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回复“书单”获取30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这是果妈阅读会员投稿文章的
—第156篇—
作者:小薇
坐标:北京
在果妈阅读4月儿童阅读主题中,果妈精选了5本关于儿童阅读的好书,其中就有《说来听听》。
这是一本写给老师、家长、图书馆员的儿童阅读分享指南。作为一个妈妈,在这里和你分享看完这本书的3点感悟。
看完此书后,发现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图书馆员,面对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说出来。看过一本书之后让他表达出来,因为通过充分表达,每个人的思考能力将会获得提升。
书中详细解读3种分享方式:分享热情、分享困惑、分享关联性。以及四种表达方式:说给自己听、说给别人听、大家一起来发言、聊出新想法。
而作为一个妈妈,我们就是要通过孩子的阅读,让他说出他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这样不仅能够锻炼他的表达能力,也能让他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让他学会思考。
我记得我家孩子小的时候很喜欢一本书叫做《好饿的小蛇》,那个时候三岁多,他喜欢一遍一遍的翻着这本书,第一次,我给他讲这个绘本的时候,他就听得哈哈大笑。
之后听多了,他就愿意跟我分享书中的内容,还会延伸到其他地方,比如小蛇又走到了哪里,又吃了什么,自己还会说:“它吃了那么多东西,肚子会爆!像炸弹一样,砰的一声炸掉!”然后我们就和他一起哈哈大笑。
我相信,在那一刻,孩子享受了其中的过程,他把他的喜欢分享给我们听,他希望我们和他一起感受这种快乐!
2、儿童都是天生的评论家
此书的作者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评论家。”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到两个重点词,一个是“天生”,一个是“评论家”,天生就是指与生俱来的,不用你去教。孩子是有评论能力的,所以他们是评论家。
但可惜的是,作为大人,作为父母,我们往往都不相信这个理论,我们不相信孩子可以是评论家。书中指出“不论他的能力极限在哪里,只要有外在条件配合,他还是有机会发挥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
我认为在生活中,不要管孩子评论的好与坏,我们要做的就是听,与他回应,而不是评判。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评论能力。
3、创造“说来听听”的机会
“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就是: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还是好恶。
在家里,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提问,来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和他讨论。
书中提供了很多具体的实例和模板,让我们学习。比如“你是怎么想到的?”关键句“说来听听”,让孩子愿意说,说什么都可以,天马行空也无所谓。
正如《说来听听》译者在序中所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书作者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第一手实务记录,并希望籍着“教育”,让孩子们学习并体会“语言表达”的有限与无限。更重要的是,亲尝阅读之乐,最好是食髓知味,从此上了瘾。让孩子多参与学校或者朋友间的读书讨论,就算在家里,有时候和几个小伙伴,也可以来一场小型的现场读书会。如果有同伴的参与,相信他们会更有动力来发表意见,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有些小小的争吵。
我记得我家孩子有一次上完幼儿园,就在幼儿园门口,有个家长拿来一本绘本。起初,她只是给自己家孩子讲,没想到,讲着讲着,就围过来一群小朋友。
绘本名字忘了,但是记得里面讲了彩虹,讲完之后孩子们就开始互相讨论,有的孩子说见过彩虹,有的孩子说下雨天天晴了才会见到彩虹,还有的孩子甚至指出书中有的地方写的不对,争论不休的样子真是可爱。
整个过程中,孩子在各抒己见,这说明首先他们都有认真的听这本书,对这本书有一定的理解,然后会对此进行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我很喜欢这本书最后一个部分关于一个教师的随堂日记。通过几天带着学生们共读一本书,告诉读者们一些“说来听听”的方法。看的时候,发觉我也身临其境,仿佛自己是那个老师,又仿佛自己是她的学生,很想去跟着她一起读书。
所以,作为一个妈妈,看过此书,可以更好的运用到孩子的阅读中,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来,孩子,说来听听!
4月儿童主题阅读,除《说来听听》外,还有《阅读的力量》、《幸福的种子》、《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和《帮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通过这5本书的学习,你将会获得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和力量。
现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加入果妈阅读社群,即可聆听果妈解读这5本书的音频哦。一个人能走多快,取决于他自己。而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同行者。未来的日子,让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成长更懂孩子、更爱自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