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乾卦,上九爻是“亢龙有悔”。这几个字是很好的。需知一个人,知退方知进。进无可进时,重要的不是进,而是思考如何去退——这退不是溃败奔逃,而是“悔”。悔,即反思体悟。是在这退时存养,存养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勇力。譬如一个想要做单臂俯卧撑的人,他一日又一日的进步,从扶墙去做,到扶地去做,到双手并拢去做。一路顺利,但过渡到单手的时候,他遇见了一个大关隘。或者是腹部的脆弱,无法承受单臂俯卧撑时,腹肌所要遭遇的巨大扭力。或者是他平衡的能力还不好。又或者单纯是因为力量的不足。这个时候,他必会气馁——锐意进取,且在这个过程里,不断深耕的人,在事事物物上,固然会拥有不错的进步速度。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不会遭遇阻碍。这进无可进时的气馁,便是阻碍。若他一味要进,总是易遭撅跌。乃至受到锻炼的伤害,需要静养方可。几番下来,一股斗志便都消磨了。至少在训练这件事上,我见过许多人,一味猛进。进无可进时,还仰仗意志去坚持。十分昂扬刚硬。然而几次挫折下来,发现自己难攀高峰。遂起了放弃的念头,猛然一退,溃败逃散,便再也不想健身这件事了。比如在我二十岁那年,在健身房遇见的大叔。身材精壮,喜欢穿非常显露胸肌线条的背心,几乎每天在做完肌肉训练后,就要去跑步机上跑十公里刷脂。那年甚至还去参加了健美比赛。但数次受伤之后,直到现在都没再锻炼过。大腹便便,全没了当初一身精壮肌肉时的风采。好了,回到刚才单臂俯卧撑的例子。一个人在练习单臂俯卧撑时,发现自己难以进步,若他能知退,退上半步。心无旁骛地去做他双手并拢的俯卧撑,努力提高动作的标准程度和次数,暂时放下挑战那个超越他此时能力的动作的心——当然他知道,过一段时间,他还是会重新挑战那个难度。但他也明白,假如下次还是不成功,那么他仍旧会退回这里,继续在他还能再有所作为的地方打磨。如此,就是在退时存养的勇力。也就是我曾经说过的:退时更需思进,方可真进。思进,绝非助长,而是存养。在能力范围内精进,在还能做好的地方,做得更好些,就是存养。其他事无不如此。亢龙有傲气,在退时它才能领受何谓谦卑。而《易经.乾卦》的最后一爻,写的是:「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无首,即是谦卑意。是阳复为阴,刚中有柔。你若有志,但锐意行去。遭遇气馁时,且退上一退。退时练习着存养那勇力。待锐气尽消,却仍不忘驽直行去。便是见群龙无首。便是上上大吉。最后,亢龙有悔,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是降龙十八掌的最后一招。洪七公向郭靖传授这套掌法的时候,有几句话说的甚妙:「这一招叫“亢龙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刚猛狠辣,亢奋凌厉,只要有几百斤蛮力,谁都会使了。这招又怎能叫黄药师佩服?“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领会到了这“悔”的味道,这一招就算是学会了三成。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那便在于这个“悔”字。」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其言是矣。然而要把握这个度,却非要先遇见那力道都用尽了的“挫折”,反躬自省,默默存养个勇力。再把力道打出去。如是反复许多次,才能体会得这“悔”字真味。<END>
文/勺布斯
微博:@勺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