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羽佳尝试的一个全新栏目——书摘,旨在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解决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养育难题。每期我会精心挑选最典型的主题,详细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以及如何预防等,便于你更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成长信息。一起看看今天的养育问题吧!
※ 问题描述 ※他大声尖叫、嚎啕大哭,扭来扭去,只能硬拽才能让他进去。
有时候,我甚至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希望没有人知道他是我的孩子。
※ 解决方案 ※
了解情形,理解你的孩子和你自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对未知的恐惧是非常普遍的情形,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而且,一旦孩子有过看医生的经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感到过疼痛(如看医生时候抽血或者打针,看牙医堵牙引起不适,理发时头顶嗡嗡嗡的机器和剪刀),那他们自然不想再去,这很容易理解。
【可理解归理解,有的事情还是必须要面对,如何让你和孩子更从容面对这些棘手问题,相信我们都想要知道。】
你心疼孩子,虽然,这些“不那么愉快的”事必须要做,就像孩子生病,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痛哭拒绝,就同意他们不去医院不看医生……
但你可以做一些事情,让这种经历对相关的每个人(包括你和孩子)来说,变得不那么痛苦和艰难。
建议1.尽量将这种经历变得有趣。可以将这件事与去商店、蛋糕店或者公园结合起来。试着这样说:“我们先去看牙医,然后就去书店。”或者“理完发之后,我们可以去蛋糕店买一块你最喜欢的糕点。”
2.要向孩子解释打针确实会有点疼,但很快就不疼了,而且打针有助于他今后的健康。
(亲测有效,承认有一点疼,比一味地欺骗孩子一点都不疼,更能让人接受,而且再有下次孩子也能直面这件事,否则他会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下次就会更拒绝。)
3.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理解他希望不用理发或者洗牙,又或者不想打疫苗,但这不是一个选择。要和善而坚定地做需要做的事情。
(和善而坚定,也是全书最推崇的养育方法,在后面的摘文里会经常遇到)
4.允许孩子哭,并且及时安慰他的情绪。不喜欢打针、理发或者补牙没关系,等结束后,或者你的孩子想要说说他的感受,那就耐心倾听吧。
但更多时候,是他们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为孩子感到难过而反复提起,或者家长沉浸痛苦情绪中,这只会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延长这种痛苦。
5.带上你的相机,拍一些照片。可以把这些当作一个难忘的经历,收藏在一个专门给孩子准备的相册里。以便日后你们能够谈起当时的情形,以及孩子对事情的感受。
6.如果你的孩子因某些慢性病需要大量长期医学护理,尽量让看病成为一件就事论事的事情。可以在家庭日历上提前标注好就诊日期,好让孩子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7.如果你觉得自己太脆弱,可以让爷爷奶奶带孩子去就诊。(良心推荐!!非常管用。你的痛苦很可能影响到孩子情绪,如果这样,不如换其他家人带孩子就诊。也是很调皮了~)
预防问题的发生1.选择专业性强的儿科医生和儿童理发师。他们有适合孩子的专业设备,方便孩子就诊、理发等事项的顺利进行。
2.调整你的心态。一位糖尿病人的妈妈就曾决定,永远不会因为孩子的疾病,就不再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你的勇气会带给孩子莫大的鼓舞和勇气。
3.如果孩子需要用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如糖尿病注射(这或许是最难处理的一种情形了),不要试图用权力逼迫孩子,而要和孩子一起专注于寻找问题解决办法,这样,孩子能受到鼓励照顾自己。
4.带孩子参加一些相关的公益活动和互助小组,让孩子们互相分享对自己有效的解决办法。
6.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魄,减少看医生的次数。
7.角色扮演游戏。尝试对孩子这样说:“现在你是牙医,我去看牙医的时候需要怎么做?”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进行练习,利于孩子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以及该怎么做。
孩子们能够学到的生活技能有时,忍受暂时的不舒服是必要的,是为了避免将来问题变得更严重。你的孩子能够知道自己有能力处理这些难熬的事情。
养育要点1.不要因为你自己不喜欢看医生或者理发,就逃避做有利于孩子健康的事情。
2.时刻记住,孩子会从你的态度中吸取能量。如果你感到恐惧,孩子的恐惧很可能会增强;如果你平静地接受事实,孩子也会得到安慰。或许你的平静不能完全消除孩子的恐惧,但会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小结:《正面管教》是羽佳最喜欢的育儿书籍,它真实有效,不做无谓探讨。
没人天生会做父母,羽佳在日常养育中,也同样会遇到让人抓狂的时刻。怎样更好地面对和化解,成了羽佳日常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们爱孩子,愿意将最好的都给他们,最好的物质,最好的精神,最好的养育。
好了,今天的书摘就到这里,欢迎家长们把你们遇到的养育问题告诉羽佳,我会挑选典型问题整理分享。
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