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第1617天
从珲春到泰安,近2000公里,横跨四省。
吉林、辽宁、河北、山东。
在高铁上,你如果闲来无事望向窗外,会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东北真的很荒凉,或者说凄凉,尤其是在东北境内时。
三月虽至,可枯黄的稻田地依旧毫无生机可言,三三两两堆在一起燃烧着的麦秆冒着浓浓的黑烟。放眼望去,你几乎看不到人影。只有散落着的红砖瓦房烟囱在炊烟袅袅。
在出长春以前,我的手机几乎是没有信号的,因为山洞一个接着一个,山林一片连着一片。
如果从空中俯瞰,你会发现,东北的城市是被一个又一个大山所包围的,就像蛋清包裹着蛋黄。
行经站中,除了长春,沈阳这几个省会大城市,其余站都是三三两两的上人,车上一片空座。
网上曾有人调侃,还是把东北还给东北虎吧。
搞笑却又扎心。
上世纪50-80年代,作为曾经中国的东北工业重地,东三省也辉煌过,风光无两,可如今却成了很多人年轻人想要逃离的故乡。
出珲春没多久,会路过蛟河,一个很小的县级市,我的出生地,也是父亲的老家。
据父亲说,他们那一代人,从蛟河闯出来的,算上父亲,一共就4-5个,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没有机会离开蛟河,日子过得也是差强人意。
人挪活树挪死,年轻人趁着有资本,多出来闯荡一下真没什么坏处。
我们常谈世界观,可笑的是,如果我们连世界都没见过,甚至连自己呆的城市都没有机会出去,又何来世界观呢。
一个人的见识,除了学历和阅历,地域也往往是一块看不见的天花板。
我们总以为自己在某座城市人脉很广了,资产很多了,去大城市转一转,才知道自己啥也不是。
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自己车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乡巴佬。
真正厉害的人,见的人越多,反而越谦虚,因为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清楚的记得考上大学那年,家里人开车带着我去长春,路过香格里拉酒店时,它带给我的震撼。
那种震撼,对于一个在小城市生活了18年的学生来说,是碾压式的。
而如此之大的震撼,却仅仅是一个长春带给我的。
这就好比电影《楚门的世界里》,当楚门捅破那层困住他几十年的幕布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以为的世界根本就不叫世界。
对于巴金,我的希望是,他可以远走高飞,我不会因为想念而把他留在身边。
至于能走多远,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一座城市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影响,从来都是渗透式的。它会决定你的言谈,你的举止,甚至是你的命运。
为什么北上广深房价那么高,交通那么堵,雾霾那么差,每年依然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涌进这些早已很拥挤的城市?
因为这里有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医疗,最便捷的交通,最一手的资讯,最多的机会。
留下的,都是大浪淘金,而他们的子孙,也会因为父辈人的奋斗而改变命运。
想想人这一辈子挺有意思,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从一座城市,迁往另一座城市,而他们的足迹,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时间洪流所掩盖。
目前辞职在家,每天只做四件事。
码字,卖货,带娃,爱她。
个人微信3号:medh03
昨天的文章:3月9日,回泰安的日子,又是一年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