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里九点多,小区破旧的路灯泛发着昏黄的光,蜘蛛在昏黄的光晕下从容的织着网。寻常的花草植被和着泥土,不动声色的吐着独有的芬芳。夜如黑色幕布高挂,神秘,高远,寂寥。亮灯人家的窗口传来模糊的烟火气息,远处的车鸣声,狗吠声,将夜衬托得孤独而深邃。路灯拉长了我和嫂子的影子,让此刻我们的灵魂如此的靠近。 “茜茜,你说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像个小女生一样呢?”嫂子忽然摸着我的头温柔的问 “像个女生一样?何以见得?”我疑惑的看着她。这几年,自以为成长了许多,凡事会体谅和照顾他人,懂得谦让和包容,有了分寸和界限,看透了人情世故,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尽管独处时,内心依旧住着个小孩,但无论我的内心怎样,行为上绝对有点大人之风了。当嫂子这句话一出口,我下意识检讨是不是这国庆假期间,有做得不妥,安排不周的地方?嫂子很快打消了我的疑惑。 “没有安全感。今天我还在和你哥说:怎么茜茜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一样没有安全感?你哥说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漂泊所致。” “嗯。。。”我若有所思的看着嫂子,继而将目光投向远处黑暗的延伸处,片刻,才将目光收回来重新停留在她的脸上,脑子里思索着是笑而不语,还是吐露真实的心声不知从何时起,吐露心声变成了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嫂子清澈真挚的目光鼓励了我,让我想起与她无话不说的那些年。 “你知道吗?从小,我就没有家的感觉,也没有故乡。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没有故乡,没有家。”话一出口,忧伤如水,淹没这寂寥的夜。 嫂子看了我半秒钟,柔柔的说:“我原来也是,你知道我很小就离开我妈出去求学。。。直到遇见你哥,我有了家,有了故乡。你哥在哪,我的家和故乡就在哪。” 她的双眸亮晶晶的,声音柔而笃定。我内心的感动无以复加。笑而不语,我是多么羡慕她。羡慕她有生之年遇见让她找到家的男人,羡慕她的爱情,这么多年过去依旧彼此深爱,依旧如此值得。初次与小嫂子交集,是2004年的冬天。我在北京给在哈尔滨的小哥打电话,是一个娃娃音的女生接的。后来,我知道了她是小哥的女朋友。某天,我对小哥说:“你早点结婚呗!趁热恋把嫂子给骗过来。要不然以后可买不起房子哦!” 内敛的小哥掩饰不住骄傲得意的说:“没关系。她说了,就算捡垃圾,也要跟着我。” 如此这般,我还说啥呢?2
2005年,十月,家住佳木斯以北的小嫂子从冰天雪地的大东北跟着小哥来到了四季如春的广州。那年春节,见到了传说中的小嫂子。黑长直的头发,高挑身材,大眼睛,娃娃音,笑靥如花,温柔如水。是会让小哥一见倾心的那一类型。坐个凳子,两人都要挤一张,好得像个连体婴。 又一年的十一,我从北京回来。老妈在和小哥商量买家具的事情。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小哥有了自己的房子,并装修完毕,他们这次是趁假期回来买家具的。 第二天,我随哥嫂去了开发区的新房子。打开门,房子大而敞亮,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明媚温馨。我兴奋的在房子里转了一圈,四室两厅两卫,大大的客厅,宽宽的阳台,长长的走廊,阳光透过防盗网洒在玄关柜上,彩色地砖上,电视背景墙上。。。氤氲出淡淡的光晕,是那么美好绚烂。我们三人对着秋日阳光,开心的用小铲子铲着地板上残留的装修印记,将每个房间打扫干净。整个假期陪着他们选家具,选窗帘,选电器。一件一件的东西搬进来,在我还不懂得房子的重要和意义时,哥嫂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没多久,妈妈就搬了进去,我从北京回来就随父母住在这套房子里。我天真的以为这也是我的家,细心的添置着装饰品,挂画。许多年后,我才明白,那是哥嫂的家,我只是个客人。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两人在相伴的第七个年头,房子装修好的第二年,进入了婚姻,并继续奋斗在深圳。小嫂子是个有追求的人,扎根深圳,是她理想的生活。小哥虽无数次想回三线城市,但他爱人的理想在深圳,他的理想也就在深圳。默默支持陪伴是他爱她的方式。 从情侣到伴侣,从两个人到三个人,从无产阶级到有产阶级,从奋斗在深圳到定居在深圳,他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掐指一算,两人已经携手走过了十七年。在今年,更由三个人变成了四个人,儿女双全。尽管还未达到理想中的大富大贵,但也足够美满和谐。这么多年,小哥始终没有改变的是:“小嫂子说什么是什么。每次独自回来,都会绞尽脑汁给嫂子带好吃的和礼物。他说这是嫂子要求的。将老婆的要求十几年不变的放在心中并加以执行,多么难能可贵!听老婆的话会发财,小哥用实践证实了这一理论。3
这两年,我常常思考:“婚姻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钱我能赚,娃我能生能养,梦想我能追,理想能自我实现,所有我需要的都能自供自足,我们要找一个男人结婚的理由是什么?” 在这个略显忧伤的的初秋夜晚,嫂子这番话似乎令我懂得了什么。社会逼迫我们女性全方位扛打,但这并非女性所愿,无论我们多铿锵,内心的软弱,孤寂,无助,迷茫,仍时刻存在于我们的心房。走过的困难,挫折,艰辛,苦楚,越多,我们内心其实越渴望有一个可停靠,可休憩的港湾。单身和结婚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前者只有自己。后者有个人有时挡在身前,有时站在背后。让她们面对生活的万重难时,心灵和精神有依托,有慰藉。 无所依托的忧伤,在这个周末的可儿身上,有了深切的感触。可儿是个新时代独立自主的高知女性。她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奋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喝咖啡,一个人听音乐会,一个人回家。。。她自己买包,买衣,买首饰,买一切喜欢的东西。。。许多人都羡慕她的高颜值,随性自由。没有人看到她背后的眼泪,孤寂,不易。 那天,许久不见的我们相约在咖啡馆,她一定要带我看看她每天工作学习的地方。领着我走到摆满精美点心的展示柜前,兴奋的说:“这里好多小吃,你看你喜欢吃什么,点!” 那样子像个豪气的大款,又像个愿意为喜欢的姑娘一掷千金的热血青年。我不禁莞尔。挺好,虽然一个人,但至少买得起,也请得起精美昂贵的点心。4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透过大大的落地窗,城市的妖娆妩媚尽收眼底。可儿优雅的搅动着咖啡,向我低声诉说心中的忧伤。她是家里的长女,最近家人被欺负,尽管父亲不想她参与进来,但作为长女,这责任当仁不让。她四处求人,四处碰壁,那些以为的朋友个个跟她打起了太极。关键时刻,才发现身边空无一人。但她是个韧劲十足的女子,只要她想做的事情想尽办法,吃尽苦头也要做到。不停的打了二三十通电话,事情终于得到了有效阻止。 她说:“你知道吗?这个社会不是你有理,你正义,你就能保全自己的利益。你得强大,唯有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说这话时,即使强烈克制,她还是红了眼眶。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还是感到很心酸。”我轻声总结 她点点头,又仰了仰头,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 “欲达其峰,必忍其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别哭,王冠会下来!”我想起这两句话,在这个时候。 我想抱抱她,因为对面坐,我只能伸手用力握了握她的手。我想这是我安慰她最体面的方式,是她需要的方式。不刻意,不煽情,虽淡然,却有力。我懂她,因为我们是同类。面对命运的不公,生活的难,我们选择自强自立,我们相信世上没捷径,如果有,那就是脚踏实地。我们相信所有的礼物暗中都标好了价格,所以我们选择自给自足,就算接受了礼物,也会礼尚往来,我们相信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清楚社会的阴暗面,但依旧热爱生活,依旧坚守真善美,我们相信只要自己不倒,没人可以将我们打趴。5
音乐流淌,这间咖啡馆的气质很符合我的审美,原木色桌椅,搭配华丽的水晶灯,仿古的文化墙镶嶔着木质的书架,上面摆放着一排排质地优良,颜色缤纷的书籍,构建出令人舒适的冲突美。从洗手间出来,经过一排座椅,扑鼻而来一阵烟味。我微蹙眉头看了看,右手边一个青年才俊模样的男子正开着笔记本,手里夹着一支燃烧正旺的香烟。我想了半秒,从容的走过去,用手指叩响了他的桌角,不客气的说: “能不在这里抽烟么?” 男子抬头不解的看着我,无辜的问:“二楼不是抽烟区么?一楼是无烟区呀!”我扫了眼周围,这才看到每张桌上都放了一个长方形的木制烟灰缸。三条黑线从脑门划下,碉堡了。 “不好意思,您继续。”我藏起尴尬,假装潇洒的微微一笑,步伐稳健的回了自己的位置。当我坐下,男子还在看着我。他大概觉得碰到了一个女精神病患者。可儿好奇的问起,得知情况后,她乐了。乐吧,反正我脸皮厚。当我喝了一口咖啡后,发现可儿还在怔怔的望着男子的方向。 “想抽烟?”我试探着问 “没带。” “我帮你去讨一支来。” “别,不好意思。” “想抽,我就给你拿。” “他在打电话。” “有纸和笔么?” “你要干嘛?” “拿来。” 我拿着本子走到男子桌边,对着正打电话的他指了指本子上的一行字:“先生,给我一支烟可以吗?”男子看了,立马坐直身子,将桌上的一盒烟连着打火机递给了我。我走回来,将烟和火机递给可儿。然后淡然的看着她吞云吐雾。虽然我不抽烟,但我接受我的女性朋友抽烟,只要她需要,我OK,要求:姿势要美,别装腔作势,别矫情,别抽烟成瘾,别抽成一口大黄牙,别满嘴烟味。在许多直男眼里,抽烟的女性风尘,随便。其实,她们只是寂寞,只是太多心事无处说。她们抽烟的动机和男人抽烟的动机大致相同。女人需要和男人结婚才能搭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找到存在感,归属感。遗憾的是:这个世界最懂女人的是女人。我们相互懂得,却无法从灵魂深处相互慰藉。我们真正需要的大多不曾真正了解过我们,所以我们笑着悲伤,渴望陪伴却选择孤单。6
夜越来越深,城市慢慢褪下喧嚣的外衣,悄悄换上孤独的睡衣。窗外,霓虹依旧闪烁,少了张扬,多了几分柔和。街头,夜归人风尘仆仆,脚步匆匆。朋友来接,我们起身离开。以为她的家就在旁边,没想开车驶过了好几条街。看着她的背影走远,消失在黑夜的尽头,我的心头涌上无尽的柔软。默默的对自己说:“以后要对她更好一点呢。” 她发来信息说:“好羡慕你有人接。” 我说:“因为夜太深,我不能独自在外晃荡,害怕独自回校,只好麻烦一下朋友。” 她说:“我都是一个人在这样深的夜晚独自回家。” 谁又不是呢?朋友不会天天有空,你也不会好意思总是麻烦,不愿将就的我们总要学会独自抵抗孤独寒凉。 她有一个梦想,希望尽快找到良人嫁了,组建一个小家,给自己和父母一个交代,可是一年一年过去,她依旧一个人在城市里挣扎。 上帝总会遗忘一些事情,比如给那些美丽的人儿,一个伴侣,一个家。 好在可儿有父母的家,有故乡。7
从前,人类活着的最大使命是繁衍后代,为了后代更好的生存下去,必须组建一个家庭。 现在,世界多元化,不婚族,丁克族。。。品类多样化。人类结婚的目的不再受制于繁衍。许多人离开家,选择流浪,寻找那精神渴求的远方。寻寻觅觅,跌跌撞撞,不过是为了求得一个既能保障温饱,又能安得下灵魂,装得下思想的精神家园。 家,不是一套房子,家是一个人。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寄托全部感情,一个可以与我们精神契合,灵魂对话,懂我们的苦,明我们的累,了我们的心,为我们遮风挡雨,与我们生死与共的那个人。 多难! 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有爱的地方。故乡,让我们的生命有来处,有归途。 嫂子因为遇见了对的人,有了家,有了故乡。她无疑是少数部分的幸运儿。 但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的人,没有家,没有故乡。每当夜幕降临,就着城市的万家灯火,出神的眺望着远方。8
心若没有方向,到哪都是流浪。 情若无所依,内心总是慌张。一个不合适的伴侣,即使结婚也找不到家的感觉,更别谈故乡。一个合适的伴侣才是心的归宿,才能搭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也许,最后我们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乡,也许,我们一辈子都将流浪。 生命是一场一场的迎来送往,抓紧的,丢失的,拥有的,未得的。。。看淡。能幸福,更好,不能,也莫强求。 得不到,就放下。 人生漫漫,何曾有坦途?唯有看淡,才能自我救赎。THE END
好消息!小北的最新长篇小说《苏小沫,你休想逃!》在起点中文网开书啦!如果你看过小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穿越围城的爱恋》并喜欢的话一定会喜欢且更喜欢这一本《苏小沫,你休想逃!》下载起点读书app,搜索书名,加入书架,每晚更新时,你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了!我,等着你来,不见不散!作者简介:深小北,情感作家,起点签约作家,情感咨询师,高级心理咨询师,著有情感散文数千篇,被众多百万大号转载,著有长篇小说《穿越围城的爱恋》《苏小沫,你休想逃!》。不矫情,不煽情,理性,客观,用文字抒写生活,引发人的思考和共鸣!公众号:小北情感说()欢迎关注!温馨提示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在右下角点“在看”哦!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猜你想读 余生,与有趣的人一起生活!女人拜金,就如男人拜色好的离婚,胜过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