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主播 ruru 朗读音频
更多音频可在喜马拉雅搜索:遇见张小娴
不知大家是否仔细思考过「幸福」的含义。
幸福,意味着丰厚的收入,有满意的亲密关系,对生活感到满足,能认同且肯定自我。
总之,幸福是一个复杂概念,讲究一种平衡。
划向单一的极端模式,很难算得上幸福。
在女性身上常见的一种极端,是把婚姻当做一生归宿,压上一整个世界的重量。
困在这种看似没有挫折的家庭生活中实在是太容易,但这其实是一条险恶的路径,因为它给予你安稳,也给你一种被禁锢和封闭的命运。
在遭逢意外时才发现自己像没有生存根基在风雨中飘摇的浮萍。
在作者惋兮的公号(ID: 婉兮清扬)看到一个颇为感触的真实故事。
一个中年女士,年轻时人美眼尖,以嫁个好男人为目的,最终求仁得仁。
她辞职做全职太太,丈夫聪明能干,下海经商,事业壮大后,家庭也富裕起来。
生活也没有给她撒狗血,丈夫不仅没有出轨,外出应酬也都会带着妻子出席,房产、车子的所有权全归妻子。
众人都艳羡她的好运气。
然而这种幸福在丈夫因车祸毙命的意外中戛然而止。
随之而来的打击让她都没有时间为此悲伤——原来丈夫生意并不顺利,怕她担心才隐而不报,他一过世,债主便上门讨债。
贱卖房、车,勉强还完债务,但她还有一个大女儿未毕业,小儿子高中在读。
以后的生活来源,成为眼下最急迫的困难。
她婚后20多年,一直生活在丈夫的庇护之下,快50岁了,既没有重回社会的勇气,也没有相应的技能去和生活置换口粮。
她内心的凄苦化成止不住的抱怨,但尚不懂事的儿子无法体谅,只觉得吵闹。
在捉襟见肘的境遇中,没人知道她后半生该怎么活下去。
比起失去庇护后的生存艰难,更重的打击应该是,她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在《成为母亲》一书中,作者卡思克生产后独自去商场购物,她在人群中感到惊慌,逃到婴幼儿用品区时才镇定下来,仿佛这才是一个妈妈该去的地方。
只有待在「妈妈」这个身份里,她才感到安全。如同只有在家庭的庇佑下才能生活的人一样,那她原本那个主体去哪了呢?
需要警惕的是,
爱不能拯救一切,那份温暖你、让你依靠的力量,终究不属于你自己,命运终究只允许每个人独行。
女性长期受男性世界的支配和围困,尤其是上一辈女性,这种理念深深刻在她们的意识里成为一种信仰。她们等待婚姻、一个男人给自己建造幸福,而逐渐丧失亲手创造生活的能力。
但一个不接受风险,不了解生活的人,会在角落里日渐衰落,因为怯懦等于倒退,主动去占有、开拓,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种收获。
1. 只要还活着,就要努力
国宝级女演员秦怡在八十多岁时说过这样的话:
「我必须工作,要不是工作,我活不到现在。」
「我现在还在努力,当然,还能努力多久,也是说不好的事情,但只要还活着,就要努力。」
这位1922年出生的老艺术家,今年97岁,但她一直在为事业奔忙。
秦怡在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 (2017)中客串白头宫女。
在2013年的华鼎奖颁奖礼上,当赵本山牵手92岁的秦怡走红毯时,全场沸腾,她的风头盖过了不老神话刘晓庆。
秦怡是经历过时代浩劫的人,她用自身的不屈和刚烈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困境,用一生的成就去诠释,自立以立人是每个女性的终身修行。
《青海湖畔》是秦怡打磨了近30年的剧本并拍成电影,是「文革」时期的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具备强烈的个人痕迹。
2. 去过亲手创造的生活
秦怡性格中既有心软懦弱的一面,也有勇敢和坚强的一面。
「......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去面对。我有一点胆子,不然那不会三次出走。」
秦怡(8岁)和家人的合影
她的第一次出走,是在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爱国情怀的热血促使她离家出走前往重庆,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话剧演员,并嫁给演员陈天国。
秦怡(左)在排演话剧《大地回春》时,与路曦合影。
陈为了逼迫秦怡和自己成婚,四处散播两人好事将近,并以死相挟,且在婚后发生家暴。
秦怡的第一任丈夫陈天国,有严重的酗酒、家暴倾向。1967年12月在杭州灵隐寺自杀身亡。
秦怡的软弱让她陷入这桩不幸的婚姻,但她的刚强和对自由的渴望也促使她的第二次出走。
在朋友的帮助下,她从重庆逃到西康,当时甚至没有一件御寒的衣服,只有一件穿了多年的破旧棉袄。
多年后忆起往事, 被记者雷晓宇问及,这辈子什么时候最幸福, 秦怡说是现在,永远是现在。
其次就是当年躲前夫逃到西康那几个月,也很幸福。
「哪儿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鸦片花,颜色鲜艳,特别好看。我洗完头发,就跑到花田里唱歌跳舞,像疯子一样。你知道当一个人完全解放了,是什么感觉?就是这种感觉。那才是我,那才是秦怡。」
人最幸福的时刻一定是为了自由而抗争,过上亲手创造的生活的时刻。哪怕这种幸福要以叛逃的方式出现。
秦怡与格里高利·派克(《罗马假日》、《杀死一只知更鸟》男主角、好莱坞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帝)
著名学者吴祖光说,除了演技,秦怡尤其以容貌美丽著称。
如今从秦怡晚年的仪态也能看出她当年的风采。
但美貌和幸福没什么必然联系,她的第二段婚姻,带给她更多的也是眼泪和苦水。
3.男人不好,可以不要
1947年,秦怡和当时炽手可热的影帝金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金捷。
阮玲玉与金焰主演的《恋爱与义务》剧照。阮玲玉是秦怡的偶像,对俊朗的金焰也充满崇拜之情。
但婚后,金焰的前妻王人美频繁夹插足两人的婚姻生活。
新婚第三天,听朋友提到王人美,金焰立刻翻脸走人,然后彻夜未归。
每当前妻王人美来拜访,金焰都会和她单独待在小房间,而秦怡则自觉出门。
后来金焰又和其他女演员发生了婚外情,碍于孩子和组织上的影响,两人没有离婚,选择分居。
晚年的金焰卧病在床,陪伴身侧照顾他一直到去世的人,也只有秦怡。
1983年,金焰去世。两人的婚姻维持了37年,其中有30年,两人是分居状态。金焰去世前,已经说不出话,默默看着秦怡流泪。
秦怡说自己一生都没有领略过甜蜜的爱情,而不幸的婚姻没有让她暗淡下去,反而因此迎来事业的高光时刻。
《北国江南》剧照。秦怡(左)最美的高光时刻。
秦怡与周总理
人若能明确目标,坚定意志,就会不那么在乎关系,而是具备一种充满力量的自尊,去过精心挑选的生活。
如同穷人才会把钱当做一切,只有精神贫乏的人,才会抓住仅有的感情不放,因为一旦失去,就只能裸奔。这种深刻的纠缠,你很难说那是爱,也许就是一种填满生活的事物。
当你因忙碌的事业收获充实感,这个男人是否真心爱你,能否走得长久,等负面情绪都变得不那么重要。
4.此生不问幸福,只求值得。
但人生不是醒悟后,瞬间就能改变一生,生活更多的是抽丝之痛。
秦怡一生的愧疚是对儿子金捷疏于照顾,金捷从开始的抑郁症转变为精神分裂症。但这期间,她是因为文革,两次被下放离家。
第一次是1965年,她被下放到轮胎厂,金捷因为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院。
她白天拍戏,晚上照顾小弟(金捷)打针吃药,在他病愈后,自己却被诊断出直肠癌。
刚刚病愈,史无前例的历史浩劫又将其卷入,1968年,秦怡遭人陷害,再次被下放到奉贤“五七”干校。
三年后,秦怡回到家里,得知母亲已去世,生活无法自理的小弟因无人照顾,目光呆滞、头脑迟钝,痛苦撕裂了她的心。
后来小弟病情恶化成狂躁症,经常动手打人。这一年小弟30岁,身高一米八一,成年男子下手自然不轻,发起病来,一顿拳脚如暴雨般落下。
秦怡忍辱负重,抱着头任凭他打,只是轻声央求:「小弟,打妈妈背,不能打妈妈脸,打坏了脸妈妈明天没法工作了。」
《雷雨》剧照
她说:「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接住它。」
她一生工作勤勉,攒钱为儿子的晚年打算。
给小弟买了房子,还未住进去,他就去世了。
秦怡与儿子金捷,“儿子去世后,我几乎不能活下去。”
此时秦怡85岁,儿子的死带走她全部的希望。
汶川地震后,她化小爱为大爱,将自己的不幸转化为帮助别人的力量,把仅有的20万积蓄捐给灾区更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她说,
「我这一生遇到的灾难和不幸太多了。但是人不要老是回忆在痛苦中,那样太折磨人了。
我的性格中承受能力比较强,伤痛来了,既来之则安之,你就对付着吧。
哭天抹泪没有用,旁人只能安慰你几句,最后还是要自己扛着,调整心态。」
如果秦怡做了与同时代妇女相同的主流选择,相夫教子,那恐怕早就淹没在家暴婚姻、狗血的情爱关系里,被卷入时代动乱中无法翻身。
但她拒绝屈从命运,刚烈、坚韧地度过一生,活成上海镀金时代的符号,成为至今被大众需要和认可的国宝级艺术家。
录制央视国庆MV《我的祖国》
如今97岁的秦怡仍然忙碌于影视和话剧艺术的前台幕后,经常被问 「你幸福吗?」,秦怡有一次答道,「幸福谈不上,但是值得。」
定义人生的标准,可以不是幸福成功与否,而是,你是否总被命运牵着鼻子走。
写在最后
情感背叛、婚姻不幸并不是悲剧,给不幸狠狠地踢上一脚才是。人若有挑战生活的勇气,生活的主动权多半会回到你手里。
在《我与地坛》一书中,史铁生说,
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
对惩罚之地的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锤炼之地。
既是锤炼之地,便有一种猜想——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径这里!
「世间的种种失意、痛苦和不自由,人若有灵,终可超越」。【end】
互动话题
你是否被家庭、婚姻所支配和围困?你试图做过哪些改变?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本文经遇见张小娴®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张路。
▌主播:ruru,“遇见张小娴”签约主播,湖南电台潇湘之声主持人,主张打造“有声的文字,优质的文化”。
▌注:本文配图选自网络。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果喜欢就转发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