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连载这套安野光雅的数学绘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1。
不是一伙的
魔力药水(下)
顺序(上)
顺序(下)
比高矮(上)
今天我们继续《比高矮》的下半部分。
大家还记得上一期,为了给不同容器里的水比高矮,我们制作的“棍子”吗?
这些“棍子”其实是粗细相同的瓶子,把不同容器里的水倒进这些瓶子,水位越高,说明这个容器里装的水越多。
关于这一点我们都有过体验:
水量一定时,糖的量越多越甜。
糖量一定时,水量越少越甜。
以下图文涉及剧透,加粗字体为绘本原文,其余为解说。图片来自绘本实物拍摄,仅供预览,感兴趣的读者请购买正版。
下面有一些瓶子,那个瓶子里的水最甜呢?
看一下水中有几块方糖就能比较出来。
在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方糖越多,水就越甜。
可是,如果水量不同,该怎么办呢?
这是前面制作的为水比高矮的棍子。在这些水里放进不同数量的方糖。哪一瓶会是最甜的呢?这个稍微有点难,让我们试着想想看。
把小矮人与最矮瓶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连上线,然后挪动其他的瓶子,使得其他瓶子的上下两端都在这两条直线上。
然后在小矮人和各个瓶子的方糖之间画上线。这条线越靠上,就说明瓶里的水越甜。
这是稍微有点难的比高矮。
干货就到这里啦,最后是为世界著名的10座高峰和10条河流比高矮。
进行比高矮之后,哪一个更长,那一个更重,人们一眼就能看明白。
(本册完)
-------------------------
今天的内容比较少,但孩子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不懂没关系,只要让他们对这个比较的方法有个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就可以了。
顺便说一句:糖溶解在水中会有饱和度的问题,即到达一定含量(上限)的时候,水的甜度就不变了,但在此我们不考虑这种情况。
在初等数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
A 5克水中含有1克糖。
B 8克水中含有3克糖。
A和B哪一个的糖分比值高(更甜)?高多少呢?
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计算,A是1/5,B是3/8,然后做一下通分,A是8/40,B是15/40,所以B比A高7/40。
用柱状图表示就是图1:
这里用到的就是“相同水量,糖越多越甜”的规律。
电线杆远看虽小,实际上的高度应该是相同的。这就是绘画中的透视法原理,与几何学中的比例意义相同。
如果让电线杆沿着oh线移动,向右时就会扩大,向左时就会缩小,如图2:
利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水量少和水量多的溶液设定成同样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溶液高度是相同的,但其中水和糖的比值并没有改变。
图3就是这样的应用,连接OH这条线,就是为了让A和B水量相同以后,用糖的高度来做比高矮,从而知道谁更甜。
以上内容用语言表达的话会显得繁琐,但如果用几何学上的图形来表示,相信就很容易理解了。
其它像“比例”“比”之类的术语,孩子不懂也没有关系,只要把比例用直观的方式让他们体验一下,就已经足够了。
原来看数学绘本还能学到地理知识呢!
好啦,《走进奇妙的数学1》到这里终于结束了,下周我们将开始本系列第2本的内容,不要错过哦!
喜欢这套书的,下面可以购买:
本文图片来自实物拍摄,仅供预览,感兴趣的读者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