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 萨提亚读书会有感
日期:2020-01-07 21:45:11 作者:剑萍老师 来源:萨提亚家庭研究院 阅读: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文 | 张剑萍

  1月2日,是2020年的第一次读书会

  在新年的第二天,我们相聚在武汉萨提亚中心,借由读书,聆听自我。

  斯科特派克曾说过:深深理解接纳

  理解自己吗?

  你了解他人吗?

  你能允许自己吗?

  你是如何去接纳自己的?

  你懂得”爱“吗?

  欢迎大家借由读书读自己。

  01

  在读到相互依存的特点时,作者提到理遗弃,“遗弃”好理解,被亲人抛弃;那“心理遗弃”是什么意思呢?“遗弃”和“心理遗弃”有何不同呢?

  遗弃是一种行为,而心理遗弃是一种感受孩子庭中得不到关注支持,在身体或心理上受到侵犯时,就容易产生心理遗弃的感受。

  就好像留守儿童一样在行为上,父母并没有真的遗弃孩子,只是因为条件或者认知所限,选择出门打工赚钱,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主观上,父母是爱孩子的,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现实是,孩子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关爱亲子之间缺少了温暖交流互动孩子的内心匮乏的,孩子感受到是被忽略,自己不重要不够好。

  孩子的内心体验就好像自已被抛弃了一样,这种体验和真实的被抛弃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父母用打工赚钱在向孩子表达关爱,可是孩子收获到的却是心理遗弃的感受。

  02

  还有一些家庭,父母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可是父母忙于工作、休闲、娱乐,没有真正的看到孩子除了吃饱穿䁔以外还有和父母链接情感需求,当父母们一直只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却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时,孩子一样会感受到强烈的心理遗弃。

  这就好像二胎家庭中,当第二个孩子到来了之后,由于父母要面对家庭中多出一个孩子挑战可能无暇顾及老大的情感需求,老大就会产生心理遗弃的感受。

  当家庭中大的孩子没有办法处理和面对心理遗弃的感受时,就会发展出她求生存的方式应对),那么在这个孩子的行为层面就会有很多发生。这些发生可能会让家长非常的困扰,但同时这些发生也是一种提醒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吃饱穿暖,孩子还需要在情感上与父母链接。

  03

  当然心理遗弃不仅发生在亲子之间,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也非常容易地会体验到心理遗弃的感受。

  比如,两夫妻在家庭中,丈夫一直接电话、刷手机。或者妻子一直玩游戏、看电视双方没有互动。

  这个时侯,感受到心理遗弃的一方可能会打岔、挑刺。比如说阴阳怪气的话,或者在家里整点动静出来让你关注到他(她)这个人

  这时候就是一种提醒,一种信号了,我们的一半可能体验到心理遗弃了。所以当我们对人、事、物有很深地了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去看见他人并与他人链接。

  每一次读书会,在讨论中都能拓展我对人性的理解,这是与一个人阅读完全不同的感受。

  同样的一段话,不同的人、不同的分享,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问题,这极大丰富了我的认知。

  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个让我兴奋的体验。也邀请大家参与到我们的读书会中来(点击蓝色可查看读书会信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滋养他人,每个人也需要他人的支持!

  让我们一起共创——既贡献自己,也获取支持,一路扶持,让这段人生旅程走的更有趣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 萨提亚读书会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