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因为未婚未孕,我成了第一批被开除的人
日期:2019-03-24 09:00:15 作者:山寺 来源:有意思报告 阅读:

因为未婚未孕,我成了第一批被开除的人

  2018年寒冬成千上万女性抱着自己东西走出了公司大楼。因为未婚未孕,她们成为了第一批被裁掉的人,上一秒还在开会,下一秒就被注销了公司邮箱时间太快,当她们意识发生了什么时,已经成为了被扫地出门的尘埃

  生而为女,我很“抱歉

  这个世界对女性和单身狗一直都不友好,当这两个身份叠加时,将成为双重的恶意,双重的“酸爽”。

  裁员时,优先裁掉,招聘时,最后录取,别说升职加薪、优秀员工,就连工资都拿不到男性的八成。①

  真的是因为资本家没一个好东西吗?说来,HR也很无奈

  女性的黄金就业年龄是22-35岁,这段时间刚好是生育高发期。在这13年内,要二胎的话,孕期加产假至少要2.5年,意味着总有五分之一的女员工在怀孕生娃

  如果公司的女性多,经常会发生无产假同事疲于奔命也干不完活,不得不招新员工的情况。等休产假的同事回来了,两人大眼对小眼,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你死我活

  于是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公司,如果无法做到孕期、哺乳期加班,月子时刻对接工作,28天回归工作岗位,很多女性根本不会考虑孩子

  等到她们真的打算生孩子,只能自降薪资换个轻松的工作,或干脆休息一段时间

  数据来源:领英“女性职业机会调研,生育前后近1/3的女性更换了工作,或最终没有回归职场

  世界对女性太残酷,不仅要忍受十月怀胎,还要接受“降维打击”。

  终于,最担心结果出现了——很多90后女性选择推迟生育、丁克、不结婚

  延长产假是救女性,还是害女性?

  在严峻的就业歧视下,2018年中国人口生育率跌至40年最低水平,逼近1%,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

  而个人的工作,企业生意国家发展建立在人口红利的基础上。因此生育率一低,立马有人跳出来说,都怪女性没时间养娃,必须延长产假,立刻马上,一个月不行延长一年。

  如果实行,生育率能否提高我们不好判断,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女性的就业歧视又要加剧了——延长产假那么久,哪个企业还敢招未孕女性?就算招了还得防着生二胎。

  恐怕以后女性找工作都要签卖身契了:三年绝不生娃,终生不要二胎。

  随后生育率又低了,产假又延长……一个恶性循环开始了。

  有人认为这好办,让男性也休产假不就完了吗?

  乍一听是有道理的。如果所有人都有同样的产假成本,那么就不会造成歧视。

  然而强制男性产假并不会让所有人都有同样的产假成本,只会将歧视从未育女性扩大到未育男性。这是HR要联手爸妈逼生的节奏啊。

  左思右想,只能禁止在招聘中询问女性婚育情况,不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了。②

  可惜填写各种表格参与各种税收减免政策,暴露生育情况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HR还能通过“公婆带孩子身体硬朗”,“一个孩子不寂寞”,“养娃成本高不高”等技巧提问提前掌握面试者生育状况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提高生育率,根本上还是要将女性从带娃的桎梏解放出来。

  姑娘,歧视的恶果不该你独吞

  虽然社会已经基本接受了女性应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但是还大量存在这样的观点——女强人事业再强,没有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她都是失败的。

  这样的道德绑架,一度让我国女性变得无比要强,似乎只有学习、工作、结婚、做家务、带小孩样样不能输给男人才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是,姑娘你这样做,相当于默认了就业歧视。

  法国作家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告诫女性,打破歧视,女性应当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的精力一定是有限的,样样好强只会精疲力竭失去自我

  钉钉三八妇女广告

  承认自己做不到不是让女性学会放弃,而是不要仅在两者兼得和只要孩子之间做选择。最好的陪伴不是时间,而是质量选择将重心转变为事业也没有错,不需要觉得对不起任何人。

  2017年Relx(化名)临近生产时得知公司将被竞争对手兼并,休满产假,她可能失去职业生涯最好的升迁机会。因此在陪伴和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之间,她选择了产后二十多天回归岗位。

  不要担心收入丈夫影响家庭稳定,不要因为没时间照顾孩子就妥协。拥有子宫自然选择,但是女性必须带孩子、做家务绝对历史遗毒。

  正如伊坂幸太郎所说:“你知道人类最大的武器是什么吗?是豁出去的决心。”女性只有自己卸下世俗包袱,不自我设限,才能战胜歧视。

  向“丧偶式育儿”开炮

  Relx之所以能够打破生育魔咒,离不开老公支持

  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选择不结婚,不是因为她们对爱情没有向往,而是很多男性对女性没有助益,反而成了“拖油瓶”。

  财富500强企业的28位女性首席执行官里,有26位已婚,她们大多说过,要是没有丈夫的支持,自己就不会成功,这些支持包括帮忙照顾孩子,处理家庭琐事,以及为了妻子的事业举家搬迁等。④

  而在我国,女性常常回归职场后也是“身已在,心却远”,但凡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立马冲在最前面,请假带孩子看病。

  表面上是女性不放权,根源是她们觉得男性靠不住。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老公连冲个奶粉都跑来告诉自己不会,我**天生就会啊?时间长了就不让他干了。”

  或许在这些年舆论压力下,部分男性意识到了应该有更多的付出,但是他们潜意识中还是认为这就是女性天生会的,自己不是不努力,而是真的做不到。携程创始人,北京大学教授梁建章也曾指出:“很多男性为了逃避家务,有产假也不休。”⑤

  所以,延长男性产假作用堪忧,强制男性承担育儿义务也难以监督,只有从根本上扭转男性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将女性解放出来。

  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宣扬男性在家庭中的作用,成为奶爸不是没本事,而是有责任感

  减少就业性别歧视,人人有责

  减少就业性别歧视,保持合理生育率所带来的益处国民全体享有,相应的成本也理应全体国民共同承担。

  目前的做法政府征缴税款、强制企业缴纳生育保险后,女职工在产假期间领取生育津贴,代替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一旦她回归工作岗位,生育津贴即停止。

  然而,我国0—3岁婴幼儿在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对提前回归职场的女性,停止发放津贴是不公平的。只有生育津贴可以用于雇佣育儿嫂,同时大力发展托儿所、哺乳室等保障设施,才能解决女性的后顾之忧。⑥

  企业自身也可以采取更合理的方式来平衡生育矛盾。如根据公司的情况,在员工保证完成工作量或暂时降薪的情况下,增加在家办公、弹性打卡、灵活产假等措施(同时针新手爸妈)。

  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也许在体外子宫实现前都无法彻底解决,但是从观念硬件设施上,我们可以为孕龄女性分担更多。这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不是某个女性,某个家庭的责任。

  参考文献

  ①《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Boss直聘。

  ②2019年2月,人社部等九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

  ③《向前一步》,[美]谢丽尔•桑德伯格著。

  ④《梁建章:中国女性不是铁人,如何避免就业歧视?》

  ⑤2015年,原国家卫计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3岁婴幼儿在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

  头图设计:娇娇兔

  值班编辑:大白兔

   微信&微博有意思报告 

   喜欢请将我设为星标,不错过每次推送 

  ▼

  推荐阅读能打败老板的只有95后灵魂一问:只点赞不聊天的男生究竟对你有没有意思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因为未婚未孕,我成了第一批被开除的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