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小灿和磊磊的孩子小名橘子,今年已经六岁了,小灿觉得如果再不把孩子给改好了,在学校里橘子肯定是不受老师欢迎的。
她说:
“橘子现在特别娇,说不得摸不得。你要说她,她假装自己聋了摇头说听不见;你要凶她,她立刻又哭又打滚;如果我们想去制止她,她会用头顶我们、尖叫、试图咬我们,一直要闹到我们投降为止。”
小灿和磊磊已经对橘子完全没办法,如果橘子不能改,在学校肯定会出更大的问题,不可能变成老师喜欢的好学生的。
一般孩子如果行为出现了偏差,排除掉病理原因,基本都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让孩子产生了误解,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问题所导致的。
那么小灿和磊磊错在哪里呢?
做父母最重要的就是面对撒泼的孩子时要坚定立场,这样才能有气场,才能震得住孩子。
孩子的哭闹在开始多半都是在试探父母的底线,如果孩子发现父母会容忍自己做出让步,那就说明自己没错,孩子直觉就会更进一步,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不停地让父母让步,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我们也不能说小孩子心眼多,这其实是缘自本能,孩子本能知道自己弱小,他需要知道自己在强大的父母面前能做到什么程度。
01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
本能也会转变成心眼
孩子小时候会认为是自己的行为没问题,稍大些他会明白其实自己做错了,但如果父母还一味退让,在甜头的诱惑下,孩子会知错犯错,根本不想改正!
而在父母的退让中尝到甜头的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可以欺负的,只要哭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孩子会越来越自私自利,对父母的教导也不会在意,因为父母说话在孩子心里已经没有力量了。
所以橘子会在小灿和磊磊说她时装聋作哑,并且在他们试图教育她的时候用她的办法让父母举手投降。
从来没有人教过橘子,但她已经成功地抓住了自己父母的弱点,并且进行了有效的威胁。
如果父母还没有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再去引导孩子,那么孩子以后肯定会变成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谁愿意跟一个极度自我中心的人做朋友呢?
而且从橘子的表现来看,她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暴力倾向,如果小灿和磊磊还采用以前的方式,橘子未来绝对会变成令人头疼的问题女孩!
02
打一顿或许可以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但要说纠正孩子,让孩子以后都能按照正确规矩的方式去做,就是肯定不可能的了。
孩子或许会在特定的时期屈服,但一旦他知道自己有能力反抗,一定会暴发出来,变得更糟糕。
03
“她又哭又叫的,哭得很凶,我当妈觉得心疼啊。”
而磊磊则说:
“小孩子尖叫起来太可怕了,我一点也不想再听,只想赶快把她哄好。”
是的,孩子一旦闹起来,父母会觉得心疼又无法忍受那种噪音,而且孩子精力很充沛,哭起来仿佛没完,在孩子还没哭完的时候自己就先崩溃了,只好妥协。
但是孩子虽然精力充沛却是有限的,只要父母忍过去,等孩子冷却下来,发现自己怎么都得不到好处,自然就肯听话了。
如果觉得孩子哭起来实在很吵,可以戴上耳机听听歌看看电视,但不要放孩子一个人,一来避免危险;二来让孩子知道你仍然重视他,但不会对他的胡闹让步。
只要重复几次,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的底线已经摆在他面前了,他自然也就老实了。
04
孩子需要约束
孩子的行为需要看管,但父母也没法时时刻刻看住孩子,因此需要几条“家庭纪律”来帮助父母约束孩子。
“家庭纪律”需要贴在家里醒目的地方,可以贴在客厅,如果孩子没有遵守,除了批评孩子,也可以叫孩子照着大声读出来。
如果只是父母口头批评,孩子很可能会耍赖皮不认账。而由孩子自己来,他会很快就领会自己的错误,并且记忆深刻,以后都会避免再犯。
想要孩子改掉坏习惯,只靠说或者打是行不通的,爸爸妈妈们都要行动起来,先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做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