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二本大学的学生,我特别不喜欢身边的环境,班里自习从来都只有三五个人,剩下的人都宅在宿舍不是追剧就是打游戏,考试前突击两天,给老师送送礼物只求低分通过。
我不想跟他们在一起混,希望能进入一个更好的圈子里,我平时总是特别注积极参加校外的活动,感觉也认识了不少人,但跟我一样水平的人没办法帮我,比我优秀的人又看不上我这样的小透明。
我这样想是不是太功利了?但是像我这种很普通的,没什么资源和资本可以拿来交换的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接触到更厉害的群体,并跟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呢?
答:
你一定听过这句很经典的话:
能形成友谊关系的人,心智,能力,眼界,资源都不会相差太远,所以,你身边交往的是什么样的人,的确也会决定你最终能成为怎样的自己。
人天生就有向高向好的本能,看到闪闪发光的大牛心生仰慕,希望能跟他们做朋友,汲取一点资源和能量也很正常。
只有学前期的小朋友才会无差别的喜欢所有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选择关系”是一种聪明,而不是功利。
有主动给朋友圈换血的意识,有积极迈出第一步的尝试,你至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何才能升级自己的社交圈,请收下以下四条建议。
你可以不够强,但一定要有用从上学时候的“哇,他雅思八分哎”到工作之后的“天哪,他的pre怎么能做的那么好”,惊叹之余,我们在接触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时,会本能的有点自惭形秽。
于是拿着单词书死磕,报了一个又一个PPT的培训课,进展甚微又忍不住感慨:大神真是高不可攀哎。
但事实上,友谊的成分只有三分相似,剩下的七分应该是互补,一个雅思八分的学霸最需要的并不是另一个八分的学霸。
就像《请回答1988》里的天才少年阿泽,他身边最好的朋友们是看起来“普通平庸”的双门洞邻居们,而不是其他棋手。
走近一个人最好的理由并不是“我跟你一样强”,而是“我能帮到你”。
你独特的价值,不是在别人已经领先的山头上疯狂追赶,而是另辟蹊径,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
你英语好,我数学不错,你善于演讲,我长于分析。即便是遇到最极端的等级差,比如对方已经是企业的老总,事业有成资源丰富,而你只是一届穷学生,你也可以大方的跟对方聊聊你对行业的看法与理解。
再厉害的人也不是全知全能,如果你能戳到某个他没有留意过的点,哪怕只是蜻蜓点水,也能贡献出自己的价值。
不亢很容易,不卑却很难不卑不亢是人际关系中最理想的状态,但当我们面对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时,常常只能做到后面两个字。
我在行业酒会上见过不少刚进入实习期的年轻人,永远用双手在接名片,无论前辈说什么都只顾点头“是是是”,恨不得当场拿纸笔记录下来。
态度恭谨又谦卑,但是却很难给别人留下印象。换位思考一下,你也很难记住某个只会夸你“好厉害”或是满口“对对对”的人吧。
而别人对你的信心,并不是凭空生出来的,而是你告诉他的。
要敞开自己,但别把自己放的太低。谦卑是强者的专利,不够强的人要负责证明自己。
不要玻璃心(自动循环三遍)(此条不解释,你一定能懂)
跟一些人社交,跟一些人做朋友想“跟一个人成为朋友”和想“跟这个人建立社交关系”是完全的两码事。后者可以靠经营,前者必须走心。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成为朋友。
对于那些你实在喜欢不起来,但又不得不维持关系的人,不妨用点套路。适当的变通,可以帮你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
如果你想要把一段关系从“互利”变为“友谊”,你就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更多耐心,建立更深的了解,在欣赏对方某一点的同时,也接纳硬币对面你不喜欢的那一半。
在建立关系之前,你得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预祝成功升级。
升级版的问答又回来啦~
请将你的问题发送到,我会挑典型的问题放在公号上回答,提问如被选入文章,一律默认匿名处理。
来找我玩吧。
——爱你们的兔子♥
陶瓷兔子
解局情绪化,专治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