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应当有一本《金刚经》
日期:2019-05-03 09:45:56 作者:梧桐 投觉 来源:投觉 阅读: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应当有一本《金刚经》

  四月已过,春天花儿,在你不经意间便片片凋零。

  十月一过,秋天的叶子,任风轻轻一吹便散落一地。

  你可有能力决定你于哪季坠落?

  如果你从来没有读过《金刚经》,没有体会过《金刚经》,那么可能生命里的许多无常困境是无法从根本化解的。

  《金刚经》,它是能断一切艰难的般若,能断一切期待恐惧的般若,是金刚般若。

  真正从他人和自己的期待中解脱的人,是相当了不起的,一无所期,一无所畏。

  《金刚经》言,未来心不可得。

  既然未来心不可得,既然过去现在未来皆是无常,那么我们就毋庸困在期待之中,而若是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恐惧和失望,如是,我们就可以真正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

  当一个人不太执著于诸如赞扬批评、得或失、苦与乐这类事情,当一个人不会因为被忽视而感到困扰,也不会因为被关注而感到激动,当一个人无需付出什么努力便可以忆念佛陀佛法以及法教的各个方面,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境界

  你可以想一想,即便是想一想,也是好的。

  物质主义永远无法真正根除我们的不安全感,并且,如果你太过屈从于物质的诱惑意味你的人生建立在不确定的、随时可能变化事物之上,这会让你变得非常软弱,非常坚硬,也非常散乱。当然,这也并非全然否定物质主义,没有物质,我们甚至无法行走在世间

  梧桐意思是说,毋庸执迷于物质主义,生命本身涵养着诸如清新自然无畏心灵面向。因此,我们可以在物质主义的风潮之中,留一点空白给参悟。

  或早或晚,你会发现,生命就是按照《金刚经》的教言展开的,譬如,无相,譬如,无常,譬如,不惊不怖不畏,譬如,清净心,譬如,如来,譬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你出离了所有的执著,你就不会被任何事情激怒,你就永远离于是非对错得失毁誉等等二元的分别,你就于此清净自在,而若是你仍然会被某件事情激怒,那意味着你仍然游荡于轮回之中。

  轮回,并不是有一个地方叫作轮回,只要你还在念头森林里游荡,你就在轮回。净土,也并不是有一个地方叫作净土,心净,无论是繁华都市嘈杂市井,还是偏远乡村幽静山谷,处处皆是净土。

  万法唯心。

  朋友问,如何正确地发心?

  发心,从方法上来讲,可以围绕六度展开。

  当你布施的时候,广大心自然生起,当你持戒的时候,也是在降伏其心,当你安忍的时候,就是在修无我之心,当你精进的时候,那就是勇猛之心,当你禅定的时候,则是寂静之心,当你般若的时候,就是菩提之心。

  这可以贯注到行住坐卧,每时每刻,你的发心会落到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之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又会投射进入你的心,如此循环往复,从相对的菩提心,到究竟的菩提心。

  究竟的菩提心,就是无条件的利他之心,其中全无任何的力求自保。

  有朋友问,《金刚经》是否可以让自己原有生命力得以完全自然地展开?

  《金刚经》提供了方法和路径,这就是佛法的伟大不可思议之处,所以,佛陀开示,须菩提涕泪悲泣。

  若是我们尝试以一种无所得的心,一种慈悲和广大的发心,去利他,去试图调伏另一颗心,就可体会到其中的艰难,以及对于智慧方便、善巧的要求之高,我们的心都太刚强了。你要言必饶益,你要不惧怕误解,你要扛得住诋毁。参悟,就是涓滴挹注、绵绵密密让你意识到无我的可能性、觉醒的可能性,从而无所畏惧投入到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事实上,无论是布施、持戒、忍辱,还是精进、禅定、般若,都是需要我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运用自己,真实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作为一位觉悟勇士,就是将追求安全感的狭隘心胸,换成一个非常宽广视野,那是一种无畏、开放和真正英雄式的胸怀,进入那种视野宽广的领域,就是学习如何在改变获得自在,如何让无常变成我们的朋友。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应当有一本《金刚经》,这样,你才可能心如止水,而且,只是可能。你必须付出相当的努力,你必须亲证,你必须永不退转。

  一条清澈溪流,流过了草木青华,也流过石畔落叶,它欢跃如瀑布时,不会被拘束,它平缓湖泊时,也不会被局限,这就是《金刚经》里最动人心弦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进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的生命模式更加趋于植物性,这不仅仅是我们不再需要肉食,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更加自然,更加单纯,也更加有力

   

  成就

  也欢迎加入投觉无尽藏~

  梧桐,20190503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应当有一本《金刚经》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