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样的朋友吗?
19
2019.11
y: 马小聪
文/马小聪
01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刚开始起点一样,过着同频率的生活,那时你们的关系非常好。可在时间的推移下,你在慢慢变好,而对方原地踏步,这时,两者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无论你做什么,她都不再持以尊重的态度,反而走到哪儿都喜欢酸你几句,把你诋毁的一无是处。 刚才看到好友雅舞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大致是说:在字节跳动工作很顺利,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往上走,还配了两张高清图。 发出去不到五分钟,看到大洋回复说:“爬得越高,摔得越惨,你可悠着点吧。”大洋曾是雅舞在大学时期玩得最要好的一个。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她总喜欢在雅舞朋友圈下面杠几句,不认识的人看到还以为两个人有多大仇恨似的。 大洋上学期间就没什么上进心,有时就连上课都懒得去,而雅舞则与她恰恰相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也很明确未来自己要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两人相处时间长了,差距越拉越大。 考试成绩一个考第一,一个全班倒数;一个年年拿奖学金到手软,而另一个交不完的补考费;一个进入了大公司上班,一个却在家待业,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 仍记得那次雅舞得了8000元奖学金,她发了朋友圈为自己祝贺,大洋在底下评论说:“全校就那几个名额,你是靠什么手段争取到的,你心里没点数吗?” 过了一会,雅舞没回她,她更放肆了,在人家朋友圈下面说了一大堆诋毁别人,抬高自己身价的话,我们这些共同好友看了甚是尴尬。 雅舞把你当朋友,你却一心想把人家的名誉给毁了。 02我这二十几年,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来独往,但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期待。 一个人走在路上时,耳边时常有过这样的声音:就她?还不如选我呢?凭什么?为什么会是她?我不服,我一定要把她最不好的一面说出来。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些? 老师选了你当代表,全班人围过来攻击你;你学习成绩好,整个寝室的人开始孤立你;你聪明、情商高、自我保护意识强,这些优点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就是:你有心机,城府很深,不能和你多接触。我高中读的寄宿制学校,见不到父母,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老师同学。那次为迎接国庆到来,学校举办演讲比赛,每个班级推荐一名同学。 我记得当时我们班报名人数特别多,为公平起见,一个一个上台演讲,挑出最好的参加学校比赛。 或许真的像她们说的运气好吧,最后选了我代表班级去参加。 就在比赛当天,我从衣柜里取出衣服准备换时,却发现裤子被人剪了几个洞,穿不了了,好在隔壁班的同学好心,把她的裤子借给我穿,让我顺利进行下去。 不得不说,人性最大的悲哀,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03 写到这,我想起我妈曾给我讲过的一个螃蟹的故事。 有一天,渔民去海边抓螃蟹,那天他只抓到了一只螃蟹,回到家后很小心的把螃蟹给盖了起来。第二次去海边时,他抓到了一堆螃蟹,回到家后,他并没有把这些螃蟹盖起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摇了摇头。 因为如果只抓到一只螃蟹,那螃蟹就会非常努力的往外跑,它想逃走;如果抓到一堆螃蟹时,里面其中一只想往外爬的时候,其他螃蟹看到就会伸出蟹爪把他拽下来,所以不用盖盖子。 这个故事像极了我们身边很多人。 她们不会嫉妒隔壁班谁谁谁学习好,但作为室友的你,她会嫉妒你得了哪些荣誉、学了哪些技能、交了哪些朋友; 她们不会嫉妒网红一年赚多少钱,但却会恨你,长相普通,凭什么你能吸引这么多粉丝; 她们也不会嫉妒陌生人比她优秀、比她强,但一定会憎恶你过得比她好。就像鲁迅先生说的: 中国人很多都见不得别人过好日子,自己没的,若别人有自己就会心生恨,若别人正极力追求一个自己没有却也十分想要的东西便会极力撺掇:此物不好。 人都是混圈子的,你见不得别人好,说明你的圈子都是和你一样格局小的人。 当然,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请务必远离这些人,千万不要让他们把你“抓”下来。04没有天生来的运气,更没有不劳而获的好生活。 这个世界上,人都是守恒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你想要得到什么,那就坚持下去,如果你放弃了,就不要去嫉妒他人。 生活本就不容易,没有谁轻轻松松就拥有了你想要的东西。一味去比较、诋毁对方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你欢声笑语的时候,人家在干什么? 不断嫉妒他人,这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反而你只会越过越差。 我们要敢于承认别人比你强,接受事实,用赞美的言语给对方一个肯定,把心态放平,成全别人的时候,也在成全自己。 跟大家共勉一段我曾在朋友圈分享过的话: 当你接触的人越多,层面越高,你就会发现越高端、越有教养的人大都互相支持、抱团发展,因为你好了,大家都好; 越低端、层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欢诋毁嫉妒,互相拆台,因为我不好,我也不想让你好;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境界、思维和一群同样有格局和思维的人前进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与其花费时间嫉妒诋毁他人,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自己。 多问自己“为什么”,少跟人议论“凭什么”。 只有明白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哪,并为之而努力,才能减少抱怨,让自己越来越好。豆瓣9.2分,时隔21年重映,我想推荐你看这部电影
“现在不努力,以后连娃都养不好!”原来,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奇葩说》谈精致穷:“月薪3000,负债2万”—年轻人应不应该假精致
马小聪,心理咨询师,爱摄影爱写作,一位用三个月减重30斤的姑娘,新书正在筹备中,个人
喜欢的话,记得帮我们点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