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
三国时代,风云万变,英雄辈出。魏蜀吴三分天下,各君主各自称雄。
如果说曹操是占了天子之利,孙权是占了地理之利,那么刘备的崛起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段传奇。
有人说:“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出身平民,能力一般的刘备,凭着“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招纳了一众英才为之效力,终成一代枭雄。
然而,比起他对待朋友、伙伴和敌人的成功,在教育孩子方面,他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太要面子,伤了孩子的里子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刘禅最有名的对手戏就是“刘备摔阿斗”。
这事还得从长坂坡之战说起。东汉建安十三年,刘备与曹操军队偶遇。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可刘备这一方却是毫无胜算,兵力少,平民多,老婆孩子还在军队里,很容易就会被敌军俘虏。
不但两个女儿被曹军俘虏,就连老婆甘夫人和儿子刘禅也陷于乱民之中,差点不知所踪。
这时,“常胜将军”赵云仿佛天神降临,他单枪匹马突破重围,将甘夫人和刘禅解救出来,得与刘备团聚。
他看到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夫人和儿子,二话没说,上前举起刘禅就要往地上摔。
你这个小混蛋,为了救你,我差点损失了一员大将。
要知道,那时候的刘禅不过是个尚在襁褓的柔弱婴儿,连一句反驳的话也不会说,何其无辜,又何其可怜。
要不是有赵云赶快把小刘禅抱起来,估计以后的历史就没有“后主”什么事了。
自己的亲生骨肉,却无怜悯,无同情,一见面就要他死,说到底不过是为了笼络下属们的人心。
可为了自己的面子,却伤了孩子的里子,真的是一位“仁义”主君该有的行为吗?
从儿子出生到自己临死,刘禅始终是他用来显示自己宽宏和仁义的工具。
在战争中,刘备多次为保住自己性命而抛妻弃子,导致妻儿多次被俘虏。
就连在白帝城托孤时,还这样嘱咐诸葛亮: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我那个傻儿子能扶得起来,你就帮我辅佐一下;如果是个废材,取而代之就行了。
孩子最希望的,就是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与信任,但刘备终其一生,都没对孩子说一句:“我为你骄傲!”
我想阿斗也是一样,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却得不到父亲的青眼相待。
在学习上,他是铆足了劲给他物色好老师。
包括有太子洗马董允、太子庶子费祎、太子舍人霍弋,还有活了九十多岁的学者来敏,以及太子仆尹默。
这个阵仗,相当于把现在清华北大最有名的教授都请过来,专门给刘禅上课。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刘禅就算成不了千古明君,也能熟读四书五经了吧。
好,我们的刘禅小朋友渐渐长大,学了不少知识,准备自己实干一下。
结果刘备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五丈原托孤的时候,他千叮万嘱,让刘禅大事小事,“咸决于亮”。
17岁那年,刘禅登基,青春期的骚动还未过去,满腔热血只期待一个出口。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一辈子都一无所有,而是当你前方的希望触手可及,你却发现那不过是海市蜃楼。
17岁以前,刘禅听父亲的,听老师的;17岁以后,刘禅听丞相的,听朝臣的。
他的一生始终是被人安排和决定的,他从来没有活成一个独立的自己。
刘禅终将成为一位君主,终将自己掌管蜀国,刘备教会了他所有的治国之道,却忘了教会他如何果敢刚毅,如何杀伐决断。
刘禅也不是没有努力,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自己的想法能被重视。
渐渐地,刘禅也懒得再说什么,做什么了,他变成了那个“扶不起的阿斗”。
但孩子走的每一条弯路,都会成为可贵的经验;经历的每一寸风雨,都会成就未来的彩虹。
只有利益,没有亲情
小时候,他颠沛流离,从未享受过来自父亲的关爱;长大后,他成了父亲的物品,动不动就可能会被牺牲。
一个柔弱的孩子,在他最渴望爱的时候一次次被抛弃,可以想见他内心从未有过安全感,时时刻刻都在担心。
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刘备说了一句最伤人的话。
事情的前因是张飞醉酒,打了吕布的老丈人,结果吕布怒了,来了个夜袭徐州。
因为是偷袭,张飞又醉了酒,结果一败涂地,不但失了徐州,还让刘备的妻儿老小全部都失散了。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甘夫人十月怀胎诞下刘禅,本就不易,还跟着刘备东躲西藏,风餐露宿。
刘备给不了刘禅父爱,甚至给不了刘禅的母亲一丝一毫的关爱,试问她又怎么会有多余的爱来给予孩子呢?
所以刘禅从小见到的,就是一个表里不一的父亲,和一个满脸凄苦的母亲。
在其他孩子能够享受父母温暖怀抱的时候,小刘禅却一次一次被人贩子拐跑,被乱军冲走,被父亲抛弃。
刘禅这一生,最缺的就是“爱”。
他是父亲笼络人心的工具、是随意安放的棋子、是蜀国未来的象征,而不是一个需要爱的孩子。
最大的成功,其实是教育的成功
从卖草鞋的草根阶层开始,忍辱负重,步步为营,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
他建立了蜀国,三分了天下,有一群忠臣义士为己效力,一生不可谓不成功。
临死的那一刻,他也认为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最好的东西:一片锦绣江山、满朝文臣武将。心想蜀国必当安稳百年。
然而未曾想,没过几年,蜀国便连连失地,最终被西晋所灭,刘禅也成了阶下囚。
“富不过三代”的寓言再一次成箴,才一代半,刘氏家族就没落下去,后来几乎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应该是教育的成功。
当我们拥有一个知礼仪、懂诗书、乐观又开朗,自信有阳光的孩子时,家族又何愁不会兴旺呢?
?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有 书 君 点 赞 哦 !
明天我们一起来欣赏
司马懿、曹操、孙坚等大佬
教育子女的故事
如果喜欢今天的故事
可以在文末给有书君点个“在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