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快2岁了,现在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物品也有了更多的占有欲。有一次店里的一位住客逗她:“小宝贝,你的玩具真好玩,借我玩一下呗”,只见小家伙把玩具拽得紧紧的,脸上写满了拒绝和不情愿。我当时随口就说了句,真是小气鬼。
我以为客人会开玩笑的附和一下,说小气鬼之类的话,没想到她说,“你不是小气鬼,这是属于你的玩具,你不同意阿姨就不玩了。”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刷新了我对教育的认知。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不是做人要大方,要懂得分享吗?
于是我赶紧去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了解到原来孩子在2岁左右会经历物权敏感期,就是对物品有强烈的占有欲,一味地劝说或强迫孩子分享,会让孩子自我价值感低,不懂得拒绝,甚至牺牲自己,讨好别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请你帮忙,答应吧,并不是力所能及的范围;不答应吧,又抹不开面子。于是,半推半就,事情办好了,心里又实在感到委屈;事情没办好,还惹得一身麻烦。遇到追求你的异性,答应吧,心里其实并不喜欢;拒绝吧,又怕伤了对方的心。于是,不点头、不拒绝,最后烦恼了自己,也耽误了别人。
从小,就有人教会我们助人为乐,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该如何去拒绝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害怕拒绝别人,觉得这是一种伤害。其实是太高估自己了。
三毛说过:
不要害怕拒绝别人,因为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侯,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不行就是不行,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干脆的拒绝,其实是把选择权还给对方,对于求帮忙的人,被拒绝后,他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寻求其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在你这里徒耗精力。对于求爱的异性,被拒绝后,他也可以尽早结束猜心游戏,去找到真正属于他的爱情。
生活中,你是懂得拒绝的人吗? 说说你拒绝别人或者被拒绝的那些事吧,晚安。
慢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