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今 夜 九 零 后 星 标 我 们?
其中,有一条几乎被所有人忽视
但它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提案。
在无数个阐述里,我最喜欢史铁生的这一段:
结局会不会有一点点不同?
或许,你能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思考。
想要保命,只能截肢。
只不过,商学兰有几件事,想要在手术前完成。
50多年来,一直是她照顾老伴。
以后她不能做饭了,就得提前安排好老伴的生活。
这是她对老伴的牵挂。
第二件事,再次打开用了一辈子的缝纫机。
一冬三床,厚薄不一。
因为截肢后,她再也不能用缝纫机了。
这是她对家的惦念。
她给自己缝了几个坐垫和兜子。
这是她对自己的责任。
后来的故事,并非喜剧。
商学兰虽然如期截肢,还是没拦住肿瘤复发。
没有左手,他单手也要打。
“我玩游戏,不是为了在游戏里大杀四方,而是喜欢游戏里有很多条命。”
安仔最羡慕那些可以上学的孩子。
专门挑能压住课本的那种。
看到自己的左手又回来了,安仔终于笑了。
可惜,他再也没能回到学校。
只有在妈妈说:安仔要好起来,以后还要照顾妈妈时,
他才会艰难地回答一句:好。
有时实在太痛了,他会小声问一句:
顶不住了怎么办?
即使如此,他还是没忘了跟妈妈说:
谢谢你。
而家人付出的,是他们剩余的人生。
40岁的黄健,胃癌已经到了晚期。
他胃部大出血,为了保命,医生给他做了全切。
手术后,黄健醒了。
上海下雪了,她高兴得像个孩子:
你知道吗,朋友圈都在下雪!
你想不想看?我去拍给你看吧!
她会捧着黄健的手,轻声说:
你不是答应我,还要陪我40年的吗?
你忘了吗?
在病房之外,她的难过才彻底击穿坚强的面具。
但只要进入病房,她一定擦干眼泪。
后来,病情瞒无可瞒,也救无可救。
夫妇俩决定不再增加无谓的痛苦,转院到了家旁边,陪伴彼此走完最后一段时光。
从此,黄玉兰几乎“长”在了病床边。
最终,黄健没能熬到彩票开奖。
老公你放心,
你不要怕,大胆往前走吧,
所有的路都在脚下。
如果人能快乐地归去,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
黄玉兰就这样帮老公杀掉了死亡。
老公没能完成和妻子的40年之约。
但他走时,并不恐惧。
因为在人生最后一刻,妻子一直紧紧牵着他的手。
但还可能,是另外一些人的起点。
24岁的焦俞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之前,他们已经签了器官捐赠书,决定无偿捐出孩子身上所有可使用的器官。
但这次的通知单不同。
虽然儿子已经脑死亡,医生也回天乏术。
但写下这四个字,依然让王述成觉得,自己是在亲手斩断孩子的生命。
他三番五次拿起通知单,却没办法下笔。
最后,焦俞的母亲说:
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后悔。
该签就签吧。
告别仪式之后,焦俞的肺、肾、角膜、肝脏,依次被医生取出。
他的腹腔一点一点瘪了下去。
但与此同时,躺在另外6张手术台上的6个人,因为他获得了新生。
但是,王述成夫妇没有把捐献器官当做“失去”。
最后,我想再阐述一下,我所理解的死亡教育。
它并不是让我们陷入消极,而是让我们对死亡“脱敏”。
它应该像性教育一样,由“不可说”变得“可说”。
病房里,大人们都围在病床前。
男的脸色发青,女的挂着眼泪。
外公已经失去了意识,我这是来见他最后一面的。
可我在那个时刻,居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哭吗?抱他吗?还是握住他的手?
直到在外公的葬礼上,看到他的黑白相片,我才明确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死亡。
他那么疼我,我居然没有跟他好好告别。
我甚至没有最后一次握住他的手。
然而我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再也没有了。
节日上,每个人都很欢快。
因为在他们看来,逝者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
我们是不是也值得,为自己的故事设置一个更好的结局呢?
只有尊重死亡,我们才会懂得尊重生命。
向死而生,也是一种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