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每日一读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每日一读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因为一场关于“性”的讨论,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对骂。
有人在网络上发出了一个提问:“如何看待一直以来都没有性生活的人?”
“这么大的人了,没有性生活,不是长得丑,就是长得丑。”
在他们的眼中,“性生活”不仅可以代表人的美丑,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耻辱。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评价后,感到十分生气,于是便形成了另外一个派别——优秀的人都不需要性生活。
后来,也出现了很多讨论“性”的文章,最火的一篇就是——《优秀的女孩是没有性生活的》。
在文章中,作者列举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
他们几乎都是忙着提升自己,没有时间体验性生活,甚至一度把“性”看作是一种低俗的活动。
至此,关于“性”的讨论,双方已经把各自的观点阐述的十分清楚了。
而上面的两个观点,无论哪个,我都无法认同。
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谈性色变”的年代了,但是大家的性观念却依然让人不寒而栗。
可见,现代社会缺乏的并不是聊“性”的勇气,而是性观念的正确传输与引导。
不以为耻,不以为傲
虽然已经2019年了,但性观念却依然十分极端。
不是认为性十分低级、肮脏,就是认为把性经验当作自己的优越感。
前段时间,我和一位北大高材女博士在聊天过程中,就聊到了这个话题。
我本以为,身为中国顶级院校的女博士,她对于性的看法一定会更加全面、客观吧。
从小她就是父母手心里的乖乖女,父母对于她的管教更是严之又严。
在成长过程中,她所接受的为数不多的性教育中,全部都是对性的鄙夷和偏见。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她,也变得十分“守身如玉”。
最让我感到无力的是,她不仅被传输了极端的性观念,还极其缺乏性知识。
似乎只要聊到这个事,下一秒她就会怀孕。
因为这种极端且偏见的性观念,早已在她的童年时期就深深扎下了根,并茁壮成长变成了一棵大树。
中国不缺性教育
缺的是正确的性教育
其实不是的,我们缺乏的不是性教育,而正确的性教育。
他们的女儿到了青春期,对“性”蠢蠢欲动。妻子的观念就是女博士的父母的观念。
她三番五次的强调着“性”的低级,但是却依然从女儿的书包中发现了避孕套。
妻子给女儿实行了严格的门禁,可是女儿依然偷偷的溜了出去。
电话中,女儿感到十分纠结,因为她正在考虑要不要与一个男生发生性关系。
如果你以后无论何时回想起这件事,都会让你嘴角带笑的话,你就去做吧。”
与父亲打完这通电话后,女儿最终选择了放弃与那个男生发生性关系。
性是人的本能,从来都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为性与爱永远都是密切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