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最大的尊重。
1
前阵子朋友圈被《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刷屏,连带着女主角陈意涵也火了。
今年2月10号,36岁的陈意涵生下儿子小初,在微博宣布当妈:“我叫小初,世界您好。”
可是自从电影上映,某些偏激的观众把对角色的不满发泄到演员身上。
这段传闻是从当年陈意涵的某个采访衍生出来的。
在某段采访中,她对记者说:“自己从高中到现在已经不记得谈过多少次恋爱,前男友可以组成一个足球队。”
这段话后来被外界解读为陈意涵在炫耀自己前任多,甚至发展为她有过47个男朋友的谣言。
后续陈意涵自己说了“喜欢恋爱的感觉”,所以在每一段恋爱里也都是真心付出,认真对待。
哪怕这样依旧有人因为这句话骂她“不检点”,真是可笑。
2
前不久我才写了一篇文,里面某个男明星在节目中炫耀自己婚内出轨八十次左右。
他说这句话的语气是洋洋自得的,甚至说出“我太受欢迎了”这种话。
真是荒唐。
这可是婚内出轨,而且不止一次,可是那些为此欢呼的观众非但没有以此为耻,反而引以为傲。
而陈意涵只是在结婚前谈过几次恋爱,因为这样就被骂“不检点”,这未免太不公平了。
都2019年了,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为什么还如此泛滥?
像我身边就有某些单身男性朋友,常常会炫耀自己交往过多少任女友,女友如何对他死心塌地他却无动于衷......
别人对他的评价都是“阅人无数”、“牛逼”之类的。
可如果这位朋友的性别是女生,那么别人的评价一定离不开“不知检点”、“公交车”等侮辱性的字眼。
3
生活中,短发、平胸的女人经常被叫成“男人婆”,年龄大女人又会被叫成“老姑婆”,诸如此类太多太多......
去年,浙大社会学系教授冯钢几年前的一条微博突然间被大量转发。
这条微博的内容有一句是:
女生读研后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读研期间也少有专心学问的,大多混个文凭准备就业。在跟网友争论时,他还说出了“如果女生都懂男生的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多女生落单了”之类的话。
一个人是否努力,是由他为了某个目标,某件事付出了多少而定,什么时候是由性别决定了?
而且不只女性,社会上关于男性的歧视也多得是。
那天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美妆博主的视频,对方化妆技术高超,视频也拍得很有质量,可是底下评论几乎都是骂的。
因为他是一名男生。
点赞最高的几条评论意思基本雷同:“中国的男人脸上只能涂一种东西,那就是迷彩。”
有些没素质的更是直接开骂,说这名博主是“娘娘腔”、“娘炮”。
可是在脸上涂什么难道不是自己的自由?
自己的脸,我乐意涂什么就涂什么,花你家钱买护肤品了?
女生留长发还是剪短发,那都是她的自由,就算你看不惯,你也没资格歧视对方。
男生喜欢护肤,化妆,那也是他的自由,别人没花你钱,凭什么要按照你的喜好去活?
4
我的老友老范,跟老婆非常恩爱,夫妻相敬如宾,可是在某些人眼里,总觉得老范不够爷们。
老范的婚姻生活并不是男主外女主内。
老范的老婆是销售经理,工作经常需要在外跑。老范的工作跟我一样,文字工作者,所以夫妻间反而是老范在家居多,所以家务,包括照顾小孩这些都是老范做得比较多。
有一次我们几个同事上老范家聊点事,事情谈完后老范留我们几个吃饭,当时他老婆也在家,但是洗菜做饭这些事全是老范包了。
回家的时候,在车上就有一个同事开腔了:“你们觉不觉得老范有点娘炮啊?”
他开了个头,立马就有同事搭腔:“就是啊,大老爷们的谁在家会洗菜做饭啊,这些不都是娘们才做的事?”
听了一会,我忍不住打断他们:“家务活总得有个人做,谁做不都一样,有什么娘炮不娘炮的,那只是老范两口子的相处模式。”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都有选择生活的自由。
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认知,去对别人的人生设定条条框框,谁都不是上帝,没权利要求别人认同你的认知,也没资格歧视别人的认知。
你可以不接受那种思想,但是你必须尊重别人的选择。
就像俞飞鸿所说:我们所追求的,一直都是一个平权的社会,而不是男权或者女权,这是基本人类人性的人权。
生活中最烦的一种人,
就是喜欢强迫别人
按照他的想法去活的人,
你遇见过这种这种人吗?
留言告诉叔,
给橙叔点个“在看”,
让我知道你在看。
-猜你想看-
|知名男星吸毒被抓,卖惨求复出:谁来给那些已逝缉毒警察一次机会?
|约约约真的可以毁了一个人
|郑爽,你终于做回楚雨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