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流浪吧上的一条帖子火了:《我存了五万,准备去鹤岗买房,买个三四万的,一万买生活用品。》那个用5万块,在鹤岗买了套房的男人,告诉了所有人,有一种生活叫做远方的苟且。
33岁的楼主——李海,单身至今,父母离异,之前在当海员的时候,一个月能有八九千的工资,然而每年出海半年,休息半年,也没存下什么钱。常年混迹流浪吧的他,从浙江宁波到黑龙江鹤岗,用全部的积蓄,5万8,在鹤岗买了套77平米的房子。屋内装修虽然简陋,但是也算得上五脏俱全。一夜之间,23万流浪吧“老哥”像是找到了归属,纷纷坦露了想要迁徙鹤岗安家的念头。流浪吧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刚听到流浪这两个字,人们或许会觉得,那是群背着浑身家当,天为被地为床的狠人。也可能觉得那是群,一身便装,体验世间百味的背包客。流浪吧的老哥们,自诩为蒲公英。四海为家,随风飘扬,能到哪儿算哪儿。他们信奉自由。不被办公室里的坐班制度束缚,没有“上班打卡”,也没有“996”月薪年薪对他们来说过于遥远,日结才是王道。“三年不开张,开张躺三年”是他们的终极梦想。实在懒得折腾,“捡瓶子”和“挖宝箱”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选择。收入全靠运气,大不了就是听天由命,当个“挂逼”。每个在吧里分享自身经历的人,他们都曾有过梦想,都曾为了未来脚踏实地的去奋斗过。令人无奈的是,很多时候,努力不一定就代表着收获。世上是存在阶级和三六九等的。有的人来自农村,贫穷的出身导致他们学历和教育水平受限,走向社会以后,能够让他们选择的工作也并不尽人意。有些人在这个世上了无牵挂,甚至连正常的工作都是一种奢望。有的人创业失败,负债累累,从此一蹶不振,有着上顿没下顿,生活仿佛看不见未来。他们或许也见过上海的陆家嘴和北京的二环,那些高楼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道“龙门”,他们很多人都见过,但是却没几个能走进去。居无定所是他们的常态,高额的房价是对他们的无形劝退。所有“咸鱼”都想过翻身,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他们心里最舒服的姿势躺着。 直到李海的《鹤岗买房》出现以后,吧内的和谐景象就被打破了。那些漂泊在五湖四海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对“家”有个念想。哪有人愿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怕房东一个不高兴,只就流落街头。5万8,这个充满诱惑力的价格,像是一颗糖衣炮弹,直接就击中了吧内23万浪子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原来我也可以有个家”流浪吧内有一位外卖小哥,在看到李海的经历以后,重燃了内心的斗志,在贴吧直播送外卖攒钱买房的过程。
帖子里的每一张订单截图,都是他在梦想道路上的见证,以此激励自己不要再当个“挂逼”。吧内有许多人,被鹤岗极低的房价和消费水平所吸引。人均十块钱的伙食五块钱包天的网吧一时间,鹤岗的廉价二手房,取代了北上广的桥洞。鹤岗,成为了流浪吧老哥们的朝圣圣地,堪比天主教教徒心中的梵蒂冈,存在于现实的乌托邦。然而同样有人对此存在不同的看法。事件爆火的背后,自然会带来巨大的流量,《鹤岗买房》贴,吸引了无数吃瓜群众前来围观。有不少人看到这么低的房价,都发出质疑,认为其中肯定有猫腻,列出了无数个反对在鹤岗买房的理由。“危楼吧?等等人刚住进去,房子就塌了。”“住在这种地方,工作怎么办?能活下去吗?”的确,鹤岗房价如此低的背后,存在着各种问题,老龄化严重、人口外流、产业衰退、就业困难.....作为黑龙江省的地级市,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屏小兴安岭与伊春为邻。处于这样的地理环境,到了冬天,温度最低可达零下30℃“这么冷,肯定不适合居住。”“这种地方感觉不适合养老,室内外温差这么大,一出门脑血管不是容易爆掉?”
有人说,鹤岗事件就是一场房屋中介的炒作,流浪吧已经彻底沦为了全网最大的二手房中介交易所。鹤岗的房价每天都在稳定的上涨,相比上个月,同期增长了5%。甚至还有人盯上了吧内的“廉价劳动力”,为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提供“工作的机会”,活脱脱的人口拐卖现场。逃到鹤岗花5万块买房,不仅仅是一种面对高房价的无奈。可能在我们眼里,在鹤岗买房这件事,是对于生活压力的妥协,但是对于那些常年露宿街头的“老哥”来说。这件事就像一颗火种,重新点燃了他们心底的那份希望,或许鹤岗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这是他们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如果放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5w块甚至还不够每平米的单价,然而在鹤岗,却能有个让他们肉身栖息的归宿。鹤岗有没有诗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是那里绝对够远。— END —
合作转载,联系后台图片源自网络/近期夜行精选/成年人深夜崩溃全鉴对汽车有非分之想的人到底有多野?50岁的字母圈SM女王,是如何混入上流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