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趣闻|老外在唐朝过得怎么样
日期:2019-05-09 20:53:43 作者:青梅煮茶 1 来源:个人图书馆 阅读:

 趣闻|老外在唐朝过得怎么样

  趣闻老外在唐朝过得怎么样

  2017-01-07 青梅煮茶 1

  公元630年,唐首都长安,一大队辫子军,在唐朝军队护送下,懒散地走进城内。

  他们刚在一场战役中败于唐朝,不幸成为战俘。然而,不同于一般战俘,他们并未享受捆绑待遇

  这群人的带头大哥是颉利可汗。

  在大哥的带领下,他们两眼发光,左右环顾着这座城市,这个他们即将定居的地方

  他的头上有几根毛?

  10年前,颉利可汗成为东突厥领袖。自此以后,便无数次骚扰唐朝,最终玩大发了,不慎被唐军队生擒。

  然而,唐太宗并没有赐死这个老对手。相反,太宗命李靖将他送至长安,赐他田宅,授他官爵,好生相待。

  借由此事,太宗告诉了各国人民:我大唐开明民族政策,可不是说着玩的。

  就这样,堂堂的颉利可汗,成了唐太宗的一颗棋子儿。

  2

  至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了长安。

  唐朝鼎盛时期,长安人口达到100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老外占到总人数的5%,也就是五万人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如今的北京城,常驻老外也就占总人口1%。

  这么多老外汇聚在长安,他们究竟过得怎么样呢?

  据金庸考证,唐朝近300年,至少任用了23名胡人宰相

  除了西边的大胡子,东边的日本人,也是唐朝官场的一道风景

  唐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了19批遣唐使。不少人参加了科举考试,在唐朝为官。

  你们还是人吗

  阿倍仲麻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哥,你帽子快掉了

  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自19岁来到长安后,30多年间,一直在唐朝为官,最高官至安南都护。

  后因思念家乡,请辞回国,唐玄宗念起功绩,任命其为唐朝驻日本使节。

  一个日本人,被任命为唐朝驻日本的大使,也是没谁了。

  除了耀眼履历,晁衡与大诗人王维以及李白,都是喝完酒,忍不住对两句诗的至交。

  外国官员存在,丝毫没有降低唐政府运行效率。相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不断地交流讨论,使唐政府变得越发自信开放

  各种宗教商业以及文化现象,得以在长安,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传播开来。

  3

  传教士,一直是长安老外中,核心人群

  唐朝王公贵族,虽普遍信仰佛教,但却丝毫不干涉其他宗教。

  为了方便教派传播思想,唐政府甚至会撒钱,为他们修建寺庙

  钱多到只能装X

  即便是一些较小的教派,唐政府丝毫也没有怠慢。

  西安曾出土一块石碑,上面记载道:

  唐代宗时期,波斯来的景教传教士,在寺内庆祝圣诞节,皇帝亲自登门,为其送去祝福

  唐朝的耶稣长这样

  开明的宗教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教派的传教士,来到长安这座潜在用户庞大的城市。他们相信,这里有无数劳苦大众等待着他们去解救。

  4

  唐朝时,商业十分发达。在唐政府保护下,通往西域的商路畅通无阻,进出口贸易往来频繁

  唐朝的商业世界中,西域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长安,你可以买到各种西域水果,比如葡萄石榴西瓜以及无花果等。

  也可以买到各种西域蔬菜,比如大葱大蒜菠菜韭菜黄瓜等。

  如此丰富的供货,当时任何国家瓜果菜市场,都无法媲美。

  在街头,你还可以看到各种神乎其神的,西域杂技表演

  右数第二位观众已经嗨了

  一些回鹘(今新疆周边地区商人,甚至做起了高利贷生意。当然,最后被我大唐政府依法取缔了。

  唐初期,西域人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商业世界的方方面面

  在与西域人频繁的商业往来中,广大人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提升

  5

  老外对唐朝文化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贵族妇女们,喜欢「西域风」穿着风格,胡服胡帽风靡长安。

  刚从「维密」走下台,好累

  皇帝更是热爱西域舞乐,潜心观赏研究,甚至自编自导。就差穿上一身女装,亲自登场表演了。

  那么老外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唐时期,老百姓将西边来的老外,统称为胡人。因为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所以对于不明白的话,老百姓习惯称为:「胡」言乱语。

  你造吗?二胡以前叫胡琴

  久而久之,「胡言乱语」进化为成语形容人说话没有根据,不符合实际的瞎说。

  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胡说八道、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作非为等。

  有趣的是,没有汉人和胡人,因语言不通,所造成的各种误会,也就没有这些成语。

  再举一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比如胡萝卜胡椒等等,都是唐时期从西域引进的。

  它们的名字,已经准确标明了它们的产地

  走进陕西省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唐时期人像雕塑,他们面貌各异,或大眼睛鼻梁,或长卷发黑脸庞,或尖额头下巴,或小眼睛胖脸颊

  卷发挥着没有手掌右臂说道:右边的观众你们好

  这些老外,生前都是墓主人仆人,他们靠着一技之长,博得主喜爱。主人死后,根据他们的外型,做成雕塑,希望到九泉之下,依然能欣赏到他们精湛的表演。

  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它已经融入寻常百姓人家,成为唐朝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6

  唐朝,一个自信而开放的朝代

  或许,他是一个安息来的商人;或许,他是一个波斯来的传教士;或许,他是一个罗马来的工匠;或许他是一个日本来的贵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趣闻|老外在唐朝过得怎么样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