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对不起,没能陪你走完这一生”
日期:2019-03-23 00:00:10 作者:捏捏本人 来源:今夜九零后 阅读:

“对不起,没能陪你走完这一生”

  ?点 击 今 夜 九 零 后 星 标 我 们?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很多提案都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比如延长假期,男性产假。

  其中,有一条几乎被所有人忽视

  ——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

  但它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提案。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死亡?

  在无数个阐述里,我最喜欢史铁生的这一段: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不论你一贫如洗,还是腰缠万贯

  不论你目不识丁,还是学富五车

  最后的结局,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谈起死亡这个话题,人会本能逃避抗拒

  但是,如果我们提前思考过死亡的意义

  结局会不会有一点点不同

  死亡降临最多的地方,是医院

  作为一道生死桥,

  在病房里“等死”的那群人,会是什么样子

  这次,我决定先不说结论,带你走进4个真实的死亡故事

  或许,你能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思考。

  命运对商学兰做了最恶意安排

  刚退休不久,她被检查出盆骨恶性肿瘤

  想要保命,只能截肢。

  她很快接受手术方案

  只不过,商学兰有几件事,想要在手术前完成

  第一件事,教会老伴做饭。

  50多年来,一直是她照顾老伴。

  以后她不能做饭了,就得提前安排好老伴的生活

  这是她对老伴的牵挂

  第二件事,再次打开用了一辈子的缝纫机

  买好布料,弹好棉花,一口气把家里一冬天的被子都做了出来。

  一冬三床,厚薄不一。

  因为截肢后,她再也不能用缝纫机了。

  这是她对家的惦念

  第三件事,要让自己习惯没有腿的日子

  她给自己缝了几个坐垫和兜子。

  这些精心制作的小工具,可以方便老伴背她上下楼。

  这是她对自己的责任

  后来的故事,并非喜剧

  商学兰虽然如期截肢,还是没拦住肿瘤复发。

  死期近在眼前,她决定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活出尊严

  和家人蛋糕蜡烛体面地戴好假发

  在老伴的帮助下,认真做一次炸春卷。

  她心里知道,这可能是她最后一个生日,最后一个新年了。

  既然结局无法改变,为什么不把仪式感做得更美一点?

  如果说,一个历尽千帆的老人,能做到这样并不稀奇

  那么,孩子柔软,才更让人心疼。

  11岁,因为得了恶性骨肿瘤,蔡炫安失去了左臂

  和这个年龄的所有孩子一样,安仔喜欢打游戏

  没有左手,他单手也要打。

  知道他喜欢玩游戏的原因后,所有人都忍不住落泪。

  “我玩游戏,不是为了在游戏里大杀四方,而是喜欢游戏里有很多条命。”

  不像自己的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安仔最羡慕那些可以上学的孩子。

  回学校上课,是他最大的愿望

  为此妈妈特意给他装了假肢

  专门挑能压住课本的那种。

  看到自己的左手又回来了,安仔终于笑了。

  可惜,他再也没能回到学校。

  肿瘤很快转移肺部,安仔连正常呼吸都成为了奢望

  只有在妈妈说:安仔要好起来,以后还要照顾妈妈时,

  他才会艰难地回答一句:好。

  有时实在太痛了,他会小声问一句:

  顶不住了怎么办?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每喘息一次,都要耗尽安仔全身力气

  即使如此,他还是没忘了跟妈妈说:

  谢谢你。

  妈妈,宝贝永远爱你

   

  比病人坚强的,是他们的家人。

  在和死神的交锋中,患者付出的是生命

  而家人付出的,是他们剩余的人生。

  40岁的黄健,胃癌已经到了晚期。

  他胃部大出血,为了保命,医生给他做了全切。

  手术后,黄健醒了。

  妻子玉兰笑着点点他的鼻子,打气说:

  根本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

  上海下雪了,她高兴得像个孩子:

  你知道吗,朋友圈都在下雪!

  你想不想看?我去拍给你看吧!

  在那些难过得绷不住的时候

  她会捧着黄健的手,轻声说:

  你不是答应我,还要陪我40年的吗?

  你忘了吗?

  在病房之外,她的难过才彻底击穿坚强的面具

  我才发现,原来她的泪水绝望一样多。

  但只要进入病房,她一定擦干眼泪

  信心十足,元气满满。

  老公,痊愈的希望很大,你要好好恢复呀!

  后来,病情瞒无可瞒,也救无可救。

  夫妇俩决定不再增加无谓的痛苦,转院到了家旁边,陪伴彼此走完最后一段时光

  从此,黄玉兰几乎“长”在了病床边。

  给黄健洗漱,唱歌,买彩票

  最终,黄健没能熬到彩票开奖。

  赶来见黄健最后一面亲戚朋友,都在低声抽泣。

  只有一个坚定声音盖过了哭声

  老公你放心

  儿子爸妈都有我呢!

  你不要怕,大胆往前走吧,

  所有的路都在脚下。

  林清玄说过一句话

  如果人能快乐地归去,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

  黄玉兰就这样帮老公杀掉了死亡。

  老公没能完成和妻子的40年之约。

  但他走时,并不恐惧

  因为在人生最后一刻,妻子一直紧紧牵着他的手。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终点

  但还可能,是另外一些人的起点

  24岁的焦俞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他父母看着面前这张通知单,迟迟无法下笔。

  之前,他们已经签了器官捐赠书,决定无偿捐出孩子身上所有可使用的器官。

  但这次的通知单不同。

  这次父亲需要写下的,是“放弃治疗”四个字。

  虽然儿子已经脑死亡,医生也回天乏术

  但写下这四个字,依然让王述成觉得,自己是在亲手斩断孩子的生命。

  他三番五次拿起通知单,却没办法下笔。

  最后,焦俞的母亲说:

  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后悔

  该签就签吧。

  告别仪式之后,焦俞的肺、肾、角膜、肝脏,依次被医生取出。

  他的腹腔一点一点瘪了下去。

  但与此同时,躺在另外6张手术台上的6个人,因为他获得新生

  在生老病死这件事情上,中国人有自己的理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定要完整

  但是,王述成夫妇没有把捐献器官当做“失去”。

  他们选择把焦俞当成6颗种子,在其他人的生命继续绽放

  最后,我想再阐述一下,我所理解的死亡教育。

  它并不是让我们陷入消极,而是让我们对死亡“脱敏”。 

  它应该像性教育一样,由“不可说”变得“可说”。

  我们不再“重生轻死”,而是学会和死亡和解。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体会“死亡”,是在什么时候。

  我印象深刻

  2年级语文课上,我爸突然冲进教室,把我带去了医院。

  病房里,大人们都围在病床前。

  男的脸色发青,女的挂着眼泪。

  我被推到病床前,才意识到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外公已经失去了意识,我这是来见他最后一面的。

  可我在那个时刻,居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哭吗?抱他吗?还是握住他的手?

  我傻呆呆地站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

  直到在外公的葬礼上,看到他的黑白相片,我才明确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死亡。

  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再也触摸不到他了。

  再也没有人偷偷给我塞饮料,开车送我上学,惦记着给我炖排骨

  他那么疼我,我居然没有跟他好好告别。

  我甚至没有最后一次握住他的手。

  然而我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再也没有了。

  所以死亡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鼓足勇气去面对这个话题:

  当它来临时,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对待

  是惶惶不可终日,留下难以弥补遗憾

  还是平静坦然,就像遇到老朋友一样握手言欢?

  你会发现,在上文的4个死亡故事里,并不全是压抑和痛苦。

  那里还有人性闪光踏实慰藉,甚至还有新生命的希望。

  大家以为这里是一片干涸的沙漠,却意外地发现一片绿洲

  死亡这件事,早应该正大光明地拿到桌面上来讨论

  在墨西哥有一个亡灵节,为的是纪念死去的人。

  节日上,每个人都很欢快

  因为在他们看来,逝者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

  我们是不是也值得,为自己的故事设置一个更好的结局呢?

  只有尊重死亡,我们才会懂得尊重生命。

  死者得以善终,生者得以安慰

  向死而生,也是一种生命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对不起,没能陪你走完这一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