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来源 | 诗词世界()1987年,一场红楼绮梦来到荧屏前,走进千家万户,书写了一场凄美的《红楼梦》。从此,《红楼梦》火遍大江南北,耗时3年、前后投资680万,走遍全国10省41个地区219个景点,无论是角色塑造,还是造型、服饰、音乐,《红楼梦》都称得上是一座高峰。9月6日,在北京奥林匹克音乐季上,《红楼梦古典之夜》再次唱响那一首首红楼梦曲,让人梦回红楼。凄婉悲伤的片首音乐,如今已经成为《红楼梦》音乐的“标配”,网友说:只要一响起这个音乐,感觉《红楼梦》就在眼前。铸就整个红楼梦曲灵魂的人,叫王立平。作为一个词曲作家,为《红楼梦》谱曲,王立平形容为:壮着胆子,干了一件胆大妄为的事。图片来源:中国文艺网在翻阅了所有版本的《红楼梦》之后,王立平确定了音乐基调——“满腔惆怅,无限感慨”。历时四年,耗尽心力的王立平,为《红楼梦》谱写了13首歌曲,其中,仅《葬花吟》就写了一年零九个月。王立平说:写红楼曲写得气断神伤曲子写出来了,谁来演唱呢?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立平在电视上偶然听到一个圆润的女高音倏忽而过,王立平凭着音乐家敏锐的听觉,“挖”出了这从未谋面的歌手。王立平挥泪而写,陈力和泪而唱。曹雪芹笔下一首首诗词变成哀婉动听的歌,飞上了荧屏。陈力在《经典咏流传》上,再唱《枉凝眉》重视技巧,又不露痕迹;从内容出发,不表现演员自己。这样的演唱,成就了陈力的特色,也是电视剧《红楼梦》歌曲的演唱特色——古典美:典雅、清丽、端庄、质朴;悲剧美:缠绵、哀婉、凄切、情真。《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这13首歌曲,与剧情、人物神合,每一首作品,都饱含王立平的心血,《红楼梦》曲一响,人们犹入红楼。《红楼梦序曲》《红楼梦序曲》以古筝开篇,用一段幽怨、婉转的女声独唱,表达了一段催人泪下的嗟叹情感,其后用弦乐的变调引出红楼梦的主旋律,听《序曲》无人不落泪,即使事隔30年,依然有人为此曲落泪。《引子》则秉承《序曲》的基调,注重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演绎了金陵十二钗的哀怨之声。《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枉凝眉》的主题是宝黛悲剧爱情,其曲调极为哀怨,有动人魂魄之感。《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王立平说:《好了歌》是曹雪芹感叹人生很重要的一首诗。录磁带时领导坚持要将《好了歌》选入,但当时没有配器也没演唱,都到录音棚了,那我唱吧,乐器伴奏怎么办呢,一个三弦一个板儿。我自己打着板儿,唱了两段。多年后,有人问王立平,《好了歌》谁唱的,王立平说:我说不认识(笑),过了很多年都没人知道是谁唱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眼闭了,眼闭了《葬花吟》是王立平写得最苦的一首,耗时一年零九个月。从不理解黛玉,再到从《葬花吟》中体悟到黛玉的神伤后,王立平灵感来了,谱曲时,泪流满面。陈力也最爱唱《葬花吟》,她唱得轻而不飘,愁肠百转,黛玉寄人篱下的辛酸尽在其间。《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晴雯是曹雪芹倾注了真情笔墨的人物,她风流灵巧,命运却令人叹息。《晴雯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空...牵...念...《聪明累》是王熙凤的曲子,此曲开始热闹喜悦,一如王熙凤的风光无限,下半段转到无奈悲叹,一如王熙凤先荣后悲的命运。《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终难定。探春远嫁是一出浓墨重彩的悲剧,远嫁异乡,亲情抛闪,骨肉亲人,从此天各一方。这首《分骨肉》哀恸悲戚,如针扎在心口,痛入心肉。结尾中“奴去也”的“去”字音域跳度大,陈力索性不用颤音,把声音放开。演唱难度加大了,同时收到“嚎啕挥泪,令人断肠”的效果。《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宝玉挨打,还惦记黛玉,让丫头送去两条旧帕子,黛玉感动于宝玉对自己的一片真情,而提笔写下三首七绝。“眼空蓄泪泪空垂”的“垂”字,陈力把几个硬弯转得顿挫生情,唱出幽咽抽泣的感伤和拂去又来的愁怀。《题帕三绝》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有人说,听此曲,似乎就看到黛玉在窗前静坐写诗的情景,整首歌曲充满了凄凉、落寞的心酸。《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贾赦将贾迎春许嫁了孙绍祖,并将她接出大观园去。贾宝玉十分惆怅,天天到贾迎春住过的紫菱洲一带徘徊,只见“轩窗寂寞,屏帐翛然”,“那岸上的蓼花苇叶,也都觉摇摇落落”,情不自禁吟此一歌。大观园昔日盛景,昔日人儿不在,徒留一声叹息。《紫菱洲歌》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香菱是《红楼梦》中最惹人生怜的女子,她可爱灵巧,命运却令人叹息。曲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悲愤之情。《叹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陈力版的红豆曲,字字血泪,令人不忍卒听。曲中融入了民间小调的元素,与后期宝玉流浪街头的落魄配合得很恰切,听起来有断肠之感。《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
捱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绿水悠悠,绿水悠悠
距今,《红楼梦》诞生已有近300年,87版《红楼梦》电视剧首播也有32年了,时光流转之下,《红楼梦》依然历久弥新。在时光之中,人人都在谱写着自己的红尘一梦。冥冥中似乎天注定,王立平写完《红楼梦》曲后感慨:我再也不能了。而这亦是陈力的绝唱,之后因为人生变故,她不再从事歌唱事业。一曲红楼成绝响,回首浮生,多是梦中人。值得读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笨鸟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