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mi
2020年1月3日,三枚导弹精确击中了伊朗名将苏莱曼尼的车队,苏莱曼尼当场身亡。
苏莱曼尼,作为伊朗的2号实权人物,在去年7月曾向特朗普撂下狠话:“如果你想威胁请冲我来,别针对我们的总统。”
这次袭击,不仅激怒了伊朗,伊拉克也怒了,当然美国也很怒。中东各国与西方各国貌似也迅速进入了备战状态。
不知此时特朗普有没有后怕。
战争如同死亡,不论对哪个国家的人民,不论对男女老幼,对战争的发起者和被迫接受它的人,都是那样的冷血无情、残酷。
谋利,就一定要伴随着战争吗?
01
《萤火虫之墓》
这本书 共收录野坂昭如6篇经典作品:《萤火虫之墓》、《美国羊栖菜》、《焦土层》、《育死婴》、《探戈舞曲》、《可怜的孩子》。
其中萤火虫之墓中的两兄妹,本是富裕人家的小孩,有温柔的母亲,威武的父亲。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的庇护,遭受势力亲戚的唾弃。
哥哥清太只能带着妹妹去外面生存,住在潮湿的山洞里,经常饿肚子,就算有吃的也很无味。
尽管这样,哥哥也没有放弃,带着妹妹去海边嬉戏,回忆已经遥不可及的食物,会在黑暗中寻找美丽的萤火虫,会在萤火虫死后将它们一一掩埋,再为它们一一立上墓碑.....
另外几个故事,也写尽了战争尾声及美军驻扎下的社会百态,作者以凝练、沉郁的文字书写得厚重而悲凉厚重而悲凉。
02
《永别了,武器》
这是海明威的另一本畅销书。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书,也是一部反战作品。
作品反映了一战时、一战后一代青年因失去理想和精神支柱而陷入了迷惘、幻灭的状态。
主角是一个在意大利参军美国人,却不把战争放在眼里。对他来说,只是穿着军装,周游世界罢了。
直到他那个他最喜欢的司机在撤退时,被慌不择路的意大利人杀了,他才对战争有了新看法,战争不再是他可以完全置身于度外的游戏了。
直到他在过桥时被战地宪兵捉住,要拖去枪毙时,他彻底地对战争绝望了。
因此,他逃了出来。
他保住了性命,可他正爱着的未婚妻和将爱的孩子却永远的离开了。
03
《丧钟为谁而鸣》
硬汉海明威的这本书,像极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的战地记者的海明威,曾多次深入西班牙战争前线。
而罗伯特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奉命完成炸桥任务,却不幸失去了性命。
在执行任务时,他认识了忠厚老实的安塞尔莫,收获了美好的爱情,最终炸毁了桥梁。
也许只有战争会显得过于残忍,好像有了爱情就变得美好了,可事实是最终还是不得不跟爱人分别。
战争就是这样,明知道混蛋命令明明会夺去性命,可不执行只会带来更大的不幸。
书的结尾,所有人都死了,爱人也分开了,罗伯特也要死了,战争却还远没有结束,罗伯特独自抱着一柄枪感叹:"这将是多美的世界啊" 。
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是比战争更坏的呢?
04
《失焦》
《失焦》是罗伯特·卡帕亲历二战的摄影手记,作品忠实记录了他在战争中经历和感受到的一切。
时间跨度并不大,发生在1942年-1945年。可完成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的背后,卡帕经历什么?
他挎上相机,怀揣烈酒,追随火热激烈的战事,跨越大西洋,穿越北非沙漠,挺进西西里,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第,解放巴黎,空降莱茵河西岸,进入柏林……
从1942年夏天至1945年春天,卡帕与盟军战士一起出生入死,经历泥泞与酷热,品尝恐惧与狂喜,承受痛苦与悲伤。
也许,他的写这本回忆录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的记者该如何做好一名战地记者,而是将战争更为完整的、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尽管如今作者那句“如果你觉得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还不够接近炮火”,正被无数记者奉为入行守则。
可,要不是迫不得已谁会愿意深入战争前线呢?
战争,本就不该存在,被记录不该是生命的全部。
05
《第二十二条军规》
想象中,男主应该和很多战争片的男主一样帅气、放荡不羁但有原则、善良却有点调皮,但有很不错的成绩。
这里的飞行员、厨师、医生、护士、上中少将、上中少校、上中少尉们都忙忙碌碌、都恪尽职守。
事实上,这个看似平常的军队,却因处于二战,一直笼罩着死亡的阴影。
用放大镜去观察他们你会发现,在有条不紊规划作战、众志成城击败敌军的伪装下面,其实荒诞而又疯狂的言行举止。
负责采买的军官大发横财,居然可以在全世界各个城市各个宗教组织里都担任重要角色,甚至承包了德军和美军作战任务,并因为对两方情况的绝对掌握获得战功...
一再要求下属提高飞行次数的长官自己却只飞过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因为负责采买的时候被导航员指错了方向才飞到敌方阵营...
即使你对战争不感兴趣,军队里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也很能让你大开眼界。
06
战争,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其实,战争离我们很近,战争确确实实存在着,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大手一挥,一片火种下去,人海、泪海、火海,多少生命会在一瞬间化作一片尘土;
一声令下,几枚导弹击下,父母、妻子、孩子,多少家庭在硝烟中支离破碎;
他们到底有什么错,要如此惨绝人寰?
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