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王路:后悔做朋友么?
日期:2019-06-16 09:45:08 作者:王路在隐身 来源:王路在隐身 阅读:

王路:后悔做朋友么?

  颇有点后悔曾经因为身上某些不好特点,吸引过一些人。

  如果一个人自己吸引,那是自己身上有他感兴趣地方。有时候,甚至很多时候,这种地方恰恰是不好的,应当舍弃的地方。比如自己爱讲绮语,就会吸引爱听绮语的人。自己爱讲恶语,就会吸引爱听恶语的人。

  不少人是爱听恶语的。当然,几乎所有人都不爱听针对自己的恶语。但针对别人的恶语,不少人喜欢听。张三骂李四,说李四种种不好,王五就喜欢听。似乎李四被骂低,王五的位置就高了。有些人容易看不上别人,看不起别人,这就是骄慢的习气,这种习气在言辞表现,就是恶语。骄慢与恶语,也能吸引不少人亲近

  如果两个人做朋友,或者曾经做朋友,那必然有彼此吸引的地方。如果彼此因为不太好的地方而吸引,就是恶知识了。

  我想我做过很多人的恶知识。我身上有很多毛病调侃讽刺别人,看不惯乃至看不上很多人和事——这当然也有缘起,其中也不尽是不好的,但总归是杂染的,善恶交参。比如既已喜欢杜甫的诗,总很难再看得上流行的“复古风歌词”,总不能将那些东西跟杜甫李清照并列吧。因为看不上,就很难不生出鄙夷。这种鄙夷也会吸引一些人。你可能以为他们是被你的审美吸引来的,其实不是,他们很多是被你的鄙夷吸引来的。毕竟,被审美吸引需要门槛,不是那么容易,但被鄙夷吸引不需要门槛,是很容易的。

  同样,我们也会被别人吸引,学不来一个人渊博的知识、独到见地坚忍毅力,但很容易喜欢他的桀骜不驯玩世不恭,睥睨群生——说白了,这些是最不值钱的,不需要学都会。为学不是要学这些,恰恰是要把这些去掉。但我们去不掉,身上又只剩下这些,就想从别人身寻找这些毛病有价值证据

  我不希望自己再靠身上的种种染污去吸引别人。但恐怕很难。一是因为,自己身上仍然有诸多染污,而且在杂染的世界,染污法更容易碰到相投的气味。二是因为,清静部分,本身是没有吸引力的,是不会染著人与事的。众生但凡彼此吸引,总是因为杂染。清净纯白的法,所到之处,皆没有沾染粘滞的功能

  有时候,会后悔曾经把某些人和事当倚靠,把某些人当朋友,把某些事当重要的事。后来再看,那些人与事,对彼此的迁善改过,乃至对众生的解脱,几乎没有帮助,甚至还有阻碍

  两个喜欢聊八卦的人,是可以头对头谈得情投意合的,是可以摆上酒瞬间成为莫逆之交的。可这样的人与事,除了酝酿未来痛苦,能对解脱有什么助益呢。

  还有个至今依然让我觉得需要很高智慧与善巧的难题是,十不善业中的四种口业,如何少造、不造,真是太难了。

  妄语、绮语、恶语、两舌。不造两舌相对容易。在妄语、绮语、恶语中,想一点都不造,保持中道,太难了。

  假如一个人长得不好看,她照镜子,照出来的自己不好看,是不是镜子的问题?从前我觉得不是镜子的问题,现在我觉得,镜子也有问题。相比照镜子,大家更喜欢自拍。镜子是照给自己看的,自拍是拍给别人看的。有些相机加了滤镜和各种美颜,拍出来好看,有些相机什么效果都没有,哪种相机更受欢迎呢?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前者更受欢迎吧。

  前者,就是绮语、妄语。因为那并不真实,是遮掩真相的。后者,很容易是恶语——当所有其他相机都能把她拍得很好看,就你把她拍得丑的时候,你说自己不是恶语,她都不相信

  跟人相处交流,如果总是实打实地讲出自己的看法,恐怕就没朋友了——谁拍照不美颜呢,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台分辨率超低的、镜头磨损得不像样子的相机。

  我们凡夫,没有一个人身上不充满贪欲、恶见、愚痴傲慢的。这是真相。肯面对这些真相的人,恐怕寥寥。谁愿意在别人都妆容精致场合素颜出镜呢。

  于是,在彼此的接触中,保留了几分客气。这几分客气就是滤镜。我不止一次因为如实讲出自己的观感,让朋友觉得受到伤害,从而再也没有朋友可以做;也不止一次因为朋友如实讲出对我的观感,而令我失望,觉得错把并不理解自己的人当朋友。想来,希求他人对自己深入的理解与同情,本身就是一种妄念呀。

  谁不是这样呢,都介意别人的镜头拍出自己的素颜。

  从“诸法因缘生”上看,如果拍出来的照片不好看,必然是自身长相和相机质量共同的结果。别人“如实”地讲,也只是如他的实,那种“如实”也并不是真实,是经过镜头扭曲的。

  可是,从另一方面看,镜头的扭曲,也正是值得珍视的地方。毕竟这样的镜头,是自己选择的。在千万镜头中,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镜头来自拍。

  从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镜头上,是能发现自己潜藏的根深蒂固瑕疵和习气的。镜头的扭曲不只是镜头的扭曲,也是自身的扭曲。面对世间一切不令自己欢喜的因缘时,虽然在情绪上不情愿;在理智上,是不能不感恩菩萨的加持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王路:后悔做朋友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