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我来说点扎心的真话。
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很多道理都知道,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说一件事。
早晨去公司,看到同事的桌上摆着早饭,我知道他向来不吃早饭,之前我们讨论早晨吃什么时,他还表达过鄙视。
他说,知道,但我想多睡一会儿。
他说,上午总饿,还头晕,低血糖,胃也不太好,医生说和长期不吃早饭有关,所以就吃了呗。
我继续说,早饭应该自己做点,你买的这些油很大,也没有家里卫生啊。
他说,我知道,可来不及在家吃,就路边买点,吃了不饿就好。
我又问,那你干嘛不早起?
他说,昨晚睡得晚了。
本来这只是一件小事,可今天总在我脑子里打转,想想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多的是这种“道理知道但做不到”的时刻。
又不是不知道熬夜的坏处,又不是不知道不吃早饭的坏处,但就是做不到,非要等到生病了,身体难受了,才能稍微改正一二。
道理是道理,人生是人生。
真是痛的领悟。
2
很多时候我们都犯过一个重大的错误,那就是误把“知道”当作“明白”和“领悟”。
比如熬夜,是个人就知道熬夜有诸多坏处,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早睡呢?
因为熬夜坏处的道理,你也仅仅是知道而已。
你没有因为熬夜带来过什么弊端,所以就算你知道了它的坏处,也不会去及时改正。
道理,在你没有真正实践验证它之前,它不能称之为“道理”,只能说是一个“逻辑”。
逻辑是什么?
就像因为熬夜,导致身体不好。
这个道理里只有因果,没有过程,不会告诉要熬多深的夜,会造成身体如何的后果,剔除掉各种因素,只看开头和结尾,这就只是一个逻辑。
就像数学题,一个公式套用能带来一个结果,书上都有举例,你看了一眼,但不知道推算过程,不懂得公式变形,最后其实只知道了一个题目模板。
你正在打一场拳击赛。
于是你知道了一个道理,这看来太简单了,只要绕到他的右边,给他右脸来上一拳,比赛就结束了,你就赢了。
比赛正式开始。
对方果不其然出了左拳,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一拳打翻在地。
你想不明白,为什么啊?我明明知道他喜欢出左拳,我也知道要绕到他的右边,可为什么我还没来得及绕过去,就已经被打飞了呢?
“他喜欢出左拳”。这就只是一个道理。
3
于是,人们总结出另一个道理:道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问题来了,为什么做不到?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没有执行力?
其实,执行力和能力不能划等号,很多时候,就算你有这个能力,你也不去执行。
还会告诉别人说,我没有能力,所以我不能执行啊。
就像熬夜,你明明可以早睡,你有能力在该睡的时候关上灯睡觉,但你偏偏不这么做,这就是典型的有能力,但不去执行。
你又不是不会背单词,你又不是不会跑步,你又不是不会读书识字,可你就是没办法让自己坚持学习、每天运动、选择阅读。
你其实完全拥有做这些事情的能力,你其实也有使用这种能力的执行力,但你就是执行不起来。
你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再熬一会儿夜,明天再背单词,不跑步也不会怎样,不阅读也不是文盲。
你会给自己一个潜意识是:又不是我不会做,只是我没做而已。
我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早睡谁不会?
这是一个自我意淫假象,会造成另一个心理:看到别人的某些成绩,你会做一个柠檬精,酸得要死,然后心里暗自想,我只是没做,我要是做了,肯定比他强。
你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的道理,你也有早睡的能力,但你没去执行。
那知道了这些道理,又有什么卵用?
4
道理中的很多好处,并不能带来那种“及时行乐”的感觉。
努力是一件多麻烦的事情啊。
很多努力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甚至一时三刻都带不来什么好处,还要硬着头皮遭受磨难。
于是,一努力不仅没看到及时效果,还总遇到挫折,就会想“我这是在干嘛”,我明明可以舒舒坦坦地过日子,何苦要逼自己?
然后,就选择了放弃。
努力不是一个人生必选项,不努力的人也有自己的活法,人们总说要“及时行乐”,可没说过要“及时努力”。
虽然道理告诉你,努力会带来成功。
但成功的好处也不是一时三刻靠一丁点儿努力就能带来的,而且这种好处,完全没办法抵消你现在过得舒服的感觉。
成功很棒,但不成功好像也不会怎么样。
就像你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身体好是一种“成功”,但你现在没有因为熬夜带来身体糟糕的坏处,那么身体好的“成功”也不足以让你去做出早睡的努力。
早睡意味着你要改变,一变就会打破你的熬夜习惯,就会感觉不适应。
你知道这个道理,但及时行乐实在太具有诱惑力。
你会想,算了,反正也没怎样,如果熬出了黑眼圈我还有最贵的眼霜,身体不好还有保养品和枸杞,不用怕。
你不仅没努力,还会动用一切手段,提前预防或弥补弊端,从而让你的现在可以继续及时行乐。
在这些时刻,道理还只是个逻辑,依然没什么卵用。
5
那什么时候,道理才能真的变成道理呢?
很简单:痛了才会领悟。
只有真的亲身体验到熬夜带来了身体的坏处,各种弥补也无济于事,吃亏上当受伤后,才会幡然醒悟,告诉自己别再掉以轻心了!
这时,道理原本简单的逻辑因果,就会加入你熬夜经历的过程,丰富出更多的适合你进行改变的执行力。
然后,你才会老老实实去早睡,用以规避坏的结果。
但请注意了!
原道理是:早睡对身体好。
但你做出努力的初衷是:早睡可以治疗或规避自己现在身上的疾病。
这可是两码事。
你因为熬夜得了疾病,选择早睡,不是因为早睡对身体好,而是因为早睡可以让你治病。
有80%可能性是,当你的身体恢复健康后,你又会渐渐恢复熬夜。
这才是人们记吃不记打的原因。
人们知道一个道理,但在日常生活中,擅自篡改了这些道理。
将原本可能比较长远的因果关系,变成了立竿见影的因果关系。根本上还是想“及时得乐”,想快速得到好处。
从之前的早睡可以让你的身体好,变成了早睡可以让你现在的疾病痊愈。
一旦身体痊愈了,这个道理体悟了,然后就抛之脑后。
人都有遗忘的本能,当你的伤痛变好,痛点记忆也越来越模糊的时候,就会又一次打回原形。
这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你说人有多狡猾?
6
根据这个特性,很多人建议要懂得啦坚持啦自律啦有规划啦等等,但我有一个“反”建议。
我们再来看这个道理:努力会带来成功。
它被人们冠以典型的鸡汤,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是,努力不一定会带来成功。
细想一下,明明有的人就是靠努力带来了成功,但你为什么说它是鸡汤呢?这是努力的问题?还是成功的问题?
我来告诉你,这不是鸡汤,这也不是道理,这依然只是一个逻辑。
有因有果却没有过程,而且这个果,实在太过缥缈,什么是成功?怎样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不知道。
它更像是一个虚伪的假象,它不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坚持动力。成功如果不实现,好像也不能带来什么坏处。
这时,我们就要谈“做”的本质,也可以称之为努力的本质。
你要对抗某些东西,改变现在的生活,对抗你的对手,改变你的陋习,会让你在社会的竞争中更好活下去,这才是努力的绝对行动力要素。
完成分内工作,与别人竞争,想要升职,这些都是你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是最及时的因果关系。
修改道理,是一个原道理的验证过程。
比如:原道理是“努力就会成功”,改为“努力会让你升职加薪”,一次次努力的因,都会带来一次次升职加薪的果,一次次升职加薪如果顺利完成,累积在一起,不就是成功?
所以,努力会带来成功。验证完毕。
有些道理太过宏大,一旦宏大就会显得虚假,那只能慰藉心灵,却带不来任何执行力,甚至让你连关上灯直接睡觉的动力都带不来。
如果将道理进行修改,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像是及时行乐,你也能通过努力及时得到。
而且,等到把大道理改成小道理后,你就会发现这些道理不再是纸上谈兵,可以更好去实行。
这时,道理就不再是一个逻辑,它会变成方法论。
就像“早睡可以身体好”,你做不到,你觉得身体好这个“成功”太虚,但如果改成“早睡能让你第二天皮肤变得好”,就很容易去做了。
人要活在当下,也要赢在当下。
只有当下紧握在你手里的,才真的是你的。
7
最后,我想谈谈选择。
因为哪怕是修改了道理,拆分成目标,有的人依然不做。
只要不是我觉到的、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
只有我自己觉到的、悟到的,我才能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实际上,面对领悟道理或那些该做的事情,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
我不想劝你去经历,不劝你懂太多。毕竟,一个懂太多的人,大多都不快乐。
但我劝你谨慎选择。
生活其实处处都有选择,你熬夜也好,早睡也好,偷懒也好,努力也好,其实都是你的选择。
从来没有一条道理说:你知道了这些道理,就非要一条条都去做到。
这是逼迫,其实大可不必。赢也不一定是每个人的目标,但你要学会选择性去生活。
你的这个选择,到底是为了什么,你能得到些什么,你为了这些得到去付出是否值得。
选择好了,就义无反顾去做。
既然做了,就别后悔。
就算你喜欢熬夜,你觉得熬夜很爽,之后身体出了问题你也觉得没关系,你愿意承担,先行乐再改正,这说到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最怕的是,你明知道有些事情迫在眉睫,但就是不做,等到受了打击,痛了才能领悟,然后再去后悔,那就真的是活该。
是否领悟道理,是否去做,都在你。
只是,被生活的左拳打倒时,你别捂着脸喊疼,也别觉得委屈。
因为,你其实已经选择过了。
END
♠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单机版生活:修心的「自习课」
▼
不 懂 你 的,为 你 哀 愁 。明 白 你 的 ,叹 此 生 值 得 一 游
♫ / a bit of tears —— 光田康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