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Grace出生开始,再到Ricky,至少幼年的她们大部分时间由婆婆一手带大。
婆婆直言:她其实也不乐意带孩子。帮我们带孩子,多半是因为我老公在部队,所以总觉得亏欠我一些。
好友总是跟我开玩笑:我总觉得你不是嫁给了你老公,而是嫁给了你婆婆。
出门旅行跟婆婆的次数最多,晚上睡觉跟婆婆的时间最长,连拌嘴估计也是跟婆婆最多了。
模范婆媳关系莫不是——我以钱相待,她也尽心尽力。我谦让,她也退步。
我倒是不觉得她非得帮我们带孩子,本来带孩子就应该是两夫妻的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跟老陈一直协商给我婆婆一笔钱——说是帮我们带孩子也好,说是贴补她的辛苦也行,我觉得终归不能让老人给你免费带孩子。
老陈不同意。他的理由很简单:孩子本来就是双方的,我们夫妻白天不带孩子,也是因为在工作。工作也是为了赚钱。
他的折中点是:如果以后我们去杭州生活,父母也到杭州,那么每个月可以给她们一定费用。
一来一去,当下要不要给钱竟然成为咱俩最大的分歧点。
不过,到了最后,我还是以小幅优势胜出。
02老人是否必须要给儿女带孩子?
当然不是。
在Grace的时候,我就提出,婆婆帮我们带孩子,我们得给一笔费用。
所以,这些年出门旅行,我都会带上婆婆一起玩。周遭邻居是觉得”你带着婆婆,是想让她帮你抱着娃”,以前我也会怒怼“那我一个人出门旅行,孩子放家里,也得婆婆抱着”,但现在不会了——做任何事,不要急切被别人看到,日久见人心。
我父母现在带着Grace,我公婆带着Ricky,我从来不觉得是应该的。
一方面她们的存在能够让我安心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减轻我的压力。
生孩子、养孩子,绝对不存在“为谁生孩子”,无论男人女人,生孩子的那一刻就要明白: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其他人的孩子。
矫情和作都不是成年人应该有的行为。如果结婚你还没有长大,但你决定要孩子的时候,就不能够是个孩子了。
03给父母的钱绝不是用来量化她们的劳动
而是给予的爱和在意
我和老陈协商的价格是:每周给婆婆1000元,一个月就是4000-5000.
这个标准在我们当地来看,并不高。
如果请个阿姨抱孩子,起码4500元-5500元,而且作为我们来说,肯定是不放心的,毕竟保姆虐待孩子的新闻屡见不鲜。
这个4000元绝对不是来量化我婆婆的付出,而是希望能够让她也知道:她的付出我们都能看到。
老陈争议的点是,为什么我们这代人当孩子的时候,也没见父母给她们的父母钱?
我幼年也是爷爷奶奶带大,父母每个月也给爷爷奶奶一笔钱。我爸爸还是我爷爷奶奶唯一的儿子,原本也不存在争议性,但我父亲始终认为:
“不要把父母的爱和帮助,当作理所当然。独立是一个成年人的品质。如果不能独立,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哪怕亲戚,也需要学会力所能及的付出。”
老陈还有一个care的点在于:他认为给父母钱,会不会让父母觉得成了我们的保姆?
保姆是一种雇佣关系,而每一种关系都是要双方认可的。如果非得说帮忙带孩子是保姆,那一分钱不给,岂不是免费保姆了?
04礼物不是报酬
这些年带婆婆出门旅行,每年至少花费五六万不止。给公公和我父亲报过旅行团,零零总总也花费过一些支出。
老陈认为,按市价怎么折算,我们都远远大于4000每个月的付出了。
可我觉得物质和金钱,从来不能相抵。
我见过太多的人,总是理直气壮觉得父母应该给自己的儿女带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的最终责任仅仅就是把你养育成人,待到你成人,养育你的孩子,只存在情分,并不是必须的。
你哭天抢地责怪别人不帮你,其实作为孩子,更应该看看,自己能够给父母等价的回报有多少。
05最后的最后,老陈觉得在这件事上,他想的确实不够周全,一切理所当然里面,其实都不是顺理成章。
但最好的方式就是:能谈钱的时候,不要谈感情;能谈感情的时候,也还是要谈钱。
不拘泥于行动小节,但一定要顾全大局;在细节上的完美,才会让许多事变得熠熠生辉。
而这,也是我多年来坚持的事。
- END -
小愚有话说:
很多人问我婆媳关系,我始终遵循一点:以真诚相待就好,自己不过度要求别人,当然也不勉强自己。
喜欢点个在看噢~午安
夫妻关系再糟糕,也绝不在孩子面前做这件事!
不婚不育保平安?呵呵
生活私享
35岁博士妈妈:一年减重30斤,自律的人生真的很爽!| 干货
还愁孩子不吃饭?这四款好物,让孩子追着想吃!
点个在看,当作鼓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