱,第三年攒够足够的钱去贿赂法官和陪审团,以保证自己能逃脱法律制裁。因为西塞罗的大力宣传,维雷斯的故事曾被每一个英国学生所熟知。从他职业生涯的最初时刻开始,维雷斯就是个恶棍。前80年,在他侥幸逃过贪污罪名指控之后,他被派到了奇里乞亚。他和他的直属上司多拉贝拉总督搜刮了这个行省所有的民脂民膏。两年后,两人都被召回罗马,多拉贝拉遭到审判。他被判有罪,这主要是因为维雷斯提供的证据,维雷斯也因此确保自己被赦免。而到了前74年,他靠行贿得到了裁判官职位(这是一个行政长官职位),并且滥用了这个要职的权力一年后,被任命为西西里总督。在这里,他发现自己基本上成了一个富饶繁荣岛屿的独裁者,这个岛是可随意采撷的甜美果实。
可以预见的是,西西里人抗议了;他们的抗议是如此强烈,使得前70年维雷斯被召回罗马受审。为了起诉他,西西里人找来了伟大的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西塞罗五年前在西西里西部担任过财务官,因他的诚实正直受到了所有人的爱戴。他认真对待他的工作,在岛上花了多个星期搜寻证据、访问证人。他随后回到了罗马,轻而易举地胜诉了。他起诉时的一些演讲成了赫赫有名的杰作;不过,它们显示了古罗马的法庭程序与今日的有多么不同。他这批演讲当中只有第一此演讲较短,虽然今天来看它已经够长了。第二次演讲需要几个小时,让人同情那些不得不坐着听完的可怜的陪审员们。
幸运的是,他的七份演讲稿实际上只宣读了两份。光第一份的效果就势不可挡,以至于被告的辩护律师昆图斯•霍尔腾西乌斯对他的客户只有一个建议:立刻逃亡。一两天后,理论上审判仍然在进行的时候,维雷斯已经在前往马西利亚(如今的马赛)的路上了。他在那里度过了二十五年的流亡生涯。他再也没有回到罗马 。
切萨雷•莫里是墨索里尼时代镇压西西里黑手党的主要警官。莫里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行动。他在任的最初两个月里,他逮捕了500人。1926年1月,他对山区小镇甘吉采取行动,将其包围,切断它与外界的联系,又逮捕了450人,并在小镇广场上屠宰了当地所有的牛。随后三年半里,他在西西里西部不断重复这种手段。他被誉为“铁局长”,他在打击黑手党,但他自己也毫不犹豫地采用黑手党的手段。他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就毫无顾忌地命令拷打犯人,并且常常将妇女儿童扣为人质以迫使其男性亲属投降,他对此也满不在乎。
两年后,莫里被召回罗马。他一共逮捕了超过1.1万人,给司法部门留下了艰巨的任务。随后对黑手党的审判一直持续到1932年,其中一场审判就有450名被告。与此同时,莫里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宣称黑手党已经被彻底消灭,西西里已经战胜了有组织犯罪。
他当然错了。
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西西里登陆之前,美国人明白,得到黑手党对盟军坚定的支持是重中之重。他们于是小心翼翼地接触了美国黑手党的老大,一个名叫“幸运的”萨尔瓦托雷•卢恰诺(可见美剧《大西洋帝国》)的西西里人。他实际上自从1936年就因强迫卖淫被关进了监狱,但仍然大权在握。1942年末,经历漫长的谈判之后,双方达成了交易。卢恰诺将会获得减刑;作为报答,他许下了两个承诺。第一个承诺是,他的朋友阿尔伯特•阿纳斯塔西亚,臭名昭著的“杀人公司”的头领,同时还是美国码头的控制者,将会保护码头区的安全,还保证在战争期间码头工人不会罢工。第二个承诺是卢恰诺本人会联系他在西西里的其他朋友,他们则会保证盟军作战行动尽可能顺利地进行。
黑手党从与美国情报机构的合作中获利丰厚。所以,很多人惊讶地发现,1944年,“幸运的”卢恰诺的朋友和犯罪同党维托•杰诺韦塞(美国联邦调查局还在因为好几项罪名而通缉他,包括谋杀罪)穿着美军制服,给美军当翻译官。几个月后,有人发现杰诺韦塞在做大型黑市买卖,从美军那里盗窃了重型卡车来用。负责调查此案的官员不得不忍受美军官方好几个月的敷衍搪塞,最后美军才不情愿地允许将杰诺韦塞送回美国受审。但后来证明无需对他进行审判,因为在1946年6月,针对他的所有指控都因证据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控方的两个主要目击证人都被枪杀,其中一人受到保护性监禁,但还是被打死在狱中)而被撤销。
查理一世自然不肯承认失败,甚至提议要与佩德罗三世单挑比武来裁决西西里的命运。比武将在波尔多(几周路程之外),在英格兰人保护下进行。出人意料的是佩德罗三世接受了比武挑战。不过,在后来的谈判中大家决定,既然查理一世已经五十五岁,按照当时的标准已是老人,而佩德罗三世只有四十岁,所以更公平的办法是两位君主各带一百名精挑细选的骑士来厮杀。比武的日期定为1283年6月1日,星期二。不幸的是,或者说幸运的是,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阿拉贡人于当天早晨抵达,没有看到查理一世的影子。于是佩德罗三世宣布自己是胜利者,因为怯懦的对手居然不敢露面。几个小时之后,查理一世骑马赶来,宣布既然没有看到佩德罗三世,他自己就是胜利者。这两人始终没有打过照面。双方都耗费了大量时间金钱,但双方都保全了体面。
就连西西里这个名字的来源都是个谜。如果像有些说法那样,西西里(Sicily)来源于希腊语sik,也就是被用来形容生长迅速的植物和果实的一个词,那么它的意思大概就是“丰饶之岛”,但没有人确凿地知道。它以前的名字是特里纳克里亚(Trinacria),意指西西里岛和三角形略有相似的形状;这也适用于它古老的象征,三曲腿图(triskelion),它是由共享一个中心的三条腿组成的图案。说来奇怪,这和马恩岛的标志很是相似,不过西西里的腿是裸露的,而马恩岛的腿穿着护甲、靴子和马刺。三曲腿图的中间还有一个美杜莎头,连蛇也配备齐全。美杜莎在西西里出人意料地受人欢迎,虽然西西里并不是她的家乡,甚至都不是珀尔修斯砍下她头颅的地方。
革隆(Gelon)是西西里古代的一位僭主。僭主(tyrant)是古希腊一种君主制的变体。不通过世袭、传统或是合法民主选举程序,凭借个人的声望与影响力获得权力来统治城邦的统治者,被称为僭主。希罗多德声称,革隆的祖先建立了杰拉城。革隆原为军官,成功夺权,在自己的家乡统治了六年,然后于公元前485年带着杰拉的一多半人口迁往叙拉古,将他的新战利品转变为一座强盛繁荣的城市。他曾打败入侵的迦太基军队,利用迦太基的赔款建造了恢弘的雅典娜神庙,还在叙拉古的一个发展中区域建造了两座较小的神庙,分别献给得墨忒耳(丰饶和丰收之女神)及其女儿珀耳塞福涅(冥后)。革隆于公元前478年逝世。很多年里,他都是整个希腊世界最有权势的人,甚至可能在整个欧洲都是。作为僭主,革隆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公正仁慈。据说,他与迦太基签署和约的一个条件就是坚持让迦太基人废除人祭传统,他们有些不情愿地照办了。
两西西里国王斐迪南一世(1751 -1825)尽管活到七十四岁的高寿,但他终其一生都是个顽童,而且还是个蠢得不一般的顽童。他曾吹嘘自己一辈子没有读过一本书。没有在骑马打猎的时候,他的时间花在剧烈而吵闹的玩闹嬉戏上,一般的男孩子过了九岁或十岁就不会这样玩耍了。斐迪南一世却玩了一辈子。对他来讲幸运的是,他非常平易近人;但不那么幸运的是,这是他唯一的优良品质。民众非常爱戴他,他也尽可能多地与民众待在一起。他的内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回忆道:在我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国王用力拍击我的臀部,给我打了一个大大的招呼,并且是当着不少于四个人的面。我得到了背他走路的荣誉,背了他好久。有二十多次,他走过来用胳膊搂着我的肩膀,全身软哒哒地拖在我身上……我们动身去参加这次舞会的时候,发生了特别怪异的事情……行进起初很庄严,秩序井然……但国王显然对游行厌倦了,开始像马车夫一样吵嚷,劲头十足地猛踢左右两边人的屁股,这似乎是开始狂奔的信号。整个宫廷的人,不管大小,大臣、老头,全都奔跑起来,而国王追逐他们,一直扯着嗓子喊叫。
霍亨施陶芬家族的亨利是神圣罗马皇帝弗里德里希·巴巴罗萨(红胡子)的儿子和继承人。亨利后来成为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他娶了西西里王国诺曼王朝的女继承人康斯坦丝,以此提出对西西里王位的主张。亨利六世作为西西里国王并没有在位太长时间,这也是件好事。他把他新获得的领土视为一件附属物,仅此而已;他也是这样对待它的,毫不仁慈地掳掠它的财富;据说需要一百五十头骡子才能把他积攒的财富运过阿尔卑斯山。没过多久,西西里人就揭竿而起,反抗他的统治,但他们无法与他的军队相匹敌。叛军遭受了令人作呕的残忍惩罚。有故事说叛军被活活烤死,或者被阉割;有一名叛军被用火热的王冠加冕,随后它被钉牢在头骨上。到了1197年,亨利六世去世,享年三十二岁,死因或许是他在狩猎旅行时感染了疟疾(虽然不可避免地有阴暗的说法,认为他是被毒死的),此时恐怖统治仍然在继续。他的尸体被带到巴勒莫大教堂,今天在那里仍然可以看到他的坟墓。而他和康斯坦丝的儿子,就是神圣罗马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中世纪历史上最多姿多彩的奇妙人物之一。
康斯坦丝是西西里王国诺曼王朝的女继承人。因为她嫁给德意志人亨利(红胡子巴巴罗萨的儿子、后来的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霍亨施陶芬家族入主西西里。在差不多九年的婚姻生活之后,四十岁的康斯坦丝怀孕了。自怀孕伊始,康斯坦丝就有一个执着的念头。她知道,她和亨利六世的敌人(无论在阿尔卑斯山以北还是以南),会竭尽全力地否认她的孩子的降生,会以她年事已高并且多年不育为理由,声称这孩子不是她亲生的。她决心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留下任何怀疑的空间。于是她命令在杰西的市集广场上搭建一座大帐篷,允许镇上任何愿意前来见证婴儿诞生的妇女进入帐篷。12月26日,圣司提反[1]瞻礼日这一天,她生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一两天后,她在同一座广场上抛头露面,自豪地为怀中的婴儿喂奶。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神圣罗马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中世纪历史上最多姿多彩的奇妙人物之一。
至于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在我看来他完全超群绝伦。《豹》肯定是我读过的最伟大的关于西西里的书;真要说的话,我认为它可与20世纪的任何伟大小说相媲美。我还会对任何感兴趣的人热烈推荐大卫·吉尔莫所著的令人敬佩的传记《最后的豹》。
身为穆斯林的穆罕默德·伊德里西(Muhammad al-Idrisi)是西西里诺曼王朝国王罗杰二世的挚友,也是宫廷所有科学家中最受国王景仰的一位。伊德里西于1139年来到巴勒莫。他余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十五年里,他领导着国王创立的一个委员会,负责从世界各地搜集地理知识,对其加以研究,以井井有条的形式记载下来,最终编纂出了一部简明扼要的著作,囊括了当时对物质世界的全部知识。西西里位于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其港口和欧洲的任何港口一样繁忙而国际化。所以西西里是编纂这样一部著作的理想中心。在这十五年里,在巴勒莫或墨西拿、卡塔尼亚或锡拉库萨停靠的几乎所有船只的船长和船员都会受到科学家的询问:他们去过何地、那里的地理特征如何、风土人情怎样。
这项工作于1154年1月,也就是国王驾崩的不到一个月前圆满完成,它的成果有两重。首先是一幅庞大的银质平面球形图,重达450罗马磅,上面雕刻着“七个气候带及各地区、国家、远近海岸、海湾、海洋和水道的布局;沙漠与耕地的位置,及其互相之间通过常规道路的距离,用里或其他已知单位标出;以及各港口的名称”。遗憾的是,这项杰作在下一位国王统治期间的暴乱中被毁,存世仅仅几年。
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宫廷的穆斯林科学家伊德里西的宝贵成果,被完整地保存至今。这是一本书,书名非常恰当,叫做《云游者的娱乐》(Nuzhat al-mushtāq fi'khtirāq al-āfāq),但一般被称为《罗杰之书》(Tabula Rogeriana)。这是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在该书的第一页有这样的文字:
大地是圆的,就像一个球体。水附着在大地表面,通过恒久不变的自然平衡与大地维持联系。
我们可以预想到,《罗杰之书》是确凿的地理事实(对这部在哥伦布三个半世纪之前问世的著作来说,其中许多信息惊人地准确)和旅行者奇谭的混合体。但即便是旅行者奇谭,也受到了严格的批评审视。关于英格兰,我们读到:
英格兰位于黑暗大洋之中。它是一个相当大的岛屿,形状像鸵鸟头,岛上有繁华的城镇、高山大川和平原。这个国家土地肥沃;其居民勇敢、活跃而有进取心,但一切都处于永恒严冬的掌控之下。
在诺曼人国王罗杰二世统治下的西西里,一切都依赖对宗教和种族的宽容与尊重。每个种族都被分配到了与他们的优缺点相符的任务。很快就产生了一个传统,即海军会由一个希腊人统率,因为希腊人是最优秀的水手。与之相似,国家财政由阿拉伯人负责,他们的数学能力总是比别人都好。英语里的“海军将领”(admiral)一词是阿拉伯语emir al-bahr的讹误,这个词组原意为“大海的指挥官”,是通过诺曼西西里来到英语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