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安般兰若()
什么是温柔呢?
温柔是三寸阳光的温暖,是涓涓流水的柔软。温柔,是女子回眸一笑的风情万种,欲说还休。
温柔的女子,是最具女人味的女子。她的双眸里永远写着柔情与怜爱。
温柔的女子,既有母爱的温馨,小女人的柔媚。又有情人的温存、诗意的浪漫。无论温柔的女人身处何地,她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然而,温柔不是软弱,不是没主见。而是内心的一种笃定,自信和勇敢。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会温柔。
一个外表温柔,内心强大的女子,才是美丽的,充满魅力的女人。
内心强大的女人,是谦和的,低调的。她身上散发出的温柔气息,是历经命运搏杀的一笑而过,是笑看风云的气定神闲。
这样的温柔,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像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它像潺潺流水,以柔克刚。它像红梅傲雪,暗香如故。
圣雄甘地说:“用温柔的方式也可以震撼整个世界”。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会散发出温柔的魅力。温柔,足以抵御世间所有的坚硬。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她是温柔的,如同最美的人间四月天,灿烂明媚。
她优雅温婉,端庄大气。在民国才子佳人辈出的时代,她依然是那颗最耀眼的星,闪耀着温和而不刺眼的光辉。
梁思成宠了她一辈子,徐志摩爱了她一辈子,金岳霖等了她一辈子。
林徽因,不止是气质优雅的名媛,还是作家和诗人,亦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
她的温柔,不是小女人的柔软和妩媚。她的身上,既有诗人的文艺和浪漫,也有建筑学家的冷静和理智,还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执着和坚强。
为了实地测量古建筑,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一起登上了宁静肃穆的天坛祈年殿屋顶。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
为了考察中国古建筑,林徽因在颠沛流离中,拖着病重的身体,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研究学术,各地寻找古建筑。
为了保护北京古建筑,她曾横眉怒斥北京副市长。她大声谴责吴晗,激动地说:“你们把古董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老北京的古城旧址,早已随着文化浩劫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永远环绕在,每一个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林徽因一生做过三件大事:参与国徽设计;改造北京传统工艺品景泰蓝;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她为民族、国家作出过巨大贡献。
她是温柔体贴的妻子,是一身诗意的才女,亦是有一位有骨气的母亲。
抗战时期,12岁的儿子梁从诫曾问母亲林徽因:“如果日本人真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答道:“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原来,她一直是准备着,随时跳江殉国的。
纵观林徽因短暂的一生,美貌和才华,是她柔情。勇敢和执着,是她的铠甲。
温柔,不是一味地软弱,亦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温柔,是存在于骨子里的勇敢,是不慌不忙的坚强。
毕淑敏在《温柔就是能够对抗世间所有的坚硬》一书里面写到:水多么柔弱呀,没有形状,没有硬度,甚至连自己的形状都维持不住,放到锅碗瓢盆里,要方就方,要圆就圆。
做个温柔的女子,若春花般娇艳,如夏荷般清雅,像秋叶般静美;似冬雪般飘逸。温柔所及之处,永远是绿意葱茏,花香袅娜。
做个温柔的女子,拥有优雅的气质和宽容的胸怀,懂得理解和给予,懂得原谅和忍让。让人如沐春风,舒服自在。
温柔地对待自己,与自己和解,接纳真实的自己,因为那才是对人生最温柔的包容,对生命最慈悲的善待。
温柔地对待他人,学会包容和理解,自然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学会尊重和有爱,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很和谐。
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蒂娜刘在《越长大越温柔》里说:越长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越知道每个人都有难处,也就越不敢随随便便的瞧不起谁,以免不小心伤害了谁。 这当然不是粉饰,更不是虚伪,而是懂得了体谅和温柔,温柔的和这个世界相处。
温柔,是一种态度,亦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愿你被时光温柔以待,不辜负每一场花开,善待每一次花落,收藏每一寸清风朗月。
作者:茶诗花(),安般兰若签约作者,齐帆齐微刊签约作者,郑州市作协会员。热爱文字的小女子一枚,写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左手人间烟火,右手读书品茶。相信文字的世界里,我们终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