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今天听A师兄讲家里的烦心事,他的弟弟(四十多岁),妻子前几年因中风便瘫痪在床,除了能简单眨眼和动手,其余近乎植物人状态(不能说话、不能动)。妻子这样,师兄的弟弟也不离不弃,把工作辞掉,自己一个人全心全意照顾着妻子,幸好家里有些产业能维持生计。
A师兄的烦恼是,弟弟近年为了照顾妻子,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而且心理也开始变得执着、易怒。A师兄有空就会过去探望,但是弟弟总是说自己能搞定,不用麻烦家里人,觉得家里人过来也帮不上忙反而碍事,没说两句就容易吵起来。
确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人的身心是有很大的冲击和伤害。近年A师兄也不断为其夫妻俩诵经念佛、放生点灯等,也教了弟弟读经回向,同时找过各种高僧大德、民间高人等,但还是收效甚微。
A师兄是想让弟弟把妻子送到疗养院或者是请个护工来照顾,那么弟弟就不用整天陪伴着,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上(他弟弟曾经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管,很年轻前途无量),即使不再工作,也可以有更多自由时间,把身心放开,然后还可以继续照顾妻子,只是不要像目前那样全身心投入。毕竟这几年弟弟除了买菜等基本上没出过几次家门,天天在家照顾妻子。而且A师兄的老父亲老母亲都很担心弟弟的情况,经常从乡下跑出来看望,也影响了老人家的健康。
但是每次A师兄说起这个建议呢,弟弟没两句就开始不耐烦,完全抗拒这个建议,认为自己要继续照顾妻子,不愿意送去疗养院或者请别人照顾,认为别人都不会认真照顾她的妻子。
我听了之后很感慨,想起一句话:“莫道坐中安乐少,须知世上苦人多。”你说A师兄的建议不好吗?也不是不好,那弟弟的坚持,你说不对吗?也不能说不对。
我更进一步的感受是,他俩彼此的执着都很强,都是想着对方好(A师兄像让弟弟抽离,弟弟觉得自己能行家人不用担心)。以前蔡礼旭老师讲《弟子规》讲过,为什么劝导别人最后会劝到发脾气呢?就是因为里面带着强烈的控制占有,都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方式来做。很明显A师兄和他弟弟就是这样的情况,彼此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去做。
还有一点是,这么多年的诵经念佛没效果,其实与他俩自我想法太过强烈有关系。自我太强,就是我执,总认为我要这样,我要那样。相当于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小圈圈里。求佛佛菩萨的加持,你必须放下自己的那套,你不放下,就像一个装满东西的瓶子,不可能再增加新的东西进去。
如果A师兄认为反复劝导弟弟是有用的话,弟弟认为自己每天这样照顾妻子有可能发生奇迹的话,其实都是陷入了一种”我执“的状态,这里只有”自力“,如果”自力“能行的,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你也可以解决。但是遇到这种几年都胶着解决不了的情况,其实更应该放下自己的那一套。就是A师兄不再想着弟弟接受自己意见,弟弟不再想着天天自己照顾妻子就能健康起来,完全把这个念头放下、抛开,没有期望地去读经(这种情况建议读地藏经或者金刚经),勇猛精进地做,或许能借佛菩萨威神之力得到转机。
这里头也含着一个诀窍,就是我们经常跟佛菩萨许愿,但是愿望达成的少,为什么?很多人就想着我求佛菩萨或者我读经行善,然后事情就能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实现,其实很多时候,自己那个想法反而是最大的阻碍。当你把自己的想法放下,一心一意去求佛菩萨,去读经去念佛,反而更容易达成,甚至得到比你想象中的多。