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妈妈,我可以吃零食吗”,这个妈妈的回答价值百万
日期:2019-11-17 13:01:19 作者:凯叔讲故事 来源:小楼聊心理 阅读:

“妈妈,我可以吃零食吗”,这个妈妈的回答价值百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的公众号

交一个懂点心理学朋友

  作者:颜熹

  来源:凯叔讲故事

  ()

  妈妈,我可以吃零食吗?

  前两天,有同事孩子公司上班。5岁的小男孩长得憨厚可爱嘴巴特别甜,一口一个姐姐好。

  午休时,我提出想带他去买点零食。本来还很活泼的他,开始忸怩:不,不……我不吃。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偷偷瞥妈妈。

  去吧。妈妈同意了,他高兴得拉着我的手走了。

  到了公司楼下的超市,我问他想要哪样,他都说随便,但眼睛却一直盯着那些花花绿绿的零食袋子

  最后还是我帮他选了一些。出门的时候,他突然拉住我的衣角怯怯地说:可以不告诉我妈妈吗?

  偷偷做了妈妈平时不同意的事,他怕妈妈发现,会不高兴。

  心里愧疚害怕感觉,抵消了刚才吃零食时的开心

  其实孩子的内心单纯,也很敏感,他们会特别在意大人看法

  在零食和妈妈之间摇摆,孩子心里也很纠结。

  只是,对待孩子吃零食这件小事父母真的需要如临大敌吗?

  01

  小孩子对零食到底有多热爱

  在一个综艺节目里,董洁的儿子因为妈妈偷吃了自己的零食,闹起别扭来:那可是我最爱吃的,可是你全给我吃了。

  满腹委屈的他,甚至到最后憋不住,大哭起来。

  董洁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连忙道歉:我不知道这样东西在你心目中那么重要。对不起,我不知道没有它你会那么伤心

  是啊,小孩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小到没有了心爱的零食,就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其实爱孩子很简单,就是尊重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到孩子的需求

  网友小姐家的大宝一直照书养,三岁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外面的零食。但是有一次带孩子出去玩的经历,却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那天,草地上有一些孩子在野餐,他们开心地享用棒棒糖薯片可乐……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宝偷偷溜到那几个孩子附近,然后捡起他们扔在一边的薯片袋子,倒出一些碎屑,正要往嘴里塞。

  妈妈条件反射一样地冲上前,抢下了他手里的袋子,马上命令离开

  大宝崩溃大哭,抓着她的手一顿乱咬……场面一度失控

  当时懂小姐感到胸口就像被巨石堵住一样,特别难受

  孩子天生是有好奇心的,越反对,越阻止,越是好奇经常吃不到,还会对某种零食产生特殊情结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这大概就是心理学上的匮乏感吧。

  表妹提起她小的时候,爸妈不给零花钱,不让吃零食。后来初中上了寄宿学校,她感到整个人自由了。

  她在学校从不吃食堂的饭,生活费全都用来买各种零食和饮料,整整三年。

  后来长大工作了,还喜欢囤积各种巧克力牛肉干、坚果

  宁愿零食放到发霉、过期扔掉,也受不了一丢丢零食匮乏的感受

  并且,只要有人动了她的零食,她就会焦躁不安

  为了这个心病,她甚至找过心理医生

  童年没有被满足愿望,烙在心上,长大后留下了一个似乎永远也填不满的大洞。

  喜欢吃零食,是一个小孩子再正常不过的欲望。正常的需求被压抑,引发长大后各种奇奇怪怪的行为和表现

  欲望只能疏不能堵。

  适当地满足,父母和孩子才能皆大欢喜

  02

  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零食呢?

  很多大人不能理解,为什么零食对孩子的吸引力那么大?

  表面上看是孩子爱吃零食,其实反映的是孩子的内心需求。

   

  ——「好奇心」的需求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经常有父母会开玩笑我家孩子一进超市,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什么都想要。

  面对五花八门的零食,有几个孩子能抵抗诱惑呢?

  孩子出于本能,想要摸一摸,尝一尝,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吃零食能让孩子开心,在饭菜之外,尝试不一样的,也是一种生活乐趣啊。

  ——自主意识的需求

  两三岁开始,孩子的自主意识就开始萌芽。他们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想对生活有更多的掌控权。

  我想要自己说了算。面对吃零食这件事,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希望自己来决定,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

  要求吃零食,是孩子在用行动表达他的自主意识。

  孩子说要吃,你总是不给,跟他对着干。表面上也许孩子会暂时服从,但是也有可能激烈反抗家庭冲突不断,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叛逆

  ——人际交往的需求

  昨天晚上,上小学女儿跑来找我:妈妈,可不可以给我十块钱?

  我问:「你想买什么吗?」女儿开始支支吾吾,引起了我的好奇。

  在我的追问下,女儿说出她想要的是某种网红糖。她怕我不同意,还加上一句:班上的同学都在吃。

  互相分享零食,是小朋友交往方式沟通手段

  别人有的,自己也想要。

  就像分享玩具交换各种文具用品一样,和朋友一起享用某样东西,似乎乐趣就会翻倍。

  03

  面对孩子对零食的需求,

  家长应该怎么做

  在吃零食这件事上,被父母用心对待的孩子,他们的感觉是被爱的。

  1. 严防死守,不如主动提供

  闺蜜分享了一个吃零食的策略

  每次儿子想吃零食,她就会准备好一个那种分格的小餐盘。一半装常备的健康零食,比如坚果和水果;另一半装可以偶尔尝试的,比如两颗巧克力和一块夹心饼干;如果不够再加上一瓶酸奶

  另外,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前,她也会准备一些比较健康的零食,主动让孩子带去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主动提供的方法,可以减少孩子接触外面不健康零食的机会

  如果孩子在外出时看到某样想吃的零食,大部分情况下,她都会平静地买下。

  在吃零食这件事上,她从不和孩子较劲。

  奇怪的是,慢慢地孩子也没了好奇心,哪怕家里堆了很多零食,也不会主动去吃。

  反而邻居家的小孩子,在家里吃不到零食,每次来她家都会主动说:阿姨,我可以吃这个零食吗?

  闺蜜说,一个平时对零食有满足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吃,才不会特别眼馋。

  2. 不限制吃,但会限量

  零食遭到普遍吐槽的,主要就是它的高盐、高糖、高饱和脂肪

  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孩子,零食的摄入量一定要注意控制

  有网友说,吃零食方面,他家采用的是80/20法则保证孩子日常饮食中80%的食物都是营养丰富的,然后适当给他一些不营养的食物。

  既保证了孩子健康成长,又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

  其实除了下面非常不健康的零食,只要控制好量,孩子大多都可以吃。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刚曝光的辣条,路边摊上的烤肠等等;

  还有那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

  一切没有生产日期成分说明印刷模糊包装粗糙的食品。

  ……

  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和他们商量,“很好吃吧?就吃这么多,少喝一点点”。

  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孩子,也会更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

  04

  零食能治愈的不仅仅是童年

  上周同事在分奶糖,我本来拒绝那么长胖的东西。

  但她这句话打动了我:有时候工作太累了,心里太苦了,需要点糖。

  诚然,我们大人有时候还需要零食的治愈,更何况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呢?

  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当小孩子的时候,回想一下,童年的幸福时光,是不是好多都和零食有关

  主持人李艾曾说过:

  小时候家里穷,但妈妈还每周豪气地给我买一包杏脯肉解馋。后来,40年过去了,每次回想起来,那些和妈妈一起抢零嘴的时光,都构成了我无忧无虑少年时代

  爱孩子,就是看见并尊重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满怀期待地接过你递给他的零食,小心翼翼咬了一小口:妈妈,真好吃。你看着他心满意足神情,那一刻,他好像拥有全世界

  永远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事物:这就是童年的回忆

  带着孩子去体验零食的快乐,巧克力的快乐,薯片的快乐。

  然后告诉孩子,快乐有很多种,吃零食只是其中一种。作者简介:颜熹,多平台签约作者,用阅读观影写作,陪你文艺&理性成长,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30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妈妈,我可以吃零食吗”,这个妈妈的回答价值百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