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老狼登上《我是歌手》舞台与其他歌手同台竞技、但名次并不高的时候,不知道谁评论道:民谣歌手需要和其他歌手同台竞技,说明民谣已死。
大概的意思是民谣这种并不适合竞技风格,民谣歌手这种胜负欲很低的歌手类型,需要迎合市场、迎合听众,只能说是现在市场的被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狼不一定就看中那个胜负,他在乎的是能让更多人看到校园民谣,或者让那些喜欢校园民谣的人找到回忆。
谁
说起老狼,《同桌的你》、《谁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等经典歌曲我们一定会记得,听着这些个,总有种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感觉,简单的旋律,清新隽永的歌词,还有老狼有点沧桑感的声音,简直想让人找几部青春校园电影回忆过去的冲动。
不过进入千禧年后,流行的校园民谣不再是主流,网络歌曲、流行歌曲,各种更新鲜、更刺激的风格涌入人们的视线,简单、清新的校园民谣不再能满足人们的胃口。不过历史总是个轮回,那些逐渐被我们忘记的校园民谣,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听多了躁动的、先锋的、伤感的、刺激的、甚至是怪异的音乐,再返回来听校园民谣,多了份感慨。然后又发现了老狼其实还一直在坚守着他自己的阵地。
飞驰的人生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今年年初韩寒导演的电影《飞驰的人生》,主题自然离不开“赛车”。但这部片子让人记住的却是“小人物的大事情”。抛开作品立意、票房成绩不说,导演有了很大的进步,里面的插曲也是一大亮点。
这首《飞驰的人生》前半段有些灰暗,但在中段曲锋一转,开始变得明朗起来,颇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沧桑的嗓音,前面抒情、后边摇滚的曲风,也代表了人生的曲折。老狼还是那个老狼,时代却已经不是那个时代。
给发小儿
小柯和老狼合作的作品《给发小儿》,一开口就知道是“老江湖”。要不是知道方言,我都以为老狼第一句就开始骂人了。
闲适的调子,轻松幽默的语气,老狼和小柯的对话,就像是两个三十四十岁、而且多年未见的大老爷们碰面,心里甚是激动,但表面上还要强装镇定、甚至要耍两句嘴皮子的好笑场景。
《模样》是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的主题曲。这部纪录片的名字,感觉莫名的和老狼相配。在我们的印象中,老狼不仅是校园民谣的代表,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几十年过去,老狼的歌还是带着一股清新隽永的味道,对于一个歌手来说,这或许要被贴上一个“一成不变”的标签,但老狼不会,坚持了他大半个音乐生涯的校园民谣,已经成为他抹不去的标签,“唱着和十几年前一样的歌”对他来说,是一种坚守,是一种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