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幸福又残缺的童年影响了他一生
日期:2019-07-09 06:30:07 作者:蒙湘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阅读: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幸福又残缺的童年影响了他一生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甄大甄的领读

  音乐盛世回首- 慕寒、Mario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说:读书,不是向外的利器,而是回家的路。

  后台回复读书计划,开启好书共度之旅。一起读书,一起用心生活

  昨天的共读中,我们了解到《杜甫传》的创作背景内容概要。今天,我们将正式开始阅读这本书,一起走近杜甫的时代,看一看“诗圣”的成长经历

  1

  民间有一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意思根据个人小时候表现,就能猜出他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性格。这句话虽不绝对,但至少说明人的性格塑造童年时期初见端倪

  作为名垂千古伟大诗人,杜甫的童年生活是如何度过的?他的心中何时埋下了文学种子

  相信通过今天的共读,你的心中会有一个答案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具有悠久传统官僚之家。他的先祖杜预多才善战,曾率军平定东吴,是西晋时期有名大将

  杜甫在《进雕赋表》里提到,从先祖杜预开始,杜氏家族一直“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到了杜甫父亲这一辈,虽然官越做越小,声势也不如往日煊赫,但依然是乡邻一带的望族。

  这样的家族享有许多封建社会特权,比如男丁不用服兵役,田产不必纳租税,还可以和名门士族通婚。逢年过年,总有许多人前来祝贺,令乡党们羡慕不已。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一句名言:人是环境产物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更是贯穿一生

  当我们了解到杜甫家族历代做官的背景,就能理解为何他在中年时期,不断向当权者寻求援引,积极地营谋官职,这与他的家庭传统是分不开的。

  2

  除了杜预,先辈中还有一个人对杜甫产生深远的影响,那就是祖父杜审言。杜审言为杜氏家族一向“奉儒守官”的传统上又增添了一样东西:诗。

  杜审言曾在武则天时期做过膳部员外郎,他喜欢钻研诗的格律,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一起被人称为“文章四友”。 他的一首诗最多可以长到四十个韵,在当时评价很高。

  受到祖父的影响,杜甫七岁开始学诗,九岁临摹书法孩童时期就有了一定的艺术修养。这种家学渊源不仅让杜甫爱上了写诗,也将写诗当成一种使命

  他曾对儿子宗武谆谆教导,说:“诗是吾家事。”在这种热爱使命感下,杜甫将诗的创作推向了另一个新高度

  当然,这是后话。当年的杜甫年纪尚小,完全想象不到自己人生的路将如何发展

  杜甫小时候体弱多病,他的母亲崔氏在他出生后没几年就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做官,无暇顾及家庭。

  一位姑母心疼杜甫,便把他接到了洛阳生活。

  这位姑母是一位典型的传统女性善良无私,不求回报。她不仅把抚养杜甫当作一种关爱,更当成一份责任

  有一次,杜甫和姑母的儿子同时染病,善良的姑母不辞辛劳照顾着这对表兄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优先照顾杜甫,再照顾自己的儿子。

  最后,杜甫的病渐渐有了转机,而姑母的儿子却因为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不幸离世

  杜甫长大后,周围的人不断地告诉他这个故事提醒他不要忘了姑母的恩情。这件事成为他心灵上一个沉重负担,也给他的生活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3

  在姑母的悉心照料下,杜甫的身体一日日好转,变得活泼好动。晚年时期,他在成都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这几句诗把杜甫幼年的性格和生活写得活灵活现。他像一头健壮的小黄牛,四处跑着玩耍,甚至一天无数次地爬到树上去摘梨和枣。

  如此天真美好形象,一下子拉近了他与读者距离,勾起人们对童年的无限回忆。

  杜甫生长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彼时正值开元盛世,大唐处于鼎盛时期,各处都是一片繁华景象

  杜甫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洛阳度过的,经过唐高宗和武则天几十年的经营,洛阳已经是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个城市的一切规模建筑都可以与长安媲美。

  加上地处交通运输要道,洛阳甚至比地处西北的长安还要富庶。因此,唐朝的皇帝每年都会率领侍卫百官到东都洛阳居住一段时间

  国富民强门户开放。大唐的繁华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外国人,音乐和舞蹈异域文化逐渐也流入民间。

  杜甫六、七岁时,曾在街上看过一次民间高手公孙大娘舞剑,现场的热烈状况浑厚有力表演给他带来了巨大震撼,也为他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呼吸外界新鲜健康空气

  看完表演后,杜甫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写了一首《咏凤凰》来表达心中的激动,大力歌颂这个到处充满祥瑞的时代。

  虽然这首诗已经失传,但它却是杜甫正式走进文坛的第一步。

  在家庭渊源和开放环境的双重因素下,杜甫十四岁时便和洛阳的士大夫交往,并很快在文人圈子里显露头角。名士们读了他的作品惊叹不已,称赞他犹如班固、杨雄再生。

  有了前辈们的引荐,杜甫有机会经常出入精通音律的岐王李范和唐玄宗宠臣崔涤的府邸,也是在那里,他听到了举世闻名的李龟年的歌声

  这歌声使他终身难忘,后来,落魄的两人在他乡偶然相遇,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杜甫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诗句来表达心中的万般滋味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久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

  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追溯个体早期的成长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TA的成长轨迹

  从杜甫的成长经历来看,他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中,“奉儒守官”的思想根深蒂固。由于从小衣食无忧,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所以并不知道民间疾苦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开始接触地位的士大夫阶级人物,并经常和一些有声誉的前辈来往。

  洛阳的文人们在酒醉之后,经常目空一切,不将世俗事物放在眼里,他们有时候狂妄自负,有时候又很颓废迷茫

  杜甫只有十几岁,对世界的认识尚浅,他会受到这些人思想上的影响吗?

  转眼到了可以独立的年纪,杜甫的家人亲戚们基本都在做官,他会按部就班地随着大家相同道路吗?

  未来日子里,他又会遇见哪些人,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今天的共读就到此结束了,让我们继续期待明天的共读,一起去看一看成年后的杜甫,面对未知的路,将如何选择

  上期回顾

  《杜甫传》精读第1天:《杜甫传》:年少只道背诗苦,成年后才读懂他藏在诗中的悲欢

  领读人:蒙湘。用心写好文的追梦人。

  主播:甄大甄。微博@甄大甄,一个拥有执着梦想的假文艺青年,骑马唱歌的日子,还有我的声音陪伴你。

  责编:胡杨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网络著作版权属于原作者。 

  文末歌曲盛世回首- 慕寒、Mario

  MAI TOWN

  闭 谷 通 知

  由于拍摄需要本周二(今天)麦家理想全天闭谷 ,请各位读者互相转告哦~

  y 阿谷君

  ▼每天读一点好书,记得打卡记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幸福又残缺的童年影响了他一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