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10篇
日期:2019-09-10 23: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10篇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是一本由华斯比 选编 / 鸡丁 / 段一 / 林斯谚 / 谢柯盼 / 言著作,长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插图本)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一):題材很豐富的無犯罪推理小說集

  我個人非常喜歡日常之謎類型的推理小說,而國內這種類型的作品相對來說還比較少,所以這次能讀到一部完全由日常之謎組成的超高質量的國產短篇合集真的覺得很愉快很驚喜。不得不說主編華斯比挑選作品真的非常用心,我真心覺得很滿意!!!這部作品雖然完全沒有血腥的謀殺跟暴力的犯罪,但閱讀過程一樣充滿了解謎的樂趣,至於題材方面也非常的豐富,除了日常迷題經常會用到的著眼於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反常行為做出推理的模式之外,還融入密室、暗號、安樂椅偵探、心理盲區、線索誤導等等許多常用的推理模式,讓日常之謎呈現更多元化的發展。這部作品讓我感覺到國產日常推理小說在一步一步的追趕上日本,真的感到很欣慰!!!

  本來打算閱讀完後要在其中選出一篇自己最喜歡的作品的,但是隨著一個故事一個故事閱讀過來,每篇都覺得很有意思,絲毫沒有乏味的感覺,而且我特別偏愛的溫情係故事竟然有好幾篇,每篇都特別暖心,實在是讓我難以取捨呀!!!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二):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精彩日常之谜推理选集

  非常精彩的供孩子阅读的日常之谜推理小说,这个选集中之前就看过林斯谚及谢柯盼的两篇。 《彼岸的心》以密室构建了一个非常温馨的故事,充满了孩子在失去母亲后,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对既当父亲又当母亲的父亲之爱;《国王游戏》虽然写的是破解密码及巨额遗产的故事,其实是写了三个儿子老父亲之间的亲情故事,而三个儿子儿子直到父亲死去都不知道其业余的爱好,可知这位父亲内心有多么的苦闷;《圣诞夜奇迹》是密室+圣诞老人礼物传说,洋溢着一个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山狐》是安乐神探破解民间山妖及狐仙的故事,充满了幻想童真;《远岛方舟》写的是心理盲点、不可能消失及孤岛上的师生情(估计主角男主比较失望吧) 《猫咪之夜的谜团作者文笔不错,就是案子动机让我无语,跟其他几篇有点格格不入;《爱语天机》为密码推理,写的是千年前的男女主角坚贞爱情,还跟祖冲之圆周率有密切关系; 《寻狗事务所》安乐椅神探模式+心理盲区动物“犯罪”小说; 《亚斯伯格的双鱼》叙述诡计谜团+为给孩子治愈自闭症的亲情故事;《弄脏衣服的人》体育室不可能消失+为什么弄脏衣服之谜+孙子奶奶之间的亲情的感人故事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三):《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让读者可以了解推理文学优秀选集

  很高兴此时此刻能读完这样一本书,华斯比老师选编的这本《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能够问世,华佬功不可没。在出版环境日益严酷时刻,能有这样一本推理小说集被出版出来,实在是读者的一大幸事。 虽然书名为《给孩子的推理故事》,但是其中选编的作品都是近年来国内有名气的推理作家的“日常之谜”作品,孩子和成人都适合阅读。 由于是“日常之谜”,作品中谈及的大都是取自于生活中的谜团,这些谜团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造成“心理盲区”,却又切实存在,只是不容易被注意到。 而本选集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半数作品都涉及到了一个令人感动情感:亲情。在故事的背后,在各种谜团的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浓浓情感,让读者的心为之轻颤。 鸡丁老师的《彼岸的心》:很温暖感人的故事,孩子的奇怪举动,其实是为了给父亲带来意外的惊喜。解开真相之时的小感动,略泪目。温馨的亲情。 段一老师的《国王的游戏》:段一老师的文笔一直很幽默,这一篇故事曾在其它平台上读过,如今再度读来,仍然十分精彩。讲述的也是亲情。 林斯谚老师的《圣诞夜的奇迹》:同样是一篇写父子亲情的作品。圣诞之夜,为了守护孩子的梦想,一位父亲尽其所能的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惊喜。小说中的密室诡计虽然很简单,但是其用意却是极其震撼的! 谢柯盼老师的《山狐》:虽然据简介介绍说谢老师发表在外的作品不多,但是这一篇《山狐》实属精品。“安乐椅侦探”模式,通过听取一个50年前的离奇经历,进而通过缜密逻辑推理以及心理学运用,从而去伪存真挖掘出埋藏在故事中的真相。志怪故事的氛围塑造的也很到位,着实精彩!线索提示明显,“手法”猜出来了,却没想到动机原来是这样! 言恍老师的《远岛方舟》:让人眼泪眼圈同时却又嘴角带笑的一篇作品。去海岛支教大学生,在返回的前一夜,乘船却离奇失踪……多年之后却在山顶之上被发现,宛如一扁诺亚方舟…… 曾经不经意间的错过,造成了永远遗憾。运用“心理盲区”诡计的动机让人心疼不已。 张小猫老师的《猫咪之夜的谜团》:“猫咪夜宴”之上主人家猫咪脖子上的纪念突然失踪,身为参与者之一的“我”,为了解开猫牌失踪真相,求助咖啡店老板,却没想到三两下就被轻松解决。很好看的“安乐椅神探”,文笔轻快。线索给的很足,凶手和手法不难推理,但动机让读者眼前一亮! 唉,让我感到无奈的是,作品中的咖啡背景,以及店主人客人相遇初期的对话风格,我曾在一篇参加华斯比老师的短篇小说以及另一篇写了一小半的小说中,跟张小猫老师的风格意外撞车……哭_(:з」∠)_ 徐俊敏老师的《爱语天机》:一个隐藏在“密码诗”中的凄美却又带着浪漫色彩爱情故事。在刚刚过去的七夕情人节之后读到这篇小说,也别有一番韵味。作者的“炫技”转折虽稍显突兀,但也着实精彩! 青稞老师的《寻狗事务所》:哈哈哈,令人捧腹标题。这篇作品讲述了两个中学生校园成立“侦探社”并意外顺利接到第一起委托,然而却仅仅是找一只狗狗的故事。作品运用了人类的“心理盲区”以及动物的“条件反射”相结合熟悉青稞老师的读者应该会知道,这篇短篇小说改编自他的长篇处女座《塔之愿》中的某个情节,再次读来,仍旧让人忍俊不禁。听说《塔之愿》繁体版即将出版,在此恭喜青稞老师了! 王嫁骏老师的《亚斯伯格的双鱼》:十分特殊精妙绝伦的作品。奇奇怪怪的“我”,在打通一通电话之后,突然陷入奇怪的“谜团”之中。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解开了谜团。 令读者打从心底感动且佩服,很温馨很用心的作品。使用了“叙述性诡计”技巧,识破一个却又被另一个骗得很惨_(:з」∠)_不愧是“作家协会征文奖”决选之作! 时晨老师的《弄脏衣服的人》:为我们讲述了童年陈爝在校园里破解谜团的故事,同班同学的奇怪举动,体育器材室里的离奇消失,小小的陈爝仅仅通过描述就破解了谜团,天才体质令人赞叹。 关于作品中器材室的消失之谜和同学的奇怪举动,其实其手法和动机并不难破解,但是关于动机,时晨老师是下了足功夫的。比读者能想象到的“跟家人有关”这一点还要深入展开,令人感动。 再次感谢华斯比老师和十位作者老师,希望《给孩子的推理故事》会继续办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推理文学,爱上推理文学。中国推理加油! 同时,也预祝第二届华斯比推理小说奖取得圆满成功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四):推理≠血腥与谋杀 ——小记《给孩子的推理故事》分篇简评

  近年来,与其说自己几乎不读华文推理小说,不如说兴趣转变使得阅读的方向也作了很大的变化,甚至老是用忙来找借口。这次恰逢多年知交好友华斯比老师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推理故事》(下略“《给孩子》”),我仿若孩童,一时好奇,便买下了这本由国内几位非常优秀的推理小说作者创作的日常之谜选集。

  那么,何为“日常之谜”?按照本书导读中的介绍,所谓的“日常之谜”,写的不是杀人事件等涉及法律的犯罪,而是针对在日常生活中偶然看见的奇怪现象,去寻找理由和真相的作品。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揭开生活中反常现象真相的推理小说。就像导读中这样说道:“推理小说不是只有谋杀和犯罪,没有谋杀和犯罪的推理小说仍然可以拥有有趣的谜团和细密的逻辑,也能刻画人性峰回路转,斗智解谜。”显然在众多推理类型故事中,“日常之谜”是最适合孩子的了。

  下面我就来简单评价各篇故事,仅供读者参考。(评价按阅读顺序依次罗列)

  《彼岸的心》 鸡丁 四星

  有时候,其实破解谜题很简单,这需要我们擅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本文中的父亲疏于对家中一些变化的感知证明其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并没有很好地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孩子是需要关心的,他们的每个变化,也许都能改变自身的未来。好在文中的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可爱,他用自己的懂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张美好画卷感人至深。生活总要继续,即使内心时怀感伤,也别忘眼前人。另外,本文运用了一些化学的简单知识寓教于乐,对于孩子培养化学学习兴趣也能起到帮助。

  《国王的游戏》 段一 三星

  一场寓言式的遗产争夺,因为那些被金钱蒙蔽双眼的人丑态百出,最终沦为国王的游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并不多,哪怕只是了解到一点点生活习性、兴趣爱好,就能让他们体会到爱。作为密码谜面的诗歌具有西方中世纪风格,是全文的大亮点,但是将数字带入肢体语言,稍显随性。不过最后的彩蛋相当解气,得见作者功力

  《亚斯伯格的双鱼》 王稼骏 五星

  特殊的爱,往往可以造就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我们这辈子都未必有机会能站在主人公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但随着“他”一点点地娓娓道来,故事的谜团逐渐被解开,少年老成的不协调感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命运有时候很喜欢捉弄人,始终相信,被爱围绕,任何困苦都会慢慢过去。本文是整书最让我惊叹的一篇,其中埋伏的众多线索以及最终答案若不是编者解说,几乎一眼略过,非常推荐一读。

  《寻狗事务所》 青稞 三星

  人类和动物的自身条件与习性不同,因此人类往往会忽视行为动作差异对动物的影响。除此以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角色的邪魅一笑,也许是告诉读者,寻狗这件事无足轻重,在这之后有更惊心动魄案件要展开。当然最重要的是,有美在旁,才是人生第一大快事啊。

  《弄脏衣服的人》 时晨 四星

  好奇心驱使之下的少年侦探与助手已然颇具“大冒险家”之风,行动果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本文也引入了某个医学概念,又牵涉亲情,很有代入感,让人不禁唏嘘,对于孩子的行为描述也十分准确,再加之各种80后的美好回忆,饶有趣味。我们常听说:孩子的反常举动,都是为了引起一些大人的注意。放在此处,最为合适。想起几句歌词来评价,“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猫咪之夜的谜团》 张小猫 三星

  好奇心害死猫,未必是错的。好奇不单让主人公受到了大叔调侃,还与其他一些猫友成为了那一夜最亮的明灯。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生是最美的图景特别是那些呆萌在纸盒不知所措小生命,太可爱了。我个人不太喜欢本文的侦探,言语有些轻浮,事件的实施者的动机也让我觉得任性有余,勇气不足

  《爱语天机》 徐俊敏 五星

  将古代诗词结合古代算术解谜可谓奇想:诗词中加入女神话的概念,点题乞巧节,虽跟随潮流冠以爱情之名,但毫不违和;巧妙布局伏线,以成为解谜中的重要算术线索,读来拍案叫绝。爱情真是永恒主题,毕竟我们都喜欢那甜甜的柠檬味。看得出作者的学识相当渊博,本文牵涉了考古学、中国古代诗词与神话历史学多方面知识,是一篇普及中国古代文化佳作

  《圣诞夜奇迹》 林斯谚 四星

  “父爱如山”是句说起来很容易的话,却只有在我们长大后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谛。我也认为人无论年岁几何,都应该保有童心,童心能让我们更纯真,更具创造力。故事很简单,想让圣诞老人送来礼物也很简单,背后的心思却真的不简单。本文的密室诡计并不复杂,重在掌握儿童的心理与认知度,从而展现了圣诞夜奇迹般的美妙魔术

  《远岛方舟》 言桄 四星

  情窦初开的微甜,不忍别离酸楚,这大概就是青春。青春总是遗憾的,正因为有遗憾,才会让人终生难忘吧。不过你一定想不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鼓励,一句玩笑,是有改变别人人生的魔力的。这是一篇带有一丝冒险、恐怖元素的作品,但真相处处显露人间真情,更体现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的理解与关注可喜可叹

  《山狐》 谢柯盼 五星

  作者需要对发生怪谈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构想出这样一篇另类解读。从怪谈的讲述,到横向寻找中国神话以及志怪故事中相类的例子剖析,最后破除迷信解开其中答案,一气呵成。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作者对于神话与志怪的炫学也是选择了比较大众化的例子,让阅读的门槛并没有变得很高,反倒会有很强的共鸣感。

  这篇是在本书成书之前华斯比老师非常推荐我阅读的,果然不出所料,读完获益匪浅。作为一个神话与推理的爱好者,有一些心得分享一下。

  我觉得关于神话学(或者民俗学、妖怪学、怪谈、志怪等,后文同理,不作列举)元素的推理小说可以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引入概念。这种是最简单的,只需要在文章中设置相关的概念就可以了。本书中的《爱语天机》、《圣诞夜奇迹》就是这样的例子,就不多阐述了。第二种是借用概念来讲述带有神话元素的故事,或者是将原先的神话故事改造成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神话故事,来进行解谜。我觉得《山狐》就属于前者,作者运用了《山海经》中一目国或者鬼国(即山妖)与志怪小说中狐精的概念,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孩子对于事物认知的特殊性,对怪谈故事进行了重构。至于后者,这是可以在中国众多神话故事中选择适合使用的故事,进行符合小说谜底真相的怪谈改造。这一种神话学元素推理小说,对作者的要求就稍微高一些,也就是对神话故事本身要有所了解,最好能对其后世流传的变形也一并搜集与整理,方便在小说中使用。第三种是对作者要求最高的,直接解读神话故事本身,不作任何改造。这就需要作者能了解神话故事本身的历史背景,学习相关的古代知识,例如历史学、考古学、古代天文历法、巫术祭祀等等方面,来作出最接近古人内心对于事物的判断。

  在文末多说几句:

  作为一个对华文推理的了解尚停留在07、08年《推理》杂志时期作品的所谓推理爱好者,这本献给孩子的日常之谜文集,也是让我了解了不少当下华文推理作品的进步,很高兴地看到许多打破“受邀,发生案件,查找线索,解谜”四步走固有模式的作品,比如,鸡丁老师绘就的美丽画卷、时晨老师的回忆杀、徐俊敏老师用牛女神话写就的古诗词、王稼俊老师对某个医学概念的特殊科普等等,都给人别样感动。我这样想道,即使这些作品中,有些在文笔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有些诡计过于陈旧,但毕竟我们用这样一本文集来告诉世人,推理不等于血腥与暴力,它也有温情的一面。更何况我们如果撇开小说的概念,只是希望有一本可以让大人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口口相传的故事集,又何须这般苛刻呢,能让听者动容就够了。

  在读完最后一篇文章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意犹未尽,也许这也是编者希望每位读者都有的同感吧。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相信《给孩子2》的出现也不会很遥远了。

  祝大家阅读愉快!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五):【导读】为孩子打开推理之门——爱伦•坡与十个日常之谜

  每当提起推理小说,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头戴猎鹿帽、嘴里叼着烟斗的福尔摩斯;还是永远也长不大,以“真相只有一个!”为口头禅的名侦探柯南?

  当你翻开一本推理小说,你最期待读到的是哪些内容?

  是门窗紧锁的密室里凭空出现一大堆圣诞礼物,抑或名侦探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谈笑间就揭开了案件的真相?

  闲暇时,我们总喜欢靠阅读来打发时间。这时,作为通俗小说之一的推理小说,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推理小说以破解谜团为目的,以逻辑推理为手段,在塑造智慧超群的侦探形象的同时,也在侦探与罪犯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展开一场智力的角逐。

  所以,读推理小说不光是一种休闲娱乐,更是一种智力游戏。

  那么,推理小说从何而来,又有哪些适合新读者入门的作品呢?

  愿这本《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引领更多年轻读者进入推理之门!

爱伦·坡的功绩:侦探的诞生与推理小说的五种模式

推理作家必须沿着这条羊肠小道前行,他总是看见坡的足迹在前面延伸。如果有朝一日他发现了摆脱这条路径的办法,并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小径,那他就该开心了。——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

  也许很少有人注意到,推理小说之所以会诞生,是源于两百年前一个男孩的好奇心。而这个男孩不是别人,正是推理小说的鼻祖——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19~1849.10.7)。

  诗人、文学批评家艾略特(T.S.Eliot,1888~1965)曾在《从爱伦·坡到瓦莱里》(1948)一文中指出:“他强烈的好奇心,呈现在前青少年期的心性会喜爱的事物上:自然、机械与超自然的奇观,密码与暗号,谜题与迷宫,会下棋的机器,以及天马行空的思绪。他对各种事物的狂热好奇心令人欣喜赞叹……”

  爱伦·坡天生聪慧,博闻强记,并以无比强烈的好奇心学习着各种知识,这让他后来成为了一个擅长逻辑推理的人,以及一名狂热的密码破译爱好者。

  1841年4月,英国的苏格兰场尚未建立侦查部门,“侦探”(detective)一词也还没有被时人所熟知,而此时的爱伦·坡就已经在《葛雷姆杂志》(Graham's Magazine)上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推理小说《莫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爱伦·坡用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gothic fiction)改造成了推理故事(tales of ratiocination):保留原有的幻想与恐怖的谜团,但用当时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作为探求真相的手段,并运用逻辑推理对谜团进行分析解谜。

  《莫格街凶杀案》不但开创了“密室”推理的类型,而且因此诞生了推理小说史上第一位侦探——在推理小说中担任揭开谜底的角色——奥古斯特·杜宾,也确立了后辈作家沿用至今的“全知型侦探”搭配“笨拙助手”的人物设定,以及助手(或友人)充当故事“叙述者”的常见模式。

  此外,爱伦·坡还用四篇推理小说开创了其他四种模式:《玛丽·罗杰疑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êt)首创“安乐椅侦探”模式,《金甲虫》(The Gold-Bug)是“密码解析”类型的肇始之作,《失窃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是利用人“心理盲区”的典范,《凶手就是你》(Thou Art the Man)的“不可能真凶”模式则对后世推理小说有着诸多影响。

  推理作家、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1912~1994)在《血腥的谋杀:西方侦探小说史》中对爱伦·坡评价道:“他所写的五个短篇可说界定了侦探小说的型式,后世所有侦探小说的情节变化几乎都源自于此,其他人顶多只是在不同处加以延伸。他的侦探小说虽然因众多后世作家而相形失色,但他无疑仍是侦探小说之父。”

血腥的谋杀7.9[英] 朱利安·西蒙斯 / 2011 / 新星出版社

  为了纪念爱伦·坡对推理小说的贡献,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于1946年创立了爱伦·坡奖,该奖是为全世界优秀推理小说家创设的最具权威的奖项。

血腥谋杀之外:无犯罪推理与日常之谜

侦探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解谜,而在于眼下的时代你是否仍能找到值得揭开的谜团,并深信解谜这一行为的意义,进而维持自己的侦探身份,维持那份浪漫主义的执拗。日常之谜便是我想到的答案之一。——豆瓣网友 elros《作为人生意义的日常之谜》

  自诞生之日起,推理小说就披上了“谋杀”和“死亡”的外衣。正如推理作家范·达因(S. S. Van Dine,1888~1939)在其著名的推理小说创作二十条准则的第七条中所写:“当一个‘恶毒’的谋杀案发生时,再温厚的读者都会怀抱满腔正义热忱来追捕凶手。”

  然而,纵观近两百年世界推理小说史,血色之中仍有一股清流——没有犯罪,也不血腥的“日常之谜”。

  日常之谜,也称“日常推理”。藤本纪子和EZ Japan编辑部编纂的《日本悬疑物语100谈》一书对“日常之谜”有如下定义:这类作品写的不是杀人事件等涉及法律的犯罪,而是针对在日常生活中偶然看见的怪奇现象,去寻找其理由和真相的作品。

日本懸疑物語100談7.3藤本紀子 EZ Japan編輯部 / 2018 / EZ叢書館

  在“日常之谜”流行之前,欧美和日本都有创作“无犯罪”推理小说的先驱。如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从1971年开始,便陆续创作了“黑鳏夫俱乐部”系列推理小说六十多篇,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涉及犯罪事件;而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推理作家户板康二(1915~1993)就已经尝试“日常之谜”的创作,这在他的“中村雅乐”系列中已初见端倪。

  直到1989年北村薰(1949~ )出版短篇连作集《空中飞马》,才为“日常之谜”成为日系推理的一个重要流派奠定了基石。《空中飞马》是“圆紫与我”系列的首作,讲述了女大学生“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不可思议的谜团后,由落语师(类似于单口相声演员)春樱亭圆紫出马担任“侦探”进行解谜的暖心故事。

空中飛馬7.5北村薰 / 2008 / 獨步文化

  《空中飞马》中收录了五篇“日常之谜”作品,立意各不相同,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构建了日常推理类型的基本套路,其对“日常之谜”的贡献堪比爱伦·坡五种模式对推理小说的贡献。

  《空中飞马》并没有刻意回避生活的险恶面与现实中的绝望,但却能给读者展现出最勇敢乐观的笑容。对此,推理作家宫部美雪(1960~ )评价道:“它教会了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却又不可思议的谜团中,也隐藏着珍贵的人生光辉和活下去的忧愁。”

  以《空中飞马》为代表的“日常之谜”作品告诉读者,推理小说并非全是血腥冰冷的谋杀故事,它也可以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给孩子的礼物:好奇心与逻辑解谜的乐趣

在推理小说史上,存在不少“无犯罪”的故事,日本作家将其发展成“日常之谜”的流派,这类作品的核心谜团通常不是犯罪事件,并以强调日常氛围为特色。我的期许是,华文作家能够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日常之谜,如果太刻意模仿日本,是走不出新路的。——林斯谚

  无犯罪的推理小说是一块别样的沃土,吸引着众多推理作家跃跃欲试。林斯谚就是华文推理作家中最热衷于创作“无犯罪”推理的作者之一。2012年7月,他在台北的金车文艺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无犯罪的推理小说》的演讲。后来,他把这次演讲写进了“日常之谜”作品《偷吃蛋糕的熊宝宝》中,只不过主讲人由作者自己变成了其笔下的名侦探——哲学家林若平。以上文字,便是小说中那场演讲的开场白。

小熊逃走中评价人数不足林斯諺 / 尖端

  在确定要选编一本可供孩子阅读的推理小说选本时,编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日常之谜”类型。在保留“谜团—解谜”的基本框架外,这类作品的最终落脚点往往是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这非常适合亲子共读。

  当提到华文推理的日常之谜代表作,第一个跃入编者脑海的就是林斯谚的《圣诞夜奇迹》,这个故事用一个华丽的圣诞夜密室谜团告诉读者:推理小说就是为了诠释“奇迹”!当然,光有一篇《圣诞夜奇迹》还远远不够,如何能选编一部既内容丰富又能让读者迅速了解推理小说的选集呢?

  于是,编者想到了爱伦·坡开创的五种推理小说模式:以这五种模式为切入点,在日常之谜作品中寻找与之对应的类型,每种模式选择两篇,并在文后附上相应的解说,每个故事再配上精美的插图。这样,一本给孩子们阅读的推理读物就诞生了。

  考虑到国外日常之谜的创作年代、故事背景、语言习惯等方面可能未必适合当下国内的年轻读者,以及为了展示本土作家们近年来的创作成果,本书最终选出了近十年十位华文推理作家创作的十篇日常之谜。

  被誉为中国本土推理“密室之王”的鸡丁的“前台MM与我”系列也是国产日常之谜的代表作,选自该系列的《彼岸的心》同样是一篇密室题材的作品。

  另外八篇作品,谢柯盼的《山狐》和时晨的《弄脏衣服的人》可算作“安乐椅侦探”模式;段一的《国王的游戏》和徐俊敏的《爱语天机》均为“密码解析”类型的代表作;言桄的《远岛方舟》和青稞的《寻狗事务所》都利用了人类的“心理盲区”;而张小猫的《猫咪之夜的谜团》和王稼骏的《亚斯伯格的双鱼》的落脚点都可以归结为“不可能的谜团制造者”。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或许是华语世界首部“日常之谜”推理小说精选集。它的问世再次为推理小说正名:推理小说不是只有谋杀和犯罪,没有谋杀和犯罪的推理小说仍然可以拥有有趣的谜团和细密的逻辑,也能刻画人性,峰回路转,斗智解谜。

  逻辑解谜的乐趣才是“推理”的真谛!对日常生活抱有好奇心,你便能成为生活中的“侦探”,在生活中体味推理的魅力。

  2019年是爱伦·坡的210周年诞辰,在此由衷希望《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能够继承爱伦·坡的“推理”衣钵,成为新一代读者的“推理启蒙”之书!

  2018年12月19日于吉林铭古轩

【样书展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