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壹习的三月。
如果不是这部纪录片,我想我可能永远都不了解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活得有多悲惨。
因为一只雌海象每3年产一胎,每胎只产1仔。
海象妈妈会对幼仔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若幼仔遇到危险,雌兽就会前往营救,甚至去攻击船只,或与凶猛的北极熊搏斗。
除了应对天敌和捕食外,海象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在浮冰或是海岸上睡懒觉。
按照正常寿命,他们至少可以在北极或近北极的温带海域里自由自在的生活30-40年。
2019年4月5日,有一部名为《我们的星球》的纪录片在美国上映。
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海象在此殒命,他们又是为什么聚集于此?
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不是一场集体自杀。
纪录片中这样讲到:
随着海冰的减少,海象被迫越来越多地在岸上生活,然而这个结果是悲剧性的。
海象离开水面后视力很差。它们爬上岸休息,有时候不知不觉就爬上了悬崖。
当它们饿了的时候,要回到大海觅食,但悬崖的高度根本不是它们能理解的。所以,经常会有很多海象从高高的悬崖上跌落下去。
只有人类的生命是高贵的吗?
那些侥幸远离悬崖的海象,就可以安然度过一生了吗?
俄罗斯有一个原始民族叫楚科奇人,他们捕杀海象的图片,极其血腥。
一只海象被捕后,会被直接处以“斩首”。年幼的孩子把玩着海象头,脸上没有一点惊恐的神色,可见已经习以为常。
无头海象会直接在海滩上被解剖,剔骨之后被捆成肉球,成批的运走。
猎杀海象的除了这个以海象肉为食的民族,还有许多利欲熏心的偷猎者。
鲸脂,是一种含脂肪十分丰富的动物油,一般是从鲸鱼身上获取的提取物。但是在公海捕杀鲸鱼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于是人们就把魔爪伸向了海象。
而一只雄性海象的油脂产量高达200加仑(1加仑等于3.785升)。
吴庆昌在《海洋世界》中写到:人们为了获取海象的油脂,曾对海象大肆进行捕杀。
在《必然帝国:新世界的奴役、自由与骗局》一书中也提到,屠杀海象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杀死海象没有任何困难,因为它们既不能抵抗也不会逃跑。”
海象狩猎业的发展,使海象的种群数量从二、三个世纪以前的数百万头锐减到大约7万头以下。
目前,海象牙和象牙的价格正在逐渐持平。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一个人高贵的体现,不在于他拥有多少稀有物品,而在于他能否平等的爱护其他生命。
我始终希望,人们是在自然界中认识的每一种生灵,而非冰冷的陈列馆里。
我不希望,以后我跟我的孩子介绍海象时,是指着书本上的图片,告诉他:“这是已经灭绝的海象。”
人类不是地球上的唯一物种。
我们与万物共生,也定然与万物共亡。
所以爱护生灵,即是爱护我们自己。
没有天敌的攻击,没有悬崖的危险,没有猎杀者的刀,一只海象的一生还可以有多悲惨?
可就是在这个堪比人间养老院的地方,安安不再是一只完整的海象。
牙髓炎,是所有人工养殖海象的一种通病,几乎每只人工养殖的海象都会受到这种病的折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海象的死亡。
被牙髓炎折磨的安安是幸运的,因为这里的兽医是全国首例解决海象牙髓炎问题的医生。
戴上牙套的安安显得很滑稽。
它既不像一只真正的海象,也不是其他任何物种。
当动物园里的人还在为自己聪明之举而骄傲时,我却不敢想象,如果这样的方法在全国推广,那么还有多少只海象会远离大海,带着不属于自己的牙套悲惨的度过一生?
尊重生命,不是把它们圈养在我们的世界里,想法设法的留住它们。
而是,让属于自然的回归自然。
大海上波澜壮阔的30年,远比动物园里养老般的30年来的有趣得多。
如果动物可以选择,我想它们并不愿意在人类的世界苟活。
毕竟,没有谁愿意像个物品一样,被囚禁一生。
最后:
全球变暖有多可怕?
北极熊失去家园,海象坠崖而亡,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干旱,疾病……这些“天灾”正因为气候变暖的加剧,席卷着全球。
而我们所目睹的其他生命的结局,或许就是不曾为改变现状而努力的,我们自己的下场。
豆瓣上有段话是这样写的:
“天地生万物。
人与动物的关系就像多米诺骨牌。生态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类仅仅只是这个链条中高智慧物种的一节。
正是由于野生动物的存在才使我们的地球生机勃勃,人们才可以听到鸟鸣深涧,才可以看到雨游滩底。”
因为我们,从不能独善其身。
让更多人看到,也是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