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经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私信,在这些私信当中,有一个关键词频繁出现,它就是「书单」。
因为之前我推荐书籍,都是一本一本推荐的,很少做书单式的整理,一来是自己特别忙,每天除了不断输入之外,还得写文章和维护好粉丝;二来怕自己整理地不全,粉丝看了,会给我差评hhhhhh。
乘着国庆长假来临之际,曾哥在自己看过的书籍中,挑选出最最最最重要,对我产生极大影响的8本,分享给大家,放长假的时候,大家如果没有出去玩的话,可以看我推荐的这几本书。
好啦,我们发车吧。
1,红楼梦
熟悉我的读者朋友都知道,这本书是我逢人就推荐的,之所以会如此强烈地推荐,是因为通过这本书,我读懂了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还活着,无论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都需要和别人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不知道点人情世故,就注定会吃大亏。
《红楼梦》中最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物,很多人都会说是王熙凤,但在我看来,刘姥姥的情商和察言观色的能力,和王熙凤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当刘姥姥一家穷到没有任何钱,可以过年的时候,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动承担起责任,拉下老脸,带着孙子一起去贾府拉关系借钱。
当刘姥姥第二次到贾府的时候,贾母特意留下她在贾府住了几天,在贾府住的时间里,她察言观色,处处讨贾母和王熙凤的欢心。
在我心智还没有成熟之前,每次看到刘姥姥为了一点点钱,就在贾府面前点头哈腰,觉得十分羞耻。
后来啊,随着自己经历越来越多的事情,我越来越发现,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能够一帆风顺,永远都能站在山顶上。
一旦自己跌落谷底,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会察言观舌,学会向周围的人求助,并且,在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一定要学会感恩,在别人有同样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帮助。
在这一点上,刘姥姥是极为成功的,她在某种程度上,教会我如何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
2,史记
常常听人说,读史可以让人明智,但我们却一直忘记去追问,从小到大,我们确实读了好多年的历史,为什么感觉智慧并没有得到什么长进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我越是仔细思考,越是发现,我们之前读历史的方法,是极为错误的。因为每次我们都是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去审视过去的人物,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正是因为站在现在的角度出发,所以,我们常常会犯「后见之明」,也就是事后诸葛亮。
正确读历史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代入进历史的情境之中,想一想,如果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在面对各种选择的时候,自己到底会选哪一个,以及为什么会这么选。
把自己代入进历史情境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同理心,也可以培养自己区分利弊的能力。如果你能够在读历史的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你一定会发现更大的世界。3,这才是心理学
每次当别人听到我对心理学比较熟悉,他们就会用非常诡异的眼神看着我,然后问我:
既然你的心理学这么牛逼,那你猜猜我现在正在想些什么......
啊啊啊啊,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每一个结论,都需要经过非常严谨的科学实验,尤其是双盲测试,才能不断逼近真理。
学了心理学,并不意味着我知道你正在想什么。
因为人是极为复杂的,即使我说出你此时此刻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只要这些想法,和你旧有的想法发生抵触,你一定会否认它们的,所以,无论我怎么说,都是徒劳,因为不可验证啊。
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是一定要去看的,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之前关于心理学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假的。
只有建立起关于心理学正确的认知,你才不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追逐各种星座学说之上,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时间和精力,就是金钱啊!
这本书之所以放图片,是因为它已经不再出版,想要购买,只能依靠万能的淘宝了。
我为什么会如此强烈推荐这本书呢?因为通过这本书,我才幡然醒悟,一个人想要彻底改变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自律的人,一定不能通过「第一序改变」,而是要依靠「第二序改变」。
当你是因为别人都在读书,或者父母、伴侣不断要求你上进,多去读书,才很勉强地去读的时候,即使你已经改变了,这种改变,充其量,也只能是「第一序改变」,因为读书是一件不得不的事情,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真正且能持续的改变,一定是来自于自己想要,也就是自己内心的驱动力量。
也就是说,读书只有在自己真正喜欢,且自己能享受其中的过程,读书才能持续下去。
很多人经常和我抱怨,明明读书和跑步,才是自己最应该去做的事情,可自己就是不能自律,总是败给了抖音和王者荣耀,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一事无成,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别人都在努力,一时间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也跟着去努力。
但这种努力,一定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它是第一序改变。
我发现,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在一些影视剧错误的引导之下,对于两性关系,有着非常错误的认识。
一些影视剧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女性用户的需求,刻意给她们制造亲密关系的假象,这些假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两个人只要在一起了,从此以后,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衡量另一半是否爱自己,就要不断考验对方,给对方施加各种压力;
......
这些对于亲密关系的认知,都是非常错误的。
之所以说它们是错误的,是因为爱是有条件的,我们往往会爱上和我们经济条件、性格相似的人;两个人即使确立了关系,后面还有无数的矛盾需要进行处理;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当你在考验一个人的时候,无论出现什么结果,你都要选择接受。
我一直相信,人只有建立起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正确的认知,他才不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陷入偏执和疯狂。
这本书,会教你如何去爱一个人。
不瞒大家说,我之所以选择自媒体这条道路,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
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以下的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可测量性,也就是说,你选择的职业,是不是通过较为简单的方法,就能得出你获得了那些成就;
第二个是可放大性,也就是说,你选择的职业,是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时间的不断累积,可以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我所付出的努力,可以通过粉丝数,以及阅读量得到精确的观测;我不断经营这个公众号,在粉丝的转发帮助下,我的影响力,可以不断扩大。
相信你看完这本书之后,对于将来想要走什么道路,一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博弈论。
很多人经常问我,应该怎么样处理和舍友,或者是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其实,如果你有仔细看这本书的话,你就会知道,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博弈。
你太善良,就很有可能会被人欺负;你表现地很凶狠,就会把友情、爱情给拒之门外,最好的一种处理方法,就是「一报还一报」。
我以处理舍友关系来举个栗子:
对待舍友,首先要以礼相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认定对方的心态是健康的,对自己没有敌意;但如果,对方对你的善意,不加以回应,反而恶脸相向的话,那你就也要采取恶脸相向,也就是一报还一报。
只有采取一报还一报,你的人格,才不至于沦为讨好型,这样,别人才会知道,原来你也不是软柿子,才不会挑你来捏。
写到这里,已经快接近3000个字,上面推荐的7本书,如果你长期关注我的话,你会发现,有几本都是我反复推荐过的,有些还专门写了书评。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会花一个晚上的时间,把之前推荐过的,再重新推荐过一遍呢?
因为每一本好书,里面蕴藏的认知,如果你不一而再,再而三去翻阅它,重复它,实践它的话,你和它,就完全没有任何联系。
这也是很多人抱怨自己看了很多书,却依旧毫无所获,毫无改变的原因之一。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去读这本几本书,并且反复去实践它,浇灌它。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对你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本书,曾哥的文章,需要大家的补充。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站最硬核的3门公开课
年纪轻轻就在B站有百万粉丝
开启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