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影视创作应有“观众思维”
日期:2019-07-01 16:25:24 作者:吴雪娇 来源:文明网 阅读:

 影视创作应有“观众思维”

  影视创作应有“观众思维

  发表时间:2018-07-26 来源:常德文明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今天的观众已经失望不起了。”在《朗读者节目中,编剧和平的话,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据统计,2017年我国发行电影798部、电视剧313部、网剧约300部,剧作生产保持着较高数量。在肯定影视剧创作成绩同时,要看到提升质量任务仍然很重。(7月26日《人民日报》

  影视创作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而商品要卖得好,就不能靠哭天抢地同情,要在站观众的立场,创作适销对路的作品。有了观众思维,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创作。

  可遗憾的是,当下很多影视从业者缺乏从观众角度考虑习惯。泛娱乐时代,影视行业成为热门行业,从业者也往往被追捧,他们的身份地位收入等都不可同日而语。但过度吹捧让一些从业者产生错觉,他们在思想上膨胀,行为傲慢,认为一切厚遇都理所应当:观众应该为他们的言行举止疯狂追逐,应该无条件为他们的作品买单。这也是为什么烂片泛滥却不自醒、片酬虚高而不满足重要原因逻辑思维的扭曲,导致他们对市场规律认知的扭曲。

  无论在哪个行业,消费者分量最重,影视行业里的观众是上帝般的存在。尽管有些投机者雇佣水军给作品打高分、人为拉高票房,但在数以百万计的观众面前,这些花招都是以卵击石。作品的评分和票房的高度最终都还是观众说了算,好作品观众会用脚投票,而漠视观众需求,在劣作里自娱自乐,同样会受到惩罚

  影视创作应有“观众思维”。观众给差评,就埋怨观众不懂欣赏,这是典型流氓逻辑作为消费终端,观众对作品有着最深切体会,我们不会冤枉任何一部精品,也不会放过任何一部劣作。哪怕看在票房的面子上,影视从业者也应该收起傲慢,将观众的喜怒当成创作的晴雨表,作品有瑕疵,就主动修补完善,作品好评如潮,就再接再厉。有这样的态度,与观众一起成长,国产电影繁荣便可期可待。

  水凉了还能喝,心凉了却再难热。今天的观众越来越难糊弄,如果一些人仍然执迷不悟心存幻想,将烂片进行到底,只会搬起石头砸掉自己招牌。只有保持独立审美,同时照顾观众的感受,以匠人之心打造传世之作,才会永远抓住观众的心,成为行业常青树。(吴雪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影视创作应有“观众思维”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