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534篇文章
今晚聊聊这段时间很火的996现象,就是工作996,生病ICU。很多人反对996,觉得这是公司压榨员工,没有人性的表现。
今天马云老师都来表态了,公开支持996,说奋斗的年轻人就应该996,很多人想996还得不到呢。
结果火上浇油了,一半人力挺马云,也有不少人开始怼咱们马云老师。
我也忍不住了,来说两句。
1
我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是,凡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各自不同的立场,这才是世界的真相。
关于996,我既不完全支持,也不完全反对,我要谈的是立场。
2014年9月份之前,我在家乡的一所重点高中当英文老师,虽然在体制里,但因为我们学校是当地最好的学校,所以工作挺忙的。
我们周一到周五,几乎每个晚上都是在办公室晚自习,辅导学生,批改作业;
周六一般都是要补课的,周日有时候还要值班。
可以说,那四年工作的时间,是标准的996。
但是我却离职了,来到了香港。
不是因为我不能吃苦,受不了工作压力,而是我发现了这份工作的成长瓶颈:几乎每年都是重复的生活方式。
时间被压榨做重复的事情,没有时间接触更高级的圈子;做的事情也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的工资,第一年不到十万;到了工作第四年,也就十万。
2
后来我来香港,做海外金融业务,又在深圳做新媒体业务,从2015年到现在,也差不多四年时间,其实忙碌程度一点都没少。
别说996了,就根本没有周末的,简直997好么。
我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创业小白,到现在能和你讲一整天创业的机会和踩过的坑,都快成半个创业导师了。
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小镇青年,到现在不能说财务自由吧,也算是个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的财富中年了。
所以,你们看到了么,同样的996,完全不同的效果,完全不同的人生。
所以,根本不是996本身工作模式的问题,也不是公司压不压榨的问题;
前两天我在上海办公室,和我上海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吃饭,我和她们说:
“在咱们公司上班呢,确实是比较辛苦的,但是如果在我们公司工作,如果三年时间,挣不到一套上海买房钱的首付,那你就可以辞职了。”
所以,大家不要再讨论996本身了,而去思考背后更深层的东西。
记住,这个世界,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叔最近搞了一个订阅小号,叫“S叔投资日记”,很多不方便在这个主号上发的一些私人的碎碎念,尤其是一些投资和理财方面的心得,会在这个小号上发布。
扫个码,求关注哈,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