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 正 的 乐 观 是 允 许 悲 观  ”
  今天是愚人节。
  16年前,身患抑郁症的张国荣,纵身从24楼跃下,跟世界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时至今日,每年都有人在问:
  哥哥,你还要骗我们多久?
  今天,我想讲的,也和这件事有关。
  看到上面这条微博,你会不会嗤笑一声,觉得又是哪个小孩在无病呻吟。
  你会不会想到,这个发了13个感叹号、看上去生机勃勃的人,15天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还有这个姑娘,前一天还转发了抽奖微博,第二天就对世界失去了信心,走得匆匆。
  “落在一个人生命里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这句话应该换成:
  “落在一个人生命里的雪,我们或许一点都看不见。”
  你永远不知道,那个偶尔在朋友圈矫情的人,是不是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也不会想到,那个每天逗你笑的人,到了深夜会嚎啕大哭。
  在一个视频采访里,几位参与者被要求读抑郁症患者的微博,只是他们事先不知道。
  一开始,他们觉得内容很矫情,都笑了;
  现在的人好早熟啊
  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生活
  我也不想工作
   单身狗写的
  可当真相被揭开,他们全都错愕、沉默、甚至有人哭了。
  视频在下面,点击即可播放,令人深思。
  2017 年的数据显示
  全球约有 3.5 亿抑郁症患者
  中国约有 5400万 人确诊抑郁症
  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 4 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到 2020 年,它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
  人类第 2 大疾病负担
  然而抑郁症患者的实际就诊概率,不超过 1/3 
  即便治愈,复发率也高达 75%~80% 
  在知乎搜索:抑郁症的表现有什么?
  最高赞的评论不是学术的解释,而是一句扎心的自述:
  “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
  国人对抑郁症的了解少之又少,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17年,林肯公园的主唱查斯特 · 贝宁顿去世之后,
  他的妻子发了一条推特,照片中的贝宁顿开怀大笑:
  有个精神病院的护士也说过:
  “只有抑郁科,我是从来不敢去的。
  别的科,有狂躁的、傻笑的、要杀人的。
  只有抑郁科,是一点声音都没有的。”
  对于很多抑郁症患者来讲,光是认识到自己有抑郁症,就很困难。
  更别说让别人重视起来了。
  对于身患癌症的人,乐观是一种勇气,值得敬佩。
  对于残疾人,好好生活是一种坚强,值得歌颂。
  对于身患抑郁症的人来说,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句“想开点”。
  刘嘉玲在历经了人生的光辉和低谷之后,说出了成年人的心声:
  每个人其实都很不容易,但他可能是调整好了再出来的,所以你没有看到他的不容易。
  对于身患抑郁症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伪装了太久的人,面具甚至会长在脸上。
  笑不是因为快乐,哭不是释放压力,连歇斯底里的力气都没有。
  抑郁症,就像是一场灵魂的重感冒,只有患病的人知道。
  精神科医生曾奇峰进行诊疗时,经常会被提醒:
  不要管抑郁症患者叫“病人”。
  但是他坚持这么称呼诊疗者。
  “因为我心里没有羞耻感。”他说得掷地有声,让人无法质疑。
  这世界上,有人开心,就会有人难过,有人健康,就会有人患病;
  有人想的开,就有人想不开,都正常极了。
  “抑郁症”不应该成为患病者的羞耻,备受冷眼和嘲讽。
  如果你在外面,看到一个人坐在地铁里、公交上、花台上,旁若无人地流泪。
  请不要对他投去好奇或者怜悯的目光。
  因为他已经忍耐到了极限,等不及回到家关上门再崩溃了。
  对于很多在抑郁症边缘的人来说,除了治疗,他们还需要治愈。
  不是说“坚强点”“挺一挺就过去了”这么简单。
  他们需要的,是陪伴,理解和触手可及的温暖。
  日剧《丈夫得了抑郁症》中,小晴给丈夫的治愈,是不离不弃:
  逼患病的丈夫辞职,离开高压的环境,好好休息;
  用小小的身躯,承担起生活全部的压力,让丈夫安心养病;
  无论什么时候,都用笑容和体温去融化着丈夫冰冷的心。
  照镜子的话,你不见得能看到你哪里好;
  但若你去问问爱你的人,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好法。
  人生很短的,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
  即使所有人都在说:你要更努力一点。
  我也想告诉你:
  眼眶都红了的时候,就别总是笑了;
  痛苦的话,就不要那么难为自己了。
  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因为总有人偷偷爱着你。
  如果快乐很难,那我祝你平安。
  下面这个专访视频,是我和北海爷爷一起录制的。
  不仅解答了很多读者对新书的疑问,也分享了一些人生感悟。
  这本书治愈了很多人,如果也能给你带来温暖,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关于新书,我知道很多朋友等了很久,想买来送人却苦于没有现货。
  经过第四次加印,现在我终于可以踏实地告诉你们,现货充沛,不必等了。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