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黄渤徐峥宁浩,为何能成为中国影坛最牛铁三角?
日期:2019-02-28 12:00:21 作者:我是拾遗君 来源:拾遗 阅读:

黄渤徐峥宁浩,为何能成为中国影坛最牛铁三角?

  遗物

  黄渤已成为“百亿影帝”,徐峥即将成为“百亿影帝”,宁浩也即将成为“百亿导演、监制”——黄渤徐峥宁浩,何以能成为中国影坛最牛铁三角? 

  1各自郁闷

  2000年,《春光灿烂猪八戒》播出后,

  徐峥一下就火了,

  观众记住了那个可爱的猪八戒。

  徐峥去很多餐馆吃饭时,

  食客都会指着他说:

  “看,他就是那个猪八戒。”

  一开始,徐峥还为出名高兴

  后来当他去银行取款时,

  工作人员也来一句“给猪八戒拿两万块钱”时,

  徐峥这才觉得“不妙”起来:

  “我想成为一个好演员,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猪八戒。”

  为了摆脱“猪八戒”这个影子

  徐峥出演了好几部影视剧

  但都没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一看到他还是会说:“猪八戒。”

  徐峥为此郁闷不已。

  2000年之前,黄渤一直很郁闷。

  他从小就梦想着当歌星

  但跟他一起在酒吧驻唱的那拨人,

  比如满文军、满江、沙宝亮等,

  一个个都唱出头了,

  但他依然连一张唱片都出不了。

  1999年,管虎拍《上车,走吧》,

  正欲开工时,男二号“逃”了。

  管虎急得直跺脚,

  男一号高虎便推荐了以前读职校时的好友——黄渤。

  一直梦想成为郭富城的黄渤,

  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走进了影视圈。

  黄渤万万没想到,

  他本色出演的这部《上车,走吧》,

  竟然拿下了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黄渤也因此爱上了表演

  他随后出演了《黑洞》等剧,

  但扮演的都是一些小角色

  在剧组看了陈道明等人的表演后,

  黄渤这才意识到了差距:“我根本不懂演戏。”

  于是他决定报考北电表演系。

  第一年,没考上。

  第二年,还是没考上。

  黄渤非常郁闷。

  第三年,他只好改考配音班。

  这一次,终于成了。

  进了北电,虽身在配音班,

  但黄渤天天都在琢磨表演,

  “我以后要做一名好演员。”

  宁浩则经历着另一种郁闷。

  2001年,他报考北电,

  “本想报考导演系,

  但那年导演系不招人,

  于是我只好报了摄影系。”

  宁浩太想导演电影了,

  所以经常在上课时间偷偷写剧本

  2003年,他写了个本子——《香火》,

  一个大款看上了这个本子,

  “我先给4万定金,你给我拍。”

  可宁浩才刚刚开机,

  这个大款就撤资溜了,

  宁浩掏空了前几年拍MV挣的钱,

  才极为勉强地拍完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非常不出名,

  但拿下了好几个大奖

  比如东京银座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2004年,宁浩又写了个本子——《绿草地》。

  一个大款又看上了这个本子,

  “我投150万,你给我拍。”

  结果他投了10万就溜了,

  宁浩向父母和朋友借了20万,

  才极为勉强地拍完了这部电影。

  《绿草地》跟香火一样

  非常不出名,但拿了一堆奖。

  虽然拿了奖,但宁浩却无比郁闷,

  “倾家荡产不说,还欠下很多债。”

  2始于志趣

  这三个都郁闷着的男人

  因为电影《疯狂石头》,

  终于在2005年走到了一起。

  宁浩的电影拿奖后,

  有三个业界大腕,看上了宁浩的才华

  内地电影界大腕说:

  “我投700万,你拍《双塔记》。”

  法国电影界大腕说:

  “我投600万,你继续文艺片。”

  另外一位大腕就是明星刘德华:

  “我给你300万,拍什么我不管。”

  宁浩想了两天,选择了刘德华,

  “我不想拍摄时受到太多束缚。”

  于是宁浩决定拍摄《疯狂的石头》。

  拍摄这部电影,

  宁浩原本有10万元导演费,

  但为了拍好这部电影,

  他把这10万元也砸了进去。

  在北电潜修了几年的黄渤,

  此时也已经出山,

  出演了管虎执导的《民工》。

  黄渤在这部剧里虽不是绝对主角

  但献上了非常精彩的表演。

  宁浩在《民工》里看到黄渤后,

  眼睛一下就亮了:“这小子,有点意思。”

  他抱着试试心态,向黄渤发出了邀请

  宁浩原以为黄渤会拒绝

  因为他让黄渤演的角色是“男五号”,

  而且报酬只有1万元。

  没想到黄渤看完《疯狂的石头》剧本后,

  一点条件都没讲,

  立马动身就来了。

  宁浩一开始并没有找徐峥。

  “我给陶虹写了一封邮件

  希望她来演道哥的女朋友

  结果陶虹收了这封邮件后,

  没看剧本,徐峥看了。”

  徐峥看完这个剧本后,

  觉得真是写得太好了,

  立马毛遂自荐:“我来吧。”

  但此时主要角色都已经定了,

  剩下的就只有配角了。

  徐峥说:“演配角我也来。”

  徐峥是非知名的明星,

  宁浩不好意思拒绝他,就说:

  “你要来的话,我只能给你一个红包,我们真的没有钱。”

  没想到徐峥说了一句:

  “没关系,我不要钱。”

  宁浩黄渤徐峥三人,

  因为相同的志趣,

  就这样各自做出牺牲

  而痴狂地走到了一起。

  3陷于才华

  宁浩黄渤徐峥一开始,

  都对对方是没有底的,

  甚至有点互相看不顺眼

  黄渤来到剧组后,

  坐在那里满眼疑惑

  “看一小孩子桌子背后,

  别人说这是导演,

  再一看周围全都是小孩

  感觉像是要拍学生作业。”

  黄渤心里当时就嘀咕,

  “这学生导演到底靠不靠谱啊?”

  宁浩虽然找了黄渤,

  “黄渤身上有种难得的真实

  他甚至不像演员,

  他的气质里,

  有一种与生活特别贴近的东西。”

  尽管因此而找了黄渤,

  但宁浩并不觉得他是“极棒”的演员,

  若真是觉得黄渤超棒,

  就不会让他出演男五号了。

  黄渤和徐峥更是互相看不上。

  徐峥看到黄渤的第一印象是:

  “在剧组里面,

  我发现一个长相奇怪的人,

  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叫黄渤。

  当时我就感叹

  演员的门槛真的是越来越低了。”

  黄渤则看不惯徐峥那派头

  “戴各种帽子

  帽衫必须得扣着,

  手得插着口袋低着头走,

  不知道为什么旁边一个人没有,

  他还要低着头走,

  听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拍照’。”

  但这部戏一开机,

  三人就很快被对方征服了。

  宁浩越来越喜欢黄渤,

  “他演戏有灵气,演什么像什么,非常接地气。”

  徐峥慢慢开始欣赏黄渤,

  “合作以后我才发现,

  嘿,这小子有很多神奇之处。”

  黄渤也慢慢开始佩服徐峥,

  “在旁边看他演戏,

  真的是蛮有意思的。

  他身上的那种聪明机智

  还有身上带着的那种戏感,

  是别人没法取代的。”

  黄渤徐峥也很佩服宁浩,

  “别看这小子年轻

  但他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想法很多,脑洞很大。”

  2006年,《疯狂的石头》一播出,就震惊了整个中国影坛。

  因为倾慕彼此之才华,

  三人从此才有了深交,

  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疯狂的赛车》《无人区》《心花路放》等一系列电影。

  4合于性情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能成为朋友

  在性情、气味上一定是相投的。

  宁浩黄渤徐峥,为何能成为好友?

  黄渤说:“我们是臭味相投。”

  这个“臭味”,一是指做事认真

  哥仨是怎么认真的?

  比如宁浩:

  宁浩创作剧本要闭关,

  他会跑到酒店租一间房,

  然后用毯子房间包起来,

  让外面的杂音进不来。

  他呆在这个小黑屋里,

  一闭关就是一月两月。

  黄渤说:“通过认识宁浩,我才知道了什么才是处女座。”

  比如徐峥:

  徐峥出演《无人区》时,

  宁浩说:“你去减减肥吧。”

  一个月下来,徐峥瘦了30多斤。

  徐峥出演《心花路放》时,

  宁浩说:“你去增增肥吧。”

  一个月下来,徐峥胖了30多斤。

  比如黄渤:

  2009年拍摄《无人区》期间,

  戏都拍了一半了,

  黄渤觉得自己的表演“演”错了,

  于是天天缠着宁浩重拍,

  最后宁浩只好答应了,

  “我拍戏变态,黄渤比我还变态。”

  韩寒说过另一件事:

  “我和黄渤有次讨论剧本,

  不是多么正式的剧本会,

  但整整五个小时

  他没有看一眼手机。”

  就是因为做事认真、拍戏较真

  三个人才如此“臭味相投”。

  这个“臭味”,一是指做人真实。

  三个人都不喜欢“装”,

  黄渤说他在宁浩面前不怕变成小孩子

  “可以肆无顾忌,可以出洋相,

  我说的出洋相就是不怕丢丑,

  可能这个想法很low,

  low我也想试一下,

  傻逼就傻逼,就来了。”

  徐峥也有同样的体会

  “我看到他们身上的问题

  就会忍不住全部都讲出来,

  他们也会跟我讲我身上的问题,

  我觉得这点还挺好的。

  如果大家都不够真诚的话,

  其实是做不了好朋友的。”

  宁浩更是无比真实,

  前些年,每拍一部电影,

  他就要买一条很粗的金链子

  有人问他:“你怎么戴这个?”

  意思就是说:戴这个,好土鳖。

  没想到宁浩说了一句:

  “我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个粗俗的人。”

  正是因为做人真实、不作,

  三个人才如此“臭味相投”。

  5久于分寸

  黄渤徐峥宁浩三人,

  经常在各种公开场合互相吐槽

  是那么的“亲密无间”。

  实际并非如此

  他们虽是好友,但“亲密有间”。

  随便举一个例子吧:

  2011年,宁浩要拍《黄金大劫案》,

  徐峥很想出演片中男主角,

  但宁浩说:“你不太合适。”

  徐峥非常懂分寸,

  他从此就没有再提这事。

  还有十几天就要开机了,

  宁浩还是没找到合适男主角,

  徐峥没有趁火打劫:“我来吧。”

  他没有说这样的话,

  而是给宁浩推荐了雷佳音:

  “我们团有个小伙子

  应该是你想要的那样。”

  徐峥真是一个很有分寸感的人啊!

  2017年,宁浩接到一本子,

  这个本子就是《我不是药神》。

  “这本子是我晚上12点收到的,

  我本来寻思看一会儿就睡了,

  没想到一直看到凌晨4点钟,

  一口气把这个故事读完了,

  心潮澎湃,看哭了。”

  宁浩觉得这本子非常好,

  于是把它交给了文牧野。

  2016年,宁浩推出了“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他想扶持帮助路阳、文牧野等12位新人导演。

  然后,宁浩把徐峥推荐给了文牧野。

  徐峥一开始不想演,

  他打电话给宁浩:“是你导吗?”

  宁浩说:“不是。”

  徐峥在电话那边沉默了

  宁浩怕徐峥错过这个角色,

  “这真的是一个好机会

  你要是不放心的话,

  我可以过来做监制。”

  就这样,徐峥才答应了下来。

  2018年,这部电影轰动全国

  徐峥很感谢宁浩:“我把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献给了这部电影。”

  6忠于人品

  黄渤徐峥宁浩之所以能成为知己

  还在于三人都非常仗义

  2011年,宁浩拍《黄金大劫案》时,

  想找一位“大腕”来撑撑场面

  但又出不了多少钱。

  黄渤知道这事后,

  二话没说就来了,

  “零片酬客串了一个角色。”

  2012年,徐峥拍《泰囧》时,

  想找黄渤出演一个主要角色,

  但黄渤因为上一年接戏太多,

  “太累了,想休息一下,于是我给徐峥推荐了王迅。”

  可王迅当时在部队

  没办法出国,拍不了。

  徐峥急得双脚跳,

  这时,黄渤打电话来了:“你找到人了吗?”

  徐峥装着没事:“你好好休息,这事就不要管了。”

  没想到第二天,黄渤就来了。

  黄渤在娱乐圈

  一直以“高情商”著称,

  但高情商的黄渤,

  也要短路的时候

  2016芭莎明星慈善夜上,

  一枚5克拉的钻石戒指开始竞拍,

  起拍价是80万。

  有人喊出100万,

  黄渤接着喊出150万。

  有人喊出200万,

  黄渤接着喊出250万,

  这时华谊老总王中军喊出280万。

  黄渤拿着话筒站了起来:

  “我这样喊价,基本上属于放饵。”

  此话一出,很多人笑了,

  王中军的脸色非常尴尬

  黄渤似乎还想调侃王中军,

  坐在一旁的徐峥,

  看出形势有点不大对,

  立马越过张艺兴来到黄渤旁边,

  伸出一只手,叫价300万。

  黄渤愣了一下,随即立马就明白了:

  “我代替徐峥谢谢大家。”

  花300万解围,徐峥真是仗义。

  7如何才能混出好圈子

  我为什么要讲黄渤徐峥宁浩的故事呢?

  其实就是想讲一个好的圈子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就是想讲一段好的友谊是怎么形成的?

  现在很多人都热衷于混圈子,

  但混来混去,却始终难以混出名堂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缺少我上面讲的五个条件。

  一个好圈子的形成,

  一份好友情的形成,

  几乎都离不开这五个条件。

  第一:始于志趣。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成为朋友、能形成圈子,

  最核心的要素是有着相同的志趣。

  有相同志趣,才有共同话题、共同目标。

  所以志趣不同,不必强融。

  第二:陷于才华。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需求的交换,

  “如果在一段交往中,

  你若不能给别人带来价值,

  就一定会被别人慢慢疏远。”

  所以,要想和牛人做朋友,自己就得先成为牛人。

  第三:合于性情

  朋友相处,贵在性情。

  所以混圈子交朋友,

  一定要找性情相近、三观相投的,

  不然一定长久不了。

  第四:久于分寸。

  再亲近的关系,也要有分寸。

  一份高质量的友情之间,

  一定有着很好的分寸感和界限感。

  凡事都有度,一旦越界,

  就会让彼此感到疲累,

  慢慢地就会心生嫌隙。

  第五:忠于人品。

  我们无法解决的很多困惑,

  看似是能力问题,

  其实最后都是人品问题。

  所以,我们想结交好朋友好圈子,

  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人品好的人。

  人生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黄渤徐峥宁浩,为何能成为中国影坛最牛铁三角?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