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犹如此,人何以堪?
文 | 雾满拦江
(01)
古人云:卦位六十四,绝智五十二。
第五十二卦,是艮卦。
艮的意思,是山,是止步,是汪汪叫的狗子——是君子思不出其位。
如果该停你不停,非要跑出去哇啦啦说上一通,那你的智力,就会迅速飙降为一条狗子啦。
而且还是那种被淘汰的狗。
(02)
知乎上有个大V,叫TATSU,他是位经过科班训练的画家,喜欢推理和狗。
他家曾养过一条狗,是条惨遭淘汰的警犬。
挺肥的一条狗,咋被淘汰了呢?
因为这条狗子,智力不是太靠谱。此狗的智力上限,恰是正常狗子的智力下限。主人就是教它一个坐下的动作,费了牛劲,这狗也弄不懂你啥意思。
虽然智力有缺陷,但此狗的战斗力爆表,多粗的铁链子也拴不住它。无论是天空飞过的鸟,远处蹦跳的猫,还是偶尔路过的人,此狗都愤怒到骨头里,疯狂的吠叫,不咬你不舒服。
因为智力不足,此狗弄不清楚自己家的势力范围。它果断的认为,这粒地球都是它的家,任何出现在本星球的动物或人物,都应该狠狠咬之,不客气那种。
有天家里来了客人,说过事儿之后人家都走了,可是狗子不干。狗子认为自己被拴着,没有咬到客人,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儿。结果这条愤怒的狗,用力挣脱了铁锁链,狂追了出去。那倒霉客人都走出了几条街,最终还是被狗狗撵上了。幸亏家里人冲出来,拼死拉住这条狗,被此狗拖了一个跟头又一个跟头。
只要别让它咬到人,拖几个跟头都认了。
自己家养的,怪谁。
再也没有比这条狗,更热爱大自然的了。它多么想获得自由,于热闹的长街上,快乐狂咬每一个路过的人。
所以这条狗,终于失去了自由。
可这是为啥呢?
为什么?
(03)
因为它的心智能量,没有用来提升智力,必然是用在提升攻击力上。
第二:举凡智力低下者,必然弄不清自己的权利边界。
能弄清楚权利边界,这是极高明的认知。所谓智力低下,低就低在这里。
第三:智力低下,攻击力强,又弄不清自己的认知边界,当这三者聚合,就意味着当事狗的自由丧失。
智力低下是因,强攻击力与逾出边界是表现,而最终丧失自由,是果。
狗犹如此,人何以堪?
(04)
突然讲起周易的艮卦,讲起知乎中的那条狗,是因为有位盆友,给我发了这么个怪东西:
这是个什么鬼?
这个东西,其实也不能说有多怪。就是一百多年前,大家都讨论明白的事情,又被翻出了妖蛾子。
你说这个问题怪,但这事儿确是一些家长的困扰。试想一位妈妈,正在带宝宝亲子阅读:宝宝乖,咱们现在打开这本书……哎呀妈,插画中的妹子,咋都没穿衣服呢?现在的经济环境,真有这么萧条吗?
接下来妈妈脸颊红热,手心冒汗,两脚酥软,自己羞到不要不要的,更不知道如何跟宝宝解释了。
真的,你说这可该咋整?
(05)
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是如何看待或解释艺术。
第二是道德的边界在哪儿。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坦白讲,公众堪称是艺术盲,真的有些搞不懂,你说那些手拿画笔的大哥,那么多穿衣服的你不理,偏挑个找不到衣服的画。你的胃口就不能正常点吗?
所以才会有人,愤怒的质疑裸体艺术:
看看这位愤怒宝宝的质疑:不管西方如何推崇裸体画,但特么这是中国,能不能学点好的?
这个留言,认知逻辑如下:
——穿上衣服让人画,就是好的。
——找不到衣服在哪儿,先画起来再说,这是不好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穿上衣服就是好,脱了衣服就不好——别说在马路上,咱们就说在艺术画室——那么按此逻辑,决定我好或是不好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的衣服,对不?
我一个人大活人,活了一辈子,在艺术画室里是好是坏,竟然不取决于我,而是衣服说了算。衣服这么有本事,它咋就没创造出鲜活的文明,最终文明是人类创造的,就连决定人好或是不好的衣服,都是人类生产的呢?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
裸体画,就是给说这话的大哥画的——目的是让他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从表象的迷惑中走出来,复归认知的本质。
(06)
人生一世,要活个明白。
不能跟知乎里那条狗一样,汪汪汪,汪汪汪,活在稀哩糊涂之中。卖力咬了半天,却遭人往死里打。又或是被人用粗大的铁链拴起来,从此失去自由。
可为什么,会有人活在错误之中呢?
《周易》说得好,君子思不出其位,你老是跑到自己的认知以外指手划脚,那就不再是君子,而是成了狗子。
古来智者,都要苦口婆心,教导我们要走出错误的认知,回归本质。这样才不会费大力气咬了人,却因为咬错而被拴起来。
可什么样的认知,是错误的呢?
——凡是基于表象的,说不到点子的,纵然不是错误,也不能说正确。
(07)
基于表象的认知,一定是错乱的。
正如前面那位认为裸体画不是好的的评论者,他的话毫无依据,禁不起逻辑的推敲,就是因为他迷陷于错乱的表象。
《教父》书中说: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命运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不一样,当然是看透事物本质的人,活到舒爽熨爆。迷失于错乱表象的人,活得苦痛不堪。
所以古来无数智慧经典,都在重复一句话:回到本质,回到本质,大哥我求求你回到本质好咯?
看这个:
这幅画,叫穿着衣服的妹子——着衣的玛哈。
西班牙大画家戈雅,在1798年画的。
你一听这个名字,就会明白了,他肯定还画了一幅:……找不到衣服的妹子——裸体的玛哈。
后面这幅,咱们就不上图了。只有你自己花费精力在网上搜索了,才会对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智慧,有点小小的心理触动。
这就是艺术!
智者唠唠叨叨几千年,不如艺术家现场表演,让你一下子懂得了什么叫表象,什么叫本质。再美的衣服,也只不过是表象。唯有鲜活的人体,才是我们认知的本原。
人类用以表达智慧的方式有无数种,有艺术,有技术,有文字——每一种,我们都要用心赏读。
(08)
对善与美的认知不足,这是常态。不懂还要乱说,那你的脖子上,就有可能被人加上条牢固的锁链。
(09)
最后一个问题:道德的边界在哪儿?
——道德是用来律已的。
——最起码的道德是:不在自己不懂的领域,以道德的名义妄加评判。
不要跟那条狗狗一样,逸出自己的边界乱咬一气。如果一个人认知过低,那么他会在一切领域中寻找道德。如果他学文学,就会质疑数学的1和0充满了色情的暗示。如果他学物理,又会指责化学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分明是氧原子劈腿……这个世界最怕跑到别人地盘上乱咬一气的狗子,而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避免跑错地盘咬错人。
表面是艺术。
本质是智慧。
(10)
第二敬畏高认知的人,跟高认知抬杠,只会暴露出自己的蠢萌无极限。
第三是对古来智慧,充满了敬畏。失去这个敬畏之心,就会贻笑方家。
最大的智慧,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认知边界以内的事儿,谨慎的说,认知边界以外的事,保持谦恭的学习态度。否则的话,我们的智力水准,就会回落到比正常狗子还不如的状态。你听着这人叫得凶,咬得狠,可谁都知道他已经可怜到了无以复加。他将一生行走在错误之中,挖地三尺去寻找道德。他活得苦,活得累,活在愤懑与怒气之中,而这个世界,其规律一如即往,永远是本质裹胁着迷乱的表象,他只能拼命的抓住表象不放,付出一生的力气,也因为触及不到本质而不被认可。这正是我们要努力避免的人生啊,我们终究是人,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将狗甩出一大截。怕就怕我们迷陷于恐惧之中,放弃思考,放弃对自我认知的提升,终让我们过剩的心理能量,转化为势无可当的攻击力,这时候,自由于我们而言,就成为一个奢侈的梦想。这就是我们从艺术中学来的,此前无数人从艺术中获益,我们,也不要让自己成为例外,好咯?
雾 曰
富兰克林说:拼命是20岁之前的事儿。
过了20岁,就不该拼命了。
——20岁拼命,30岁拼运,40岁,就该拼德性啦。
去年今日
《穷看命,富看运,福泽看德性》
文末福利
打赏中奖即赠
《曹操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