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有着三种品质
日期:2019-11-04 20:15:15 作者:关注? 来源:围炉夜读 阅读: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有着三种品质

  文丨悠然上周末,朋友带着孩子我家串门。

  孩子才七岁,生得乖乖巧巧,文静懂事,只是有些内向,不爱说话。

  朋友自诩育儿专家,说到教育孩子的时候,那是一肚子经验

“这学期开始,我就给她报了一个数学班,一个英语班,还有一个作文强化班。”“前段时间,我又给她报了一个钢琴课和美术课,不会点才艺,她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我这不也是为了她好么,这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是不学这些,将来怎么能成功?”

  我听了不置可否,转头看了孩子一眼。

  我问她喜不喜欢那些补习班,那孩子暗暗抗拒,但在悄悄地看了她母亲一眼后,又小心地点了点头。

  我忽然有些心疼她。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了每个家长共识,他们将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企图补习班、才艺班来打通孩子的成功之路。

  可是这样真的管用吗?

  诚然,成绩与才艺或许可以让孩子在求学阶段高人一筹,但将目光长远之后你会发现,这些远远不够

  其实,一个孩子的将来会不会有出息,这三点才是更重要的。

  好奇心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说过一句话:“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求知欲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发明创造。”

  好奇心是一切的开始。

  当孩子牙牙学语,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后,他会变成一个小话痨频繁地开始问“为什么”。

  为什么天是蓝的,草是绿的;为什么夏天会打雷,冬天会结冰……

  他们孜孜不倦探究着这个世界,在他们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奇而充满诱惑力的。

  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容易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标准答案,成绩第一,这些教育观从根本抑制了孩子的探究欲,也限制了他们的好奇心。

  众所周知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幼年成绩并不好

  比起枯燥课本,达尔文更喜欢自然,他收集贝壳,收集昆虫,收集矿物标本。他热衷于弄清楚每一株植物名称,热衷于思索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机理。

  但是这些好奇的天性,却并不为他的家人们理解,他的父亲甚至批评他:“你对正经事从不专心,只知道打猎、玩狗、逮老鼠,这样下去,你将来不仅要丢自己的脸,也要丢全家的脸。”

  为了改变这个将会为家族蒙羞的儿子,达尔文的父亲曾将他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三年之后又将他送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

  但是,达尔文对自然科学的好奇,从未停止过。

  他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不断探究、不断突破,最终,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出版了《物种起源》。从某种意义上,他改变了一个时代世界观

  然而能做到如达尔文一般始终保持好奇心的人又能有多少呢?学习重负之下,再多的好奇心,也会被消磨一干二净

  而懂事之后,我们便更专注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对其他一切漠然不见。

  我们失去的仅仅是好奇心吗?不,我们失去的,其实是创新的直觉、成功的发端。

  有耐心

  柏拉图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基础。”

  深以为然。

  前些日子侄女所在幼儿园布置了一个手工作业——让班里同学自己动手,捏一个泥人。

  侄女回家之后,就让她爸妈买好了橡皮泥,她本来就擅长手工,不管捏什么都很有灵性。这次的手工作业,几乎像是为她准备的。

  侄女信誓旦旦地说要捏一个最好看的,然后带到班里,让老师当众表扬她。

  稚气十足的话,让我们听得会心一笑。

  一开始,小侄女捏得很认真,到了晚饭的点都不愿意停下来。只是捏泥人对侄女来说显然有些复杂了,她坐在地上捏了大约一个小时后,便没什么耐心了。又过了半个小时,侄女索性扔了手里的橡皮泥。

  “不捏了,太麻烦了。”

  她放弃了,最后随便弄了一个半成品交上去。

  自然,侄女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夸奖。被老师夸的是另外一个小男孩儿,他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捏了一个他,一个妈妈,还有一个爸爸

  一家三口,一个不少。

  侄女输在了哪里?毫无疑问,输在了耐心上。

  耐心这件事,说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又何其困难。我们总在告诫孩子:读书要耐心,做事要耐心,为人处世要耐心。可是,我们却从未真正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才叫有耐心。

  耐心是什么?能不怕麻烦地完成一件事,是耐心;能锲而不舍坚持一件事,是耐心。

  耐心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又或许是后天培养的。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倘若一个孩子拥有了耐心,那么,他离成功便只剩下一半的距离

  不服输

  看过《都挺好》的观众,大多都会执拗不服输的苏明玉圈粉。这股不服输的劲,是她身上最大的闪光点

  窝囊老爸偏心老妈自私的哥哥,苏明玉的原生家庭可以说是糟糕至极。然而她骨子里有一股倔劲儿,别人越是轻视,她越是要证明自己。

母亲不给她生活费,她就自己去超市打工挣钱糊口;推销英语课失败后,她拼着一股劲向蒙总毛遂自荐遇到客户刁钻难缠,她守着办公室愣是干等到了人;

  公司遇到困难之际,她身为女子却头一个冲在前面。

  我们只羡慕苏明玉的功成名就,却不知道她成功的背后有多少艰辛磨难。倘若不是这股不服输的精神支撑着她,只怕骄傲如苏明玉,最后也只会泯然于众人

  人生在世起起伏伏,没有人会永远站在制高点。“胜败乃兵家常事”,弱者只会想着逃避,而强者,却能正视失败,反败为胜

  因为他们身有傲骨,因为他们永不服输。

  我们教育中的失败,便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觉得他们如温室花朵经历不了风雨,也承受不住失败。

  可若是一直将他们庇佑羽翼之下,他们又怎能成长

  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朝一日,我们的孩子连输也输不起。

  培养一颗不服输的心,拥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是孩子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日后在身陷泥淖,也依然敢从头再来。

  我们总在逼迫孩子追求才艺,追求成绩,哪怕孩子已经负担满满,仍然让他咬牙坚持。

  在我们看来,这是为人父母对孩子深切的爱与期待实则,这只是我们给孩子带来的沉重负担。

  适当的补习可以促进孩子的成绩,适当的才艺可以扩宽孩子的视野,但无论何时,都不要将这些当做成功的唯一路径

  因为真正的成功,绝非被补习班磨练出来的条件反射惯性思维,它看的是心性,注重的是品格

  真的的成功靠的是好奇心,它是成功的发端,引领着孩子不断探索寻找成功的突破;

  真正的成功靠的是有耐心,它是成功的基石鼓励着孩子坚持不懈,完成成功的筑基;

  真正的成功靠的是不服输,它是成功的要诀,支撑着孩子百折不挠,迈向成功的大道

  这三个品格,缺一不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有着三种品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