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樊胜美外传《都挺好》:世间的亲情,大都不靠血缘来维系
日期:2019-03-10 07:45:07 作者:何似 来源:精读 阅读:

樊胜美外传《都挺好》:世间的亲情,大都不靠血缘来维系

  1最近热播电视剧《都挺好》,刻画了一个典型重男轻女家庭模样

  网友因此给它取了一个《樊胜美外传》的别名

  女主明玉有两个哥哥,从小到大,父母都是偏爱哥哥,而轻视苏明玉。

  老大要出国,父母卖房子凑钱;老二高考成绩不够,父母掏钱买个二本让他上大学

  而苏明玉,明明成绩可以冲刺清华,还要被要求放弃这个想法,去上免费的师范学校

  老二要出去旅游,想跟家里借2000,母亲直接给2000,还不用还。

  苏明玉想要1000块报补习班,母亲却说说浪费钱不给报。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

  在母亲心里,两个哥哥是她心尖上的孩子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付诸心血宠爱有加

  而明玉,从来都是这个家里多余存在

  哥哥上大学回来带了一堆脏衣服,母亲却要课业繁忙高三生苏明玉洗。争吵不出意外地席卷而来,但母亲总是一句:

  “我们给你吃给你喝,养你这么大,白眼狼。”

  就像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316:情感勒索》所说,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一旦有情感勒索发生,那么就意味权利游戏开始了,关系随之也会失衡。

  苏明玉与家庭的关系,也因此一直处于冰点

  剧一播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一般认知里,血缘至亲重于山,家是我们永远避风港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心头肉。

  但无数的现实例子告诉我们,家可能不是避风港,而是风暴中心

  有血缘的也不一定是至亲,而仅仅是被基因捆绑在一起的无奈关系

2

  如果说《都挺好》里展现了父母对子女可以有多冷漠,那么我身边的一个例子,就展现了子女对待父母,可以有多冷漠。

  乡下老家都有那种共享祠堂的远房亲戚祖辈一家人

  外公家的一户邻居跟外公就是这种关系。

  这户奶奶生了6个女儿,2个儿子。打我记事起,他们都已经结婚各自成家了。

  奶奶还健康时候,就是在两个儿子家里轮流住。虽然不受儿媳妇待见,但也能生活着。

  但是近两年,奶奶身体逐渐变差,还得了老年痴呆症

  儿子儿媳就开始嫌弃她,于是就变成了奶奶在8个子女的家里轮流住。

  一个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每个月都要被推来推去。

  即使是这样,这样的生活也没持续多久。

  子女们都推脱没时间照顾干脆就每个月轮流出钱雇个保姆,让老人家个人破旧的陈年旧宅里生活。

  后面还一度因为拖欠工资,多个保姆先后辞职不干。

  老人家的生活令人唏嘘街坊邻居谈起来,常说这一句:他们家儿子女儿这么多,一个老人也养不好?这也太不应该了。

  其实这样类似故事,我们也常看到。

  2017年12月21日,南京市某小区,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发现时老人的身边还有一封遗书

  遗书上写道:我于昨晚(农历八月十五)走了,走时心如止水.....

  在象征着团圆的中秋节里,老人却独自悄无声息离开了这个世界

  从遗书中可以看出,老人的死亡离被发现,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遗书里老人感叹

  “这世道无论达官贵人无名小卒均相互尔虞我诈,令人可怕

  好在这大千世界公正人人都是匆匆过客,无一幸免。”

  老人还嘱咐家人,她的身后事一切从简。

  中国老人最怕的就是连累儿女,老人独自过完了中秋节以后,写下了遗书,在生命的最后,想到的还是不给儿女添麻烦

  她以为自己第二天就会被发现,没想到走了两个月,第一个发现自己去世的人竟然是邻居。

  有的人长大了,就把日渐衰老的父母认为是自己的累赘

  工作生活繁忙为借口远离父母生活,忘了曾经养育之恩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认为善待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

3

  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亲情”的:

  亲情,特指亲属之间的那种特殊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会爱对方,无论贫穷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

  “亲情”重在“情”字,无血缘关系也可以有亲情;有血缘关系也不一定有亲情。

  是枝裕和在《如父如子》里也说:家人之间是否有血缘,不是幸不幸福必要条件

  乡下老家虽然小,但各种故事都有。

  若不是就发生在身边,我怎么都会觉得这只会是电视剧里的剧情

  和外婆无话不谈的好友年轻时连续生了4个男孩子后想要生个女孩。然而生下的第5个,依然是个男孩

  于是他们就在医院,跟隔壁床生了女孩的家庭商量对换孩子。

  在那个生男孩总比女孩好的年代,隔壁床的人就直接答应了。

  慢慢地女孩长大了,父母跟她说了实情,并且问她:你要不要去看看你的亲生父母?如果你想回到他们身边,我们也不会不同意。

  女儿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只是说:我没有其他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你们。

  现在女儿早已出嫁生儿育女,但最经常回来看望老人的却是她。

  外婆说,她的好友每每讲到这些事时,就会感叹:这个女儿,从小到大都很孝顺,是老天爷眷顾了我。

  之前看过一个真人秀节目,一位艺人在20来年的摸爬滚打之后,终于有了一点名声

  于是他就借着录节目,寻找那个在他的父母离婚后丢下自己,10岁就开始独自生活的童年里,照顾自己衣食起居的邻居奶奶。

  寻找过程中,他一直惶惶不安,毕竟多年过去,他不确定奶奶是否还在。

  几经周折,他终于得知奶奶现在在养老院里。

  在等待奶奶的过程里,他紧张到憋红了脖子。听到电梯门“叮”的一声,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

  看到奶奶,泪水就没停过。一直反复询问她还是否记得自己,是否还记得童年的事。

  “奶奶您还记得吗?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是您拿着花在校门口等我。”

  “记得。”

  “奶奶您还记得吗?我因为和同学打架,他的妈妈让我一个人罚站,您就去找他妈妈……”

  “记得,我那时候本来叫你回去吃饭的,却看到她让你罚站。就跟过去问她,为什么不让你家孩子罚站,就让他罚站,是不是他没妈就歧视他?他是我的孙子。”

  “有亲情”和“有血缘”并没有必要联系,即便是血缘关系再近的人,如果没有了亲情,甚至比陌生人更冷漠

  相反的,即使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如果拥有真实的爱,那便是亲情

4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对亲情失望透顶是一种什么感觉

  有个回答人心酸:

  就像人手一个的玩具,他们时常拿出来一起玩,成天拿在你面前晃。

  就你没有。

  他们还会问:你的玩具呢?你怎么不拿出来一起玩?

  你看着空空如也双手,带着羡慕眼神倔强地闭紧嘴,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一些人的世界里,亲情是再自然不过的与生俱来

  然而在另一些人的世界里,亲情是可望不可及的深蓝星空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无论你我在哪一部分人群里,但希望都能明白,我们终究是一个个体

  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辜负美好、不辜负生命,这样就好了

  关联拓展阅读

  316:情感勒索327:亲密关系

  330:情绪159:孤独3:成长

  ↓怎样不知不觉,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樊胜美外传《都挺好》:世间的亲情,大都不靠血缘来维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