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K
来源:中国NLP学院(nlpcn1997)
01
为什么很多都晚景凄凉?
几年前我参加系里的农村调查,在广东某农村有一位60多岁的男人,一个人住,一个人打零工。我们问他,"你家里人呢"
为什么离婚?男人用他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摇摇头,"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
两个孩子出生后,没给孩子喂过一口饭,换过一片尿布,没有一天带过孩子上学。每天回来,不是玩私彩,就是打麻将。
女人看不惯,凭什么啊,老娘白天背着娃种地干活,晚上陪孩子写作业,要你有何用?
一天晚上,村民听到彻夜地哭骂。
"你就不能带带孩子!"
"离婚!离婚!没法过了!!!"
女人铁了心地离婚,在那年头,离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后成了,还成功地拿到两个小孩的抚养权。当然男人也不想要,觉得是负担。
孩子也不想跟爸爸,这个月亮一样可望不可及的爸爸,除了打骂他们,只剩无视。二十多年来,他们早已不再把他当爸爸,更别提回家看望他。
村民说,他前妻后来嫁了个勤劳对孩子又好的男人,两人在城里打拼,现在买了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位可怜的爸爸,曾经儿女成群,如今孤身一人,人老珠黄,没人再愿意嫁给他,依靠村里的一点老年补助,自己打打零工为生。
真惨。
如今,有调查发现,高达77%的父亲每天陪孩子不到一个小时,超过3个小时的仅仅9%。
"找你妈去,爸爸没空"
"让你妈带你去……"
"你自己去玩…"
如今,很多爸爸习惯了玩游戏,也不爱陪孩子玩一会。一旦孩子长大了,这些老父亲们将收到怎么样的"回报"呢?
02
不陪孩子的父亲,老了孩子不亲
曾在网上见过一个案例:
一个70多的老人,看到某宝妈跟孩子在公车上温馨地互动,老人不由自主地羡慕:
"孩子还是跟妈妈亲,我的孩子也是这样,现在跟我不亲了。"
年轻的时候不陪孩子,老了,却要求孩子和自己亲近,这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都挺好》里的苏明月,不管父亲小时候怎么对待自己,在自己遭到不公平对待时逃避,躲避,袖手旁观,老了还是会得到事无巨细的关爱。只有梦里才有。
人心是肉长的,小时候扎的针,长大了还是会感到疼。
小时候疏远的感情,长大后希望电视剧一样的全家和睦花好月圆,也只有梦里才有。
03
不陪孩子的父亲
晚年易被妻子丢弃
在日本,众多男性纷纷自发参加了"爱妻协会""退休男人自救会"等各式各样的组织,这些组织的规定甚多,如:
"像对待客户一样对妻子道谢"
"要敢于向妻子道歉"
为什么他们要做这样的事情?
不是说日本都大男人主义吗?
确实,只怪风水轮流转。日本男人退休前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赚钱养家,动辄对妻子挑鼻子上眼,不做家务不带娃。
退休后直男癌观念不改,妻子就觉得,"已经不赚工资了你还神气什么!"
于是离婚的离婚,开骂地开骂。
可怜这些曾经的一家之主,成了妻子嘴里的"粗大垃圾"(大件垃圾)。
更为可怕的是,一旦被妻子离婚。
在大清,男性享受着女人们的伺候,小孩不用带,家务不用做。女人有三从四德,男人有三妻四妾;只有男休妻,不会有女休夫。
如今,大清早已灭亡,一部分人的思维仍然没转过来,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然降临。
男人把孩子的吃喝拉撒功课学习,全扔给同样在上班的妻子,妻子忍了多年,一旦时机成熟,丈夫们的处境就危险了。
04
把父亲当成事业,
才是你真正的救赎之路
美国秘鲁大学社会心理系曾做过一份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带大的孩子,在学校成绩更好,走向社会成功的概率也相对大得多。
在中国,有个人被称为"传奇父亲""博士之父",名字叫蔡笑晚,他有多牛?
大儿子蔡天文,目前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2018年获得统计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普斯总统奖"
四子蔡天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
六女蔡天西,18岁麻省理工博士毕业,28岁任哈佛最年轻的副教授
我把"父亲"当成我的事业。
蔡笑晚的全家福
他是怎么培伴孩子,经营“父亲”这项事业的?
大儿子蔡天文出生不久,他就在孩子下巴擦一下,说"1";擦两下,念"2"……类似这样的动作多次重复后,小天文开始对数字异常敏感。一个世界级的统计学家就这样被启蒙了。
人多家穷,他就在老旧的墙壁上贴满了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画像,晚上给孩子们讲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孩子对科学和未来无尽的向往。
他带着一家人,以身作则,每晚团团坐,自己看工作上的资料,孩子读课文,不明白的,孩子们随时向爸爸提问,每问必答。
为了增加学习的乐趣,他在家里弄了个"银行",每个孩子都有本"存折"。他出题,六个孩子,每先做对,谁就存上5毛钱。孩子们的兴奋劲啊,不亚于拔河。
因为用心陪伴,蔡笑晚深得孩子的信任。有一次小女儿蔡天西写信跟他抱怨,说有同学欺负她,这位爸爸送了女儿一句话:"我要感谢敌人,因为我一生的成就全是敌人帮我造就的。"
这一路下来,他给每个孩子写了600多封信,从他们到外面上学再到毕业。
……
蔡笑晚的小女儿说,"因为父亲的教育,我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生命体验,懂得以平常心去面对得失,从不轻言放弃,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拥有快乐的能力。"
太用心了,真值得每一位父亲学习。
确实,在社会上打拼,每个人都不容易。
当你工作太忙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想:
"用心陪孩子,不也是工作吗"?
"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我知道,作为一名父亲是任何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05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小学生的文章,标题叫《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你再不陪伴孩子,孩子就长大了。
妈妈什么都能做,但她们做不了爸爸。
爸爸无条件的爱,是孩子一生的珍贵财富,能治愈他未来一生的苦难。
孩子不是生活上有人照料就可以了,他有自己敏感的内心,在年幼的时候,特别需要人陪伴,而父亲,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身份。
所以无论多忙,作为父亲,一定要多抽点时间,花些心思陪伴你的孩子,这会让他感受到自己有一个坚强的后方,有安全感,自信,敢于尝试。
当然更重要的是:
因为你对孩子的爱和陪伴,
她让你晚年不至于那么凄惨。
(点右下角“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本文作者:老K,心理严选联合创始人,资深文案人。来源:本文系中国nlp学院(nlpcn1997)原创,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